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陋室铭的对联(从一副对联说起)

李白纪念馆里有一副对联是著名报人范长江先生撰写的,联云:“秦宫自古输学士,蜀道而今笑诗人”“学士”、“诗人”均指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何要“笑诗人”呢?这要从李白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说起这首诗就是《蜀道难》,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有关陋室铭的对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有关陋室铭的对联(从一副对联说起)

有关陋室铭的对联

李白纪念馆里有一副对联是

著名报人范长江先生撰写的,联云:“秦宫自古输学士,蜀道而今笑诗人”。“学士”、“诗人”均指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何要“笑诗人”呢?这要从李白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说起。这首诗就是《蜀道难》。

李白是蜀人,出生在蜀地绵州昌明县青莲镇(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市青莲镇),在蜀中生活了二十五年,对家乡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非常了解。四川处于我国西南部,高山合围中有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即人们称道的“天府之国”。然而,出入蜀地道路艰险,令人望而生畏。因此,诗仙李白写出了大名鼎鼎的乐府诗《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首诗极言蜀道艰险无比,写得大气磅礴、惊心动魄。可见,自古以来,四川就是道路艰险,非常闭塞。

李白二十五岁时,怀揣着济世安民的远大理想由水路沿江东下,离开家乡出川去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峨眉山月歌》表达了李白离开家乡时的眷恋之情。李白为何不北上走陆路出川呢?可能是陆路艰险,不好走吧!李白的好友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带着妻儿向西由陆路逃到了成都,他是亲身体验了蜀道的艰险。杜甫在蜀中生活了好几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成都府》、《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些美妙的诗句,大多数四川人都会吟诵。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他也是经由剑门蜀道来成都的。“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这首《剑门道中遇微雨》的诗,是陆游从汉中到成都,在细雨蒙蒙里骑驴经过剑门关时所作的。陆游并不甘心做一个行吟驴背的诗人,他志在卫国杀敌、收复中原 ,因而诗中蕴藏着报国未成的满腔悲愤。

历代文人吟诗作赋,描写蜀道艰险的作品很多,都在表明四川交通落后这个事实。“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新中国成立后,四川交通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建成了成都至重庆的铁路 ;五八年开通了陕西到四川的宝(鸡)成(都)铁路;七十年代初又建成了四川至云南的成(都)昆(明)铁路。蜀道难正在变为蜀道通。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四川农村的交通还比较落后。有的乡镇不通公路,通了公路也是黄土碎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路窄坡陡,行车困难。记得我上高中时,要从在乡镇的家到在县城的学校,须得用六个小时、步行三十多公里。晴天还好走些,若遇下雨,那就苦不堪言。现在,交通很方便。乡村都通了柏油路、水泥路,公交车、客运车天天都在开行,更不用说私家车越来越多了。

新世纪以来,四川的交通发展迅速,水陆空齐头并进。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十多年来,铁路交通发展很快,尤其是高铁、动车。二零一二年,我和妻子送女儿去北京读研究生,坐快车由江油到北京也要二十多个小时。到了二零一八年底,我们送女儿到天津去工作时,坐动车九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现在,成渝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交通发展日新月异。成都作为西部唯一的特大城市,已拥有双流、天府两座国际机场,排在北京、上海之后,在国内名列第三;成(都)渝(重庆)、成(都)西(安)、成(都)昆(明)高铁已开通,成(都)兰(州)、川(四川)藏(西藏)铁路已建成部分路段,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步伐;以长江为主体的水上运输网络覆盖全川,给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好处。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杜甫在蜀中写的怀念李白的诗句。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无法穿越。假如诗仙李白回到了故乡四川,他一定会大吃一惊,连声感叹:蜀道不再难,四川成通衢。由此看来,范长江先生送给李白纪念馆的对联确实写得好啊!

2023,2,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