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乡村治理行动方案(一场擂台赛背后)

临近年底,顺德陈村,千亩桔田之上即将迎来硕果累累。12月14日,一场特殊的比赛拉开序幕。全镇1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亮”出在党的基层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以水兴城、特色做法等方面工作成果,现场精彩纷呈。

15个村居书记同台竞技,陈村希望以赛促学,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作为顺德的“北大门”,陈村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花卉之地”,面积最小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发展合力,对于产业和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紧抓基层党组织发展,一直以来,陈村不断优化村居“两委”班子,探索出一套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全面加强党建引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2021年,陈村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镇”荣誉称号。

究其“秘诀”,关键在于对干部队伍的培养,“用好党群先锋队伍、志愿者队伍、楼长队伍、村居‘两委’队伍四支队伍,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陈村镇党委书记霍茂昌说。

抓重点:“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这次活动受益匪浅,走村观摩学习到兄弟村的好做法,现场汇报更全面了解到各村居的新思路,未来我们也会借鉴并融入到仙涌的建设当中。”参加完“擂台比武”后,仙涌村党委第一书记何永坚表示自己收获满满。

这正是陈村举办此次擂台赛的目的。从10月开始,陈村就组织15个村居书记进行实地走访、汇报展示,希望通过同台竞技、争赶比超,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干。

创新乡村治理行动方案(一场擂台赛背后)(1)

当天的比赛,综合实地走访环节和“擂台赛”的得分结果,评选出“乡村振兴优秀奖”“乡村振兴卓越奖”“乡村振兴领航奖”15个奖项。

事实上,在乡村治理上,陈村已多次斩获省级以上级荣誉。2019年,仙涌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庄头村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2021年陈村镇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镇”……

荣誉的背后,陈村深知,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韩军说,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增强支部组织力、提高班子战斗力的核心所在。

自2021年换届以来,陈村已全面实现“三个一肩挑”,党建统筹全局协调八方的作用越来越强。从人居环境的变化,到以水兴城工作的动员,再到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处处可见村居“两委”的身影奔波其中。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组织振兴是牵动力。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对各村居书记的领导能力、“两委”干部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考验。

今年8月,顺德印发了《顺德区加强“三个一肩挑”后乡村治理干部队伍建设若干措施》。陈村快速反应,10月印发《陈村镇加强“三个一肩挑”后乡村治理干部队伍建设系列措施》(以下简称《系列措施》),围绕六大方面,制定了23项措施,重点强化乡村治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除了举行擂台赛,陈村还在镇委党校挂牌成立“优秀农村带头人培养工作室”,物色近20名村居书记、副书记及机关内设机构正副职作为培养对象,通过“传、帮、带、践”的方式提升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

创新模式:让“问题清单”变“惠民答卷”

加强“三个一肩挑”,责任在肩,关键在挑。

在农村基层治理中,陈村正逐步探索多个乡村治理的创新模式,通过村居书记牵头、多部门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19年起推行的“书记立办”项目正是一个缩影。

陈村弼教一村成南中路,原是一片布满垃圾的荒地。为了方便,附近村民在该片区走出了一条“道路”。但道路的两旁,各种白色垃圾、废旧物品、农业垃圾等堆放成山,加上路面坑坑洼洼极易造成积水,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同时,还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弼教村党委委员多次落户走访,收集附近村民对该地块处理的意见建议。今年7月,弼教村向镇申请“书记立办”项目资金28.2万元,对该片区实施环境提升改造。

如今,杂草丛生、垃圾乱堆放的地块已被平整,泥泞的道路变为硬底,两旁的乱建乱搭建筑进行了统一整改。“现在每天经过,看到这么干净整洁的路块,心情都好很多。”弼教村村民何姨竖起大拇指,“一反映很快就得到解决,效率很高。”

聚焦民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形成项目,通过“快速申报、快速审批”的机制,有效地解决基层党建突出问题,是“书记立办”项目的核心,“高效处理微小但迫切的民生工程。”陈村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近3年陈村累计投入资金1049万元开展“书记立办”项目,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项目138个,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街巷水浸、机耕路路灯缺乏、村容村貌较差等问题,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了“惠民答卷”。

然而,在乡村治理中,一些基层问题并不是村居职责范围内可以解决,如何满足群众诉求?陈村又建立起“畅通约请”机制,约请职能部门现场“办公”。“不仅让基层党组织掌握了主动权,也能让职能部门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减少问题解决的中间环节,有效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陈村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针对地铁口停车不规范的问题,今年10月,陈村镇党建办、宣文体旅办、综合执法办、交警中队、广州地铁公司、团镇委、各村居、志联会等10个单位,近20名工作人员和18名志愿者来到陈村镇各地铁口,引导居民进行规范停车。

创新乡村治理行动方案(一场擂台赛背后)(2)

今年10月,陈村镇党建办等10个单位,近20名工作人员和18名志愿者引导居民进行规范停车。

同时,陈村通过制定村(社区)党组织约请职能部门工作制度,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与职能部门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建立“急事急办”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截至目前,陈村已组织举办近10场村居约请职能部门协调会,通过实地走访,直面群众,答疑解惑,合力解决了地铁口停车规范、村居停车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担重任:淬练一支“挑得起挑得好”的干部队伍

挑起挑好乡村振兴重担,根本在于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这也是陈村未来着重发力的方向。

首先是提升素质和能力,确保干部队伍“挑得起”。

在《系列措施》出台后,陈村制定《陈村镇农村干部学历(学位)提升教育学费补贴暂行办法》,在区委组织部学费补贴的基础上扩大补贴范围,将政务站业务主管、大学生基层干部纳入补贴对象,并同步提高补贴比例,学员在享受区委组织部补贴的基础上再由镇补贴剩余学费的50%。

此外,陈村还起草了《陈村镇村(社区)干部跟班学习制度》,分4批安排23名新任和35岁以下村居“两委”干部到镇机关职能部门或先进村(社区)跟班学习,并制定《陈村镇农村历史问题破解和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试行)》,实施“实战大练兵”,聚焦历史问题和重点项目,组建15个发展兵团,激发农村干部争当先锋、勇挑重担的积极性。

创新乡村治理行动方案(一场擂台赛背后)(3)

花城社区党总支和党员楼长在芭蕉树议事厅商议更换游乐场设备。

除了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同样重要。目前,陈村正通过交流、提拔等方式,从班子战斗力强、发展能力强的村居或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部门,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弱村任职,以强带弱协同发展。

“挑得起”,还要确保“不撂挑”。

“农村干部多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但干事方式方法稍微欠缺。”陈村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下阶段,陈村将按照《系列措施》和11份配套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和本土特色,逐项开展、认真落实。包括在工作推进中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书记工程”,由镇党委书记亲抓亲管,镇党委组织委员直接上手抓,积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以干部队伍提升为支点,陈村的乡村振兴有了更明确的思路。“接下来我们要凝心聚力,顺势而为,治水美岸持续奋斗争出成绩,基层治理瞄准重点环节,集体经济发展要跳出陈村看陈村,做好工业园区改造、农贸市场管理,结合花卉特色发展文旅产业。”霍茂昌强调,陈村将用好“四支队伍”,在在乡村振兴上做出亮点、做出标杆、做出特色。

【撰文】蓝志凌

陈村镇党建办供图

【作者】 蓝志凌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