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

第二章 中生代-三叠纪 年代:2.48亿年前 地点:南极洲

22.水龙兽,已绝灭的古爬行动物。头大、颈短、体桶状。体形有点类似今日的河马。其特征是面部显著向下折曲,因此头骨很高。鼻位置很靠上,一直到眼孔之下,身体结构已具有若干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状,但头部尚原始,生活于湖泊池沼边缘,以植物为生存活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约2亿5000万年前,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生物。

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1)

23.加斯马吐龙 这种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可能更接近于现在的鳄鱼。它能在陆地上爬行,但在长尾巴的帮助下可能更擅长游泳,因此它大部分时间都在河流中度过,捕鱼为食。它的上下颌中装备着尖利而弯曲的牙齿,用来咬食猎物。生活于三叠纪早期。3米长,类别:初龙。氏加斯马吐龙(C. yuani),生存于早三叠纪的中国加斯马吐龙是著名的早期主龙形类之一,外形类似现代鳄鱼,可能是现代鳄鱼的远祖。加斯马吐龙可能以伏击方式攻击水边猎物。它们的上颌前端往下弯曲,腭骨有牙齿,这是种原始的特征,较晚的主龙类失去这个原始特征。

24.派克鳄 是种小型爬虫类,生存在早三叠纪的非洲,与初龙类的早期祖先血缘接近。派克鳄身长5呎长,重达40磅。它们是肉食性,不属于恐龙。派克鳄拥有相当长的后肢,可能是半两足动物,能够只以后肢快速奔跑(Caroll, 1988)。这种能以两足运动的趋势,让派克鳄成为早期两足爬行动物之一,这种特征并维持到某些恐龙与早期镶嵌踝类初龙。

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2)

中生代-三叠纪末期 年代:2.2亿年前 地点美国亚历桑纳洲

25.腔骨龙 恐龙始祖, 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它首先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 腔骨龙的躯体与基本的兽脚亚目体型一致,但肩带则有一些有趣的特征,就是它们有着叉骨,是恐龙中已知最早的例子。腔骨龙的每只手有四指,其中只有三指是有功能的,第四指则藏于手掌的肌肉内。

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3)

26.波斯特鳄 波斯特鳄是一种产自得克萨斯、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的巨型初龙类,以得克萨斯州的小镇波斯特命名。从复原图上看,波斯特鳄有些像鳄鱼和霸王龙的杂交种。波斯特鳄体长6米,具有较高的巨大头骨,似乎是能够抓住并杀死当时大多数大型动物的令人恐惧的捕食动物。

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4)

27.板龙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地球上最早的草食巨型恐龙,有公共汽车那么长。

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5)

28.扁肯氏兽 扁肯氏兽是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占优势的大型似哺乳爬行动物的终结者。它们成群地觅食,用两个长牙自卫。 扁肯氏兽喜欢群居生活,居住在旷野中,以嚼食矮小的蕨类植物为食。扁肯氏兽最主要的特征是两个长长的獠牙和强壮的喙状嘴,这能帮助它食用坚硬的植物。它的獠牙上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也证明了这些牙齿是用来掘地的,当时很多蕨类植物都很坚硬,而且根部也储存了水分,扁肯氏兽的獠牙便是它挖取蕨类、获得食物的有利工具,而植物根部的水分恰恰也是它身体所需水分的重要来源。

生物起源进化纪录片 BBC古生物进化史-3(6)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