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

长子: 宣太子孙登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孙吴政治人物,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他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嘉禾元年(232年),还居建业。

赤乌四年(241年),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孙权深感悲恸,此后只要谈到孙登就流泪不止。

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1)


次子:建昌侯孙虑

孙虑(213年-232年),字子智 ,吴大帝孙权次子,生母不详,三国东吴宗室。

孙虑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黄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后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孙虑在半州任职时,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年),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


三子:吴文帝(追尊)孙和

孙和(224-253年),字子孝,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臣,大帝孙权第三子,末帝孙皓生父,母为大懿皇后王氏。

爱好文学,擅长骑射,深受孙权宠爱,册立为太子。南鲁党争中,受到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逐渐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降为彰王,再封南阳王,安置于长沙。

建兴二年(253)年,传言得到太傅诸葛恪迎立,坐罪赐死。长子孙皓即位,追封为文皇帝。

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2)


四子:鲁王孙霸

孙霸(?~250年),字子威,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帝孙权第四子。

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受封为鲁王。颇有盛宠,与太子孙和不相上下,萌生夺嫡争储之心,结交大臣和全公主陷害太子,造成朝野动乱,史称“南鲁之争”。

赤乌十三年(250年),图谋危害太子,坐罪赐死。

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3)


五子:齐王孙奋

孙奋(?-270年),字子扬(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子阳),吴大帝孙权第五子,母仲姬,其妻袁氏为袁术孙女(袁耀之女)。三国时期吴国宗室、皇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

建衡二年(270年),孙奋和他的后代全部被孙皓诛死。

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4)


六子:吴景帝孙休

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

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5)


七子:吴会稽王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一年后(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西晋太康年间,原先任职东吴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

孙权七个孙子列表 吴大帝孙权的子女情况(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