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3)

“赵妈”传奇

一一追忆表演艺术家赵丽蓉

信真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4)

赵丽蓉

【人物简介】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出生于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中国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1992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962年,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观众所识。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1980年,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后该片被拍摄成电影。1986年,在六小龄童、徐少华主演电视剧《西游记》中饰车迟国王后。1988年,60岁的她首次登上春晚。1991年,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以及中国电影政府奖。1992年,又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和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1995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如此包装》,获得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1996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主演小品《打工奇遇》,获得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1999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老将出马》。2000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赵丽蓉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又到春晚彩排进行时。

央视舞台群星云集,璀璨生辉。却再也见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听不到那亲切的坦儿音。(注:宝坻属唐山语系,人们管唐山人叫:老坦儿,管唐山地方话叫:坦儿音)

赵丽蓉——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我的宝坻同乡。演艺界的晚辈们尊称她“赵妈”。

“赵妈”赵丽蓉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然而,她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印在亿万观众的心中。

“赵妈”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一)苦乐童年

1928年3月11日,赵丽蓉出生于潮白河畔宝坻县西庄村一个庄户人家。当地纯朴的民风滋养着她成长。

母亲孟云德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老爱”。

1929年一岁的“老爱”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喜神)。她是个天生就会演戏的材料。每当村里有唱戏时,“老爱”便守在戏台侧幕出神地看戏。精彩的剧情、明理的台词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老爱”六岁就开始登台演“童儿”。她能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幻着自己的表情,喜怒哀乐随时来,或哭或笑或拍巴掌,逗得台下观众一片叫好。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5)

赵丽蓉的父亲是容装师,母亲是农民,家境并不是特别好。而赵丽蓉在家排行第八,自身文化程度不高。8岁那年,赵丽蓉和二哥赵连喜一起被送进小学,可生性好动的兄妹俩根本学不进去。老师让练字读书,赵连喜却给同学们表演了空翻,赵丽蓉又唱了一段小调,课堂氛围很活跃,只是同学们都没心思学习。没过几天,老师就对赵丽蓉的母亲说:“你的闺女和小子上不了学,他们不务这个,他俩在课堂上坐不住。”

赵丽蓉就只能退学,跟着母亲去了上海找姐姐,开始往戏台上发展。回忆这段时光,赵丽蓉说:“我那时是井底之蛙,就只看到了巴掌大的天。”对于自己没能继续读书,赵丽蓉很是后悔,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在她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跟着一个做丝绸生意的上海人,然后家中的钱都被骗光了。灰心丧气的父亲开始颓废,虚度光阴,染上了赌瘾,家中的情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而赵丽蓉的母亲只能去给有钱人家做事,被当成老妈子一样的使唤。

(二)命运多舛

赵丽蓉一生坎坷。是个“苦命人”。

赵丽蓉经历了两段“悲惨”婚姻。

1953年,赵丽蓉被调到中国评剧院工作。这一年,赵丽蓉也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任丈夫盛强。盛强也在中国评剧院工作,担任秘书一职,又是大学毕业生,属于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盛强和赵丽蓉相识相遇并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新凤霞在中间牵线搭桥,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发展成了恋人。可这段恋爱却遭到现实的考验,那时的赵丽蓉虽是个角儿,但和盛强相比,差距还是太大了。而赵丽蓉的男朋友盛强却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两人的出身和学识无疑是天差地别。盛强长得帅气,个子高、身体壮、皮肤白,又戴着眼镜,性格文静,颇有学者的样子。盛强的父母一直想给儿子寻个好亲事,对儿媳妇更是精挑细选,赵丽蓉根本不入他们的眼。这时,赵丽蓉的母亲又来火上浇油,坚决反对这门婚姻,理由就是盛强文化高,长得好,门户差距太大,根本靠不住。

