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唱光辉岁月唱错词(光辉岁月被改编成大学校歌)

网上曾流传一个视频,某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全体师生现场合唱校歌,很多人当场泪流满面。

乍一听,这首校歌的旋律竟如此熟悉,原来就是Beyond的经典金曲《光辉岁月》

黄家驹唱光辉岁月唱错词(光辉岁月被改编成大学校歌)(1)

·

经了解,视频中是汕头大学的2016届毕业典礼,而这首“非正式版”校歌是用《光辉岁月》的曲进行重新填词而成,歌名叫《大学问》。据说是李嘉诚购买了版权,请林夕填的词。

《光辉岁月》本是一首只听前奏就可以让人热泪盈眶的歌曲,再配上林夕的歌词,又是在那样特殊的时刻来唱,让汕大学子们泪崩就显得毫不奇怪了。

看到《光辉岁月》这样的经典歌曲被重新填词,不免让人拿来与黄家驹原作对比一番。毕竟经典总是难以超越,比如著名填词人何启弘、周治平所填的《光辉岁月》国语版歌词就显然比家驹的粤语版逊色不少。

·

小编仔细拜读了《大学问》,其中当然有精彩的句子,如“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生命不止坚毅与奋斗/有梦想才是有意义的追求”。但是,很遗憾,精彩的部分并不多。而且,在小编看来,这些最精彩的句子,充其量也只相当于《光辉岁月》国语版的水平“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谁说那是天真的预言/风中挥舞狂乱的双手/写下灿烂的诗篇”。

而其他大部分句子,都只是平平无奇(绝对不是古天乐那个平平无奇),例如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学会怎么做事/再学做人的操守”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吸收是为了奉献/才能承先启后”

“学会终身学习 才没辜负一番造就”

……

大都是标语式的教导,加上略显简单粗暴的歌名《大学问》,整首歌词庄重严肃,通俗浅显,每一个字都是直抒胸臆,绝不转弯。但是,作为校歌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这算是一首很积极、很励志、很中规中矩的校歌。

所以本文并没有批判《大学问》的意思,小编今天只是想从歌词的深度和艺术性去评析,《大学问》与《光辉岁月》原词的差距在哪里?

正因为通俗浅显,所以《大学问》无需解释什么,谁都能听懂歌词的意思。但对于《光辉岁月》来说,如果不曾了解过它的创作背景,或许你会难以理解家驹想表达什么东西。

1990年8月,黄家驹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亲眼目睹了非洲人民因战争和灾荒而遭受的苦难生活,然后,他又通过报纸读到了关于曼德拉的传奇故事,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同时,黄家驹也认为,曼德拉为自由而抗争的精神,与Beyond在香港艰辛打拼的境遇也何其相似?于是黄家驹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光辉岁月》的歌词并谱了曲。

黄家驹唱光辉岁月唱错词(光辉岁月被改编成大学校歌)(2)

·

凭借这首歌,黄家驹获得1990年“十大劲歌金曲”最佳填词奖

作为致敬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作品,家驹在《光辉岁月》里用简约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歌颂了曼德拉坎坷的一生,他用自己几十年的“苦难岁月”,最终换来属于黑人的“光辉岁月”;

当出狱的“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他却在此刻发出一声对生命的“唏嘘”。当“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却始终“带著期望”,这一句简单的描写便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常年为自由呐喊奔波,虽然韶华不再但依旧对肤色斗争充满希望的战士形象。当经历苦难折磨时,他矢志不渝,在“风雨中抱紧自由”,用“残留的躯壳”去点燃希望的灯塔,带领大家迎接“光辉岁月”的到来。这一切,只因为他肩负着“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的光荣使命。最后,歌曲发出“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的追问,这实则是对曼德拉这种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顽强精神的赞叹和歌颂……

黄家驹唱光辉岁月唱错词(光辉岁月被改编成大学校歌)(3)

`

作为黄家驹的铁杆歌迷,大鹏曾多次高唱《光辉岁月》参加《百变大伽秀》《蒙面唱将》等很多节目。谈到对这首歌的第一印象时,他感慨道:“风雨中抱紧自由,家驹他怎么能做到把歌词这样写进人的心里……

《光辉岁月》之所以经典并被极力推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够给人一种无比的精神力量,即不管你此刻身处任何困苦之中,但只要怀揣梦想与希望,就一定能够见到黎明的曙光。

据说,曼德拉总统在听到这首歌之后,立即找人来翻译了歌词内容,当他明白歌词中的含义之后,这位坚毅的斗士也不禁潸然泪下。

黄家驹唱光辉岁月唱错词(光辉岁月被改编成大学校歌)(4)

·

毫不夸张地说,从歌词深度和人文内涵来对比,林夕的《大学问》被家驹的《光辉岁月》秒成渣,我认为没毛病。

当然,小编并非捧爱驹而黑林夕。林夕作为歌坛“词圣”,实力毋庸置疑,写词整体功力是盖过家驹的,这一点没人会怀疑。毕竟家驹更擅长的是作曲,填词作品也不算多,而《光辉岁月》恰好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其实严格来说,《大学问》和《光辉岁月》两首词可比性并不大,一首是一本正经的校歌,而另一首是流行的摇滚歌曲。

黄家驹唱光辉岁月唱错词(光辉岁月被改编成大学校歌)(5)

·

林夕之所以败给家驹,也正是因为校歌这种命题作文并非他的强项,他最擅长的是那种“杀人于无形”的情歌,也就是通篇不带一个“情”字或“爱”字,只用极细腻而平常的文字娓娓道来,最终效果却如催泪弹一般让你无法抵挡。如王菲的《红豆》,陈奕迅的《十年》,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等等。

本头条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作品,谢绝转载与改编。

关注“聂非池”,读点有腔调的误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