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孩子在上课时玩弄无用的物品可能会被老师暂时“没收”,通常情况下是偷偷带去学校的玩具,或者课外书籍,有可能是手机或游戏机。

在小学生中间,文具也是老师没收的物品之一,不是因为孩子用文具作弊,而是有些文具实在影响孩子听课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在课上有5分钟没认真听讲,课后需要几小时才能补上。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1)

孩子的文具中最能影响听课效率的,是一块块看似不起眼的橡皮。由于小学生用铅笔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橡皮也成了他们的“另类玩具”。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能够通过一块橡皮的“归宿”,判断出孩子上课时的状态,这不是无理由的猜想,而是透露着细节和习惯的问题。

从橡皮的“归宿”,可以猜孩子学习状态

每个孩子手中的橡皮都会有不同“归宿”,大致分为以下4种,家长和老师其实见怪不怪了,因为大人在童年时也有类似经历。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2)

▼ 橡皮较好的“归宿”

橡皮最主要的用处就是拿来改正错字,能正视到橡皮这个用处的孩子,听课时只会在用到橡皮时才会把它拿出来,除此之外不会拿橡皮做别的事。孩子把手中的橡皮一点点用光,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的“身体”上没有任何的伤痕

这种情况算是橡皮比较好的“归宿”了,说明孩子听课时很认真不会搞小动作,多半是个小学霸,从侧面也能看出孩子很爱惜物品。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3)

▼ 偶尔被孩子把玩的“归宿”

还有一类孩子听课时而认真时而走神,当他们走神时手边没有玩具,就想起了“躺”在文具盒里的橡皮。随意用铅笔在橡皮上扎几个洞、画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给橡皮修改形状雕刻等。这种偶尔玩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游,橡皮的归宿是成为孩子打发走神时光的物品。

▼ 经常被孩子教训的“归宿”

有一类孩子就像和橡皮“有仇”一样,经常把橡皮扎得浑身是孔,或者把整块的橡皮掰成小块。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4)

以每秒钟扎3~4个孔来计算,孩子在橡皮上扎十个孔就可能错过老师很重要的一句话。和前两种孩子相比,这类经常“教训”橡皮的学生,在上课溜号的次数明显更多。老师完整的一节课他是断断续续听下来的,一次两次还跟得上课程,长期这样学习成绩就会慢慢退步到后面。

▼ 被孩子消灭的“归宿”

如果说前3种橡皮的归宿还算可以,那么第4种情况则是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的问题。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5)

这类孩子以消灭橡皮为乐趣,每次新橡皮拿到手不止在上面扎洞或者雕刻,还会将整块的橡皮切成碎渣,下课后拿出丢同学玩或者用这些碎橡皮过家家等。橡皮到了这类孩子们的手里,不超过一周就被消灭了。

橡皮从被孩子拆开包装后一直到它消失,都没有和错字有过几次亲密接触,如果从橡皮的视角来看,这种归宿算得上很惨了。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6)

孩子的成绩往往由细节决定

看过以上4种橡皮的归宿后,再对应到每个孩子的表现上,真能猜出来孩子在学习时细节上的表现,不是说橡皮的外观决定孩子学习成绩,而是孩子学习态度影响了成绩。

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同桌总喜欢在上课折纸,她的书包里面固体胶、裁纸刀、彩色卡纸一应俱全,同学手工做得很好老师却经常批评她,因为听课比做手工重要得多。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7)

家长如果想减少孩子这种上课分心的情况,要尽早了解孩子的状,并采取对应的决绝方式。

1)在家也要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上课经常分心是因为专注力不足,这种能力需要家长培养,平时孩子在家写作业时不要经常打断他。让孩子保持这样连续专注思维惯性,在课堂中就会更认真。

2)孩子的文具越简洁越好

学习用品使用不当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准备的铅笔、橡皮、格式等都以简洁为主。

孩子上课老玩橡皮(橡皮的归宿)(8)

一次不要给孩子准备太多文具,否则孩子容易有不珍惜的心理。小刀、折纸、固体胶等工具,非必要的时候不给孩子带到学校,免得孩子随手就拿起来玩。

3)多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问题

老师每天要教几十个学生,家长不和老师沟通,老师不会刻意去盯着某一个学生看。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橡皮总是“受伤”,可以和老师了解一下孩子最近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让橡皮有了怎样的“归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