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日本网友请克制一下是啥梗(日本玩的这手暗度陈仓)

这位日本网友请克制一下是啥梗(日本玩的这手暗度陈仓)(1)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设施正式动工 供图/视觉中国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就在全世界舆论都关注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之时,日本伺机偷偷摸摸来了个“暗度陈仓”——地方政府不声不响地批复,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公司)正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设施建设工程。这意味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向实操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离将这些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仅剩一步之遥。

据东京电力公司介绍,工人开始修建一条管道,以便将核污染水从半山腰的储水罐传输到沿海的一处设施,将核污染水排放至近海约1公里处的海底隧道的挖掘工作也已经开始。按计划,东电公司将于明年春天开始排放核污染水。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日本政府出于私心私利,不顾国内外反对,一意孤行推动排放核污染水计划,极其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真是太“污”了。

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为持续冷却堆芯熔毁的核反应堆,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所谓“核污水”,是指熔毁堆芯的冷却用水与流入核反应堆地下水的混合物。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污染水约130万吨,且以每天约140吨的速度增加。东电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准备了约1000个储存核污染水的储水罐,但预计2022年秋天就将全满,而且厂区将没有多余空间可新建储水罐。日本当局研究了将核污水蒸发或者注入地下沉积物中等其他处理措施,但这些措施都因为技术复杂和成本高昂而被否决,最终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

当前,国际社会和日本民众普遍关切的是,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将对海洋环境和太平洋沿岸国家民众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就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的正当性、日方数据的可靠性、净化装置的有效性、环境影响的可控性等方面提出疑问。

日方不仅刻意回避这些疑问,还信口雌黄,极力掩饰淡化危害。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含有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称,将使用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的过滤设备,过滤掉除氚以外的铯等62种放射性物质,而氚难以从水中清除。东电公司认为,核电站正常排放的废水中都含有氚,所以可以排放含氚核污染水。

专家指出,东电公司试图混淆概念,将核电站正常运转时排放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废水与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毁后产生的成分复杂的核污染水混为一谈。鉴于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在福岛核事故处理方面有多次不诚实记录,他们的说辞难以让人信服。日本媒体曾查出福岛核污染水中除氚以外还有多种放射性物质超标,东电公司也承认,经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有70%以上不符合排放标准,需要再次过滤。

而且,日本对后续问题也在模糊处理,极其不负责任。根据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评价表,福岛核电站堆芯熔毁是严重程度最高的7级,即特大核事故。核事故发生距今11年多,东电对如何取出熔毁堆芯仍束手无策,冷却堆芯后的高放射性核污染水每天源源不断产生。如果东电始终无法解决熔毁堆芯处置问题,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就意味着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海洋污染浩劫,对太平洋沿岸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品安全、公众健康等,势必造成无法估量的长期影响。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不是日本一国私事。日本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事故污染水,对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纯粹是出于经济成本考虑,既没有穷尽安全处置手段,也没有与周边国家和国际机构充分协商。不仅日本国内民众强烈不满,中、韩、俄和太平洋岛国等也表达了关切。

日本民众对自己政府的做法极其愤怒。核污染水排海设施工程动工后,日本市民团体在线上线下发出愤怒甚至近乎绝望的声音。“海洋不是垃圾箱!”“不许再污染海洋!”受影响最大的日本当地渔民一直都在极力反对,但政府置若罔闻。

受影响最大的中韩等日本邻国也深表关切。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表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日方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正当性、数据可靠性、净化装置有效性和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等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组对日方排海方案的评估并未作出最终结论,而是提出了诸多改进意见。令人遗憾的是,日方对此置若罔闻,持续推进排海准备,并仓促批准排海计划。这种企图造成既成事实的做法,不是负责任国家所为。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双标”做派。由于认为日本是自己的“小跟班”,美国对日本的排海计划表示“理解”。美国国务院称东京的决定是经过权衡的、透明的,符合通行的核安全标准。试想,若是非美国盟友、“跟班”的国家像日本这么干,美国会是什么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