两边父母都不同意,赵丽蓉根本不知道如何与盛强相处,但又不想轻易放弃。可赵丽蓉母亲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直言:“你要是非要和盛强在一起,那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看着赵丽蓉犯难,盛强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了。盛强一方面用实际行动来打动赵母,证明自己的厚重和有情有义,另一方面又极力劝说父母。最终,在盛强的努力之下,双方父母选择同意,两人也顺利结婚。两年之后,他们的大儿子盛大鸣出生,小名春春,因为是春天生的,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1957年,赵丽蓉又给盛强生下了第二个儿子盛福春。可那年深秋,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赵丽蓉的家庭变得不那么和谐。盛强被定为右派,要下放到天津茶淀农场劳教。临走时,盛强都没见得上第二个儿子。而剧院领导却找赵丽蓉谈话,让她与盛强划清界线,并离婚。剧院领导还对赵丽蓉放出狠话,如果不离婚,就以开除团籍做处理。想起丈夫盛强之前做的那些事,赵丽蓉坚定地说:“我绝不会离开他,我和两个孩子是他生命的动力和阳光。”赵丽蓉不得不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期盼着丈夫能早日回来,但命运的残酷还远远没有结束。

1959年深秋,赵丽蓉带着两个孩子去茶淀农场,想将盛强接回家,却得知盛强在劳动中,因病不幸逝世。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赵丽蓉觉得天都塌了,看着两个孩子还那么小,心里不由得万分悲伤。可人死不能复生,赵丽蓉虽然心里很压抑、很痛苦,但为了养活孩子,还是振作起来,重新登台演出。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6)

一边要到处演出排练,一边又要照顾两个孩子,盛强走后,赵丽蓉的日子过得实在艰难,盛强的姐姐盛锡敏便想给她再挑一个依靠。盛锡敏便联合赵丽蓉的二哥赵连喜给赵丽蓉物色第二任丈夫,思来想去,觉得盛弘是最适合的人选。盛弘不是外人,是盛强的三弟,也是大学毕业生,身上隐约有点盛强的影子。当二人将消息告诉赵丽蓉之后,赵丽蓉暴跳如雷,并说:“你们这不是毁我的名声吗?从古至今,哪有嫂子和小叔子结婚的?”当面拒绝了这门婚事。

看着赵丽蓉的态度如此坚定,盛锡敏和赵连喜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从长计议。在此后的日子里,盛家的人时不时都会对赵丽蓉说一句:“你总不能孤儿寡母一辈子吧?”赵丽蓉不知如何回答,却依旧是推辞。随着两个儿子渐渐长大,娘家人也希望她再嫁,再加上盛家人的多年真诚劝说,赵丽蓉最后同意了和盛弘结婚。

1964年,赵丽蓉和盛弘带着两家人的祝福修成正果。与盛弘过日子,赵丽蓉就觉得盛强似乎还活在自己的身边。婚后不久,赵丽蓉就生下一子盛谦,日子过得特别和睦。

或许命运从不会站在弱者的旁边,只会无情地嘲笑弱者。

1970年,42岁的赵丽蓉生下小女儿,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前面三个孩子都是男孩,便一直想要一个女孩,还取名为盛家欢。孩子生下三天之后,赵丽蓉就发现盛家欢不睁眼睛,也不动,像是有什么问题。经医院检查和确认,赵丽蓉得知盛家欢是脑瘫儿。为了给女儿治病,赵丽蓉到处演出,全家省吃俭用,但盛家欢还是在7岁时,不幸夭折。命运又给赵丽蓉沉痛一击,赵丽蓉说:“那是她人生中最难的七年。”为此常常自责。赵丽蓉不得不忍着悲痛挣钱养家。经过几年打拼,她在北京郊区买了一个四合院,孩子也都长大成人,苦日子好像要到头。

二十世纪80年代之后,赵丽蓉在演艺界已经很有名气,演出是经常不断,一年都没有几天清闲日子。不过,看着生活比之前好,挣得也比以前多,赵丽蓉也不觉得苦。可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就在日子蒸蒸日上的时候,盛弘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家里又只剩赵丽蓉和孩子。56岁的赵丽蓉看着破碎不堪的生活,心里多么凄凉。余生,她开始将精力扑在演艺事业上,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亲人的离去依旧是她解不开、忘不掉的心结。诸多不幸接踵而至,没有击垮这位坚强的女性。

