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二)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长物志》《博物志》《闲情偶寄》《陶庵梦忆》《世说新语》《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金瓶梅风物志:明中叶的百态生活》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1)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2)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3)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4)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5)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6)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7)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8)

特别说明:以下内容来自推荐阅读书籍。

二、琴

《长物志》载:琴为古乐,虽不能操,亦须壁悬一床。以古琴历年既久,漆光退尽,纹如梅花,黯如乌木,弹之声不沉者为贵。琴轸[zhěn],犀角、象牙者雅。以蚌珠为徽,不贵金玉。弦用白色柘丝,古人虽有朱弦清越等语,不如素质有天然之妙。唐有雷文、张越,宋有施木舟,元有朱致远,国朝有惠祥、高腾、祝海鹤及樊氏、路氏,皆造琴高手也。挂琴不可近风露日色。琴囊须以旧锦为之。轸上不可用红绿流苏。抱琴勿横。夏月弹琴,但宜早晚,午则汗易污,且太燥,脆弦。

琴台,以河南郑州所造古郭公砖上有方胜及象眼花者,以作琴台,取其中空发响,然此实宜置盆景及古石;当更制一小几,长过琴一尺,高二尺八寸,阔容三琴者为雅。坐用胡床,两手更便运动;须比他坐稍高,则手不费力。更有紫檀为边,以锡为池,水晶为面者,于台中置水蓄鱼藻,实俗制也。

《长物志》中,尤其《器具》卷的很多材料,万历十九年(1591)出版的高濂《遵生八笺》同有描述,但对同一器物优劣品评,文震亨往往与高濂截然相反。

典型的一个例子——论“琴台”,对某一特殊样式的琴台,高濂认为“诚为世所稀有”,并颇为感慨道,“其价亦高。余一见后不知何去,令人念之耿耿。天下奇货,信不易得”。文震亨却说:“更有紫檀为边,以锡为池,水晶为面者,于台中置水蓄鱼藻,实俗制也。”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9)

▲〔北宋〕赵佶·听琴图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10)

▲〔宋〕龙大渊等·古玉图谱·古玉大琴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11)

▲〔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琴道》一书的自序中说到:自上古时代起,古琴就从其他乐器中分离出来,成为了文人(官员、诗人、画家和哲学家的结合体)形影不离的伴侣;由于它的风雅和逸趣,逐渐成为了文人生活的象征。古琴的音乐属性渐渐成了这件乐器的附属物,而它的中心则成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一种恰好包容中国旧式文人中庸倾向特征的思想意识。

古琴这个符号的初始意义是琴音表达心意,这个意义决定了它跟“雅”之间的联系。之后,古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了雅文化的代表,是古琴定义了中国文化中的“雅”

高罗佩认为,《乐记》中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音乐的双重视角:宇宙的和政治的——音乐属于上天,并和人性中圣洁的一面相呼应——音乐是朝廷改善施政和个人提高修养的工具——不承认音乐的娱乐功能。

《乐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乐高于礼,主要是因为乐包含了天之和谐,而礼代表了地之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琴”的地位提高同儒家“乐教”观念的奠定有密切关系。《礼记·曲礼》中说:“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对一个君子而言,琴瑟不是表达燕乐中的“慆心”之乐,而是“仪节”之乐,这个“仪节”是“君子之仪”。

对于中国人来说,古琴不仅仅是一个乐器,它还代表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比如“知音”“琴瑟合鸣”等。同时,古琴也成了最能代表中国的声音。20世纪,美国“旅行者号”带着一张黄金唱片从地球起飞,向整个宇宙寻觅外太空的“知音”,其中代表中国的就是古琴曲《流水》

伯子牙方鼓琴,钟子期听之。而意在高山,子期曰:“善哉乎!巍巍若泰山!”顷之间而意在流水,钟子又曰:“善哉乎!汤汤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以为世无足为音者也。这就是知音的故事。

孔子据传也是一位伟大的琴家,传统认为,孔子在他坎坷的一生中也创作过数首琴曲,比如那首著名的《猗[yī]兰》。这首琴曲在中国现存最早的琴曲目录,即汉朝的《琴操》中就有记载。

《琴操》曰:“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

《史记》记载,孔子跟着师襄子学弹琴。师襄子三次跟孔子说,你可以学新曲子了,都被孔子拒绝。第一次孔子说,自己还没有掌握方法;第二次说,还没领会曲子的意境;第三次说,还没有感受到作者是谁。突然有一天,孔子整个人如雕塑一般,对师襄子说:“先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身材颀长的威仪男子,皮肤黝黑,目光如炬,迎着大风昂然而立,四面尽是一片金戈铁马,难道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周文王?”师襄子闻听犹如雷击一般,半晌才说道:“好…好…好!真是旷世奇才啊,当年我的老师传授这首曲子的时候,他告诉我,这首曲名就叫《文王操》!”这就是孔子三学《文王操》的故事。

《论语》里有还有一个故事。《论语·阳货》: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教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莞尔而笑。这就是“子游弦歌”的故事。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极富音乐天赋,精于笛,尤妙于琴,其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

嵇康不肯与司马昭合作,被司马昭所杀。嵇康临刑前,抚琴一曲。曲毕,嵇康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他在《琴赋》中最后总结说:“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12)

▲文徵明《鹤听琴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庄子写“天籁”后七百年,嵇康写《琴赋》后一百余年,琴史上最为发人深省的是陶渊明“无弦琴”之典。

《宋书·隐逸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晋书·隐逸传》又描述,言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归去来兮辞》又说:“乐琴书以销忧”,《闲情赋》也说“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陶渊明曾解释过无弦琴中所寄之意——“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是一种以庄子思想为基础的意义的构造。“无弦琴”所体现的,是陶渊明超逸非凡的智慧和尽得风流的存在,

南朝《雅琴名录》里记载过古代“四大名琴”:

第一张琴“绕梁”,名字源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第二张琴“号钟”,号钟是周代名琴,传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伯牙就弹奏过此琴。

第三张琴“绿绮[qǐ]”,绿绮本来藏于汉代梁王手中,琴内刻有“桐梓合精”四字,相传司马相如曾用把琴弹奏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青睐。

第四张琴“焦尾”,是东汉文学家蔡邕亲手制作出的一张琴,因为琴的尾部还留着火烧过的焦痕,蔡邕因此给它取名为“焦尾”。

传说,嵇中散夜弹琴,忽有一鬼,械而长叹,举其手袂曰:“为君一调。”中散与琴弹之,声清冷遥。问不对,疑是蔡邕,邕死之日,身着桎梏。这个鬼就是“焦尾”琴的主人蔡邕。他觉得嵇康就是他一直等待的懂琴人,就把密而不传的《广陵散》教给嵇康,条件就是他不能教给别人。后来嵇康被害,死前感慨《广陵散》要失传。

宋元以后,当“无弦琴”成为生命至境时,倘若不借助题画诗,绘画如何直接呈现“清净耳”“太古音”之意?明代吴门沈周和文徵明笔下,除了清旷山景、古松和溪水之外,文人身畔常有一张“停琴”。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13)

文人之物(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14)

▲沈周《苍崖高话图》,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沈周《苍崖高话图》,表现的是琴罢之后的清谈,这张停琴幽远的清趣回荡在整个苍崖流水间。

抱琴未必成三弄,趣在高山流水间。抱琴未须鼓,天地自知音。横琴坐思,或得之精神寂寞之表。停琴坐忘,殊有傲睨万物之容。齐物天籁,逍遥之野,自有“清籁”生于天地间。

未完,后续内容请关注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