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请君入彀)

尚没有完全从事变中反应过来的李重进,最终接受了赵匡胤做天子的事实,接受了朝廷剥夺他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事实,接受了朝廷授予什中书令虚职的事实。他接着上书要求人朝觐见新任天子按理说,李重进积极要求觐见,对赵匡胤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地方节度使进京觐见新任皇帝,就表示他承认了新朝廷,表示他归附新朝,表示他是新朝的臣民,愿为新皇帝鞍前马后,肝脑涂地。一系列开国大事坚锣密鼓地实施之后,不少地方节度使匆匆打点行装,纷纷到首都拜见新皇帝,向赵匡胤表示他们忠于新朝的决心,赵匡胤心里非常满意。但是,对于李重进,赵匡胤没有高兴,他不想让李重进进京觐见(重进请入朝,上意未欲与重进相见。赵匡胤此时心里的小九九,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说赵匡胤不想见李重进。对此,我们不妨作如下推测:

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请君入彀)(1)

第一,赵匡胤与李重进有旧怨。两人在后周朝廷曾经共同执掌禁军,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之间势必会产生矛盾和争斗,一旦一方握有了生杀予夺的最高权力,反扑清算的悲剧必然会上演。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推测似乎与李重进的性格不符。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李重进与张永德之间关系不太和谐,张永德宴请军队将领之时,每次都要说李重进的坏话,而且还乘酒醉陷害李重进,说李重进要犯上作乱,更为严重的是,他还派遣亲信到周世宗那儿打小报告。面对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李重进自己一人孤身到达张永德处,命人摆下酒宴,亲自给张永德斟酒,说:“我俩同为国家的股肱之臣,本应一起努力,共同保卫朝廷,老兄您对我的怀疑与戒备之心太深了。”李重进的这一番肺腑之言让张永德最终抛掉了二人之间的宿怨。这件事情显示了李重进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豁达而且以国家利益为重之人。所以,李重进虽然与赵匡胤同朝为臣,虽然权势相当,虽然对赵匡胤也有所比较,但是,他们之间,至少在表面上不可能有什么宿怨。当然,李重进心无芥蒂不代表赵匡胤也一样大度。

第二,没有想好对策。

没有宿怨并不等于在政局稳定中没有矛盾,并不等于赵匡胤会与李进“把酒话桑麻”,拉拉家长里短,说说故旧亲朋。一个人对政局的威胁仅仅在其所掌管的兵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李重进在后周享有宗的盛名,军事过硬、忠心可鉴、为人豁达,拥有一定的粉丝群。这种潜在的力量一旦聚合在一起,其破坏作用不可小觑!精明老到的赵匡胤是不对此置之不理的。但是,建国之初,事务繁多,或许赵匡胤对于怎样安置理本重进还没有想明白。在尚未确定如何处置的情况下,不见或许是一比较好的方法。

第三,故意刺激李重进。

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请君入彀)(2)

赵匡胤此举为既定计划中的“投石问路”。同为后周大臣,但是一夕之间,曾经的同事变为需要跪拜的当朝天子,对于李重进来说需要一个适应期,需要一个转变期,如果再给一次闭门羹,不太平衡的心理是不是会激起千层浪呢?赵匡胤需要确认一下,或者他要的就是这千层浪的效果。历史不可能重演,不管哪种推测相对契合历史真实,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于赵匡胤来说,李重进是“独特”的一个。当然,这一独特不仅表现在李重进身份、影响力的独特,还表现在赵匡胤处理态度的独特。

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请君入彀)(3)

李重进已经做出了积极的表态,自己不愿意见面,那又该如何拒绝呢?赵匡胤找来翰林学士李昉,对他说:给我起草个诏书,要委婉,但要表达清楚,拒绝李重进进京觐见(善为我辞以拒之。李防没有辜负圣命,诏日:“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虽在远方,还同一体。保君臣之分,方契永图,修朝觐之仪,何须此日。大意是说:皇帝就是脑袋,臣子就是胳膊大腿,即使相隔千山万水,毕竟还是身体的一部分,心意是始终相通的。保持君臣的名分,希望长久延续,施行朝觐的礼仪,又何必急于一时呢?李肪这个翰林学士不是白当的前面写得四平八稳,情深意长,我赵匡胤和你李重进就像是人的身体,我是脑袋,你是胳膊大腿,咱是密不可分的。后面四句又隐含着严词厉色、断然拒绝之意,你来朝觐,保持皇帝臣子的名分,我是很愿意的,我也渴望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名分,但又何必着急呢?既有你安安分分做你的臣子,不能有其他念头的警告,又有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的意思。但不管如何委婉,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李重讲,我赵匡胤坚决不同意你现在进京即使来给我磕头也不行。

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请君入彀)(4)

李重进本想做出积极的表态,向从前的老同事、现在的新皇帝表达自己拥护新朝的一腔热情,表达一下紧密团结在以赵匡胤为首的宋政权周围的决心,没想到自己的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赵匡胤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方式给回绝了。

这一回绝不要紧,李重进心里就犯嘀咕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