赵丽蓉把凄苦咽进肚里,却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7)

(三)评剧名角

1940年“老爱”被姐姐芙蓉花改名为赵丽蓉。谈起她的名字正如她在一个小品中所说:我的真名字叫赵丽蓉,我的艺名还还还叫赵丽蓉。

后来芙蓉花又为赵丽蓉物色了教师马金贵做师傅。

1943年赵丽荣在张家口“庆丰戏院”以主演的身份登台亮相,获得满堂彩。

1945年赵丽蓉加入门头沟“青年剧社”,成为一名评剧演员,活跃在戏剧舞台上。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赵丽蓉与“评剧皇后”小白玉霜等评剧名家同在华北戏院日夜分班演出。

1953年赵丽蓉进入中国评剧院工作。

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

赵丽蓉先后参演了评剧《刘巧儿》饰赵大婶儿,《花为媒》饰阮妈,《杨三姐告状》饰杨母。这些戏都被拍成了电影,尽管都是配角,但评剧名角儿赵丽蓉红遍大江南北。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8)

(四)国际影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赵丽蓉又涉足影坛,频频出现在银幕上。先后参演了电影、电视剧且成就蜚然。

1986年《田野又是青纱帐》饰 六婶子。

1978年主演电视剧《祥林嫂》。

1985年在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客串车迟国王后。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9)

1986年在六小龄童、徐少华主演电视剧《西游记》中客串车迟国王后。赵丽蓉不识字,拍西游记时,背台词全靠别人念给她听。

1988年在梁音、刘劲主演的电视剧《苍生》(浩然编剧)中饰田大妈。

1989年在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红楼梦》中饰刘姥姥。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0)

1991年在黄健中执导的电影《过年》饰演主角母亲。

1992年在陈佩斯执导的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中饰演小二娘。

2000年在罗志祥主演的电视剧《少年梁祝》客串春婶一角。

赵丽蓉凭借他朴实自然的演技斩获国际影后。主演电影《过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十五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1)

(五)“小品女王”

1988年,60岁的赵丽蓉开始登上春晚大舞台表演小品。评剧演员演小品,这在演艺界叫做:转行、跨界。在这华丽转身的背后,赵丽蓉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赵丽蓉演小品起初并不被导演看好。然而她凭借出色演技,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打消了导演的顾虑。

赵丽蓉首次登台春晚是1988年。和侯跃文表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一举成名。1989年春晚和巩汉林表演小品《妈妈的退烧药》。1994年春晚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泰表演小品《参观前的喜剧》。随后赵丽蓉与巩汉林多次搭档登台春晚表演小品《打工奇遇》《如此包装》《老将出马》深受大众喜爱,屡次斩获春晚小品一等奖。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2)

1989年赵本山与时任央视文艺部副导演陈临春开着一台破桑塔纳到河北找赵丽蓉,恳求赵丽蓉在当年的春晚上与他合作小品《相亲》,软磨硬泡四个多小时,赵本山都哭了,到最后赵丽蓉也没答应,还说:“我知道你在东北很火,可我跟你不对路。”

赵丽蓉是音乐小品创始人。她把评戏剧唱腔、戏歌、流行歌曲的音乐移植到小品里。使原来以语言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品增加了音乐元素,更丰富了小品的情趣,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3)

赵丽蓉对小品艺术非常执着。许多小品脚本里都融入她的二度创作。她演的小品从来没出过差错。她常说:观众是艺人的衣食父母,我们拿出的活儿要对得起观众,不能糊弄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对人民负责、对观众负责呀!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4)

1993年与小品演员郭达、蔡明合作,出演小品《追星族》。

1994年和演员李文启、王涛合作,主演小品《吃饺子》;同年在谢晓嵋执导的电视剧《爱谁是谁》中饰演老红娘。

1995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如此包装》,获得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996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打工奇遇》,获得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998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功夫令》。

1999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老将出马》。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5)

赵丽蓉对艺术精益求精。演小品从来不出纰漏,让人敬佩。赵丽蓉最后一年参加春晚,演完小品在后台不停地咳嗽,竟然咳出血来。很多参加春晚的演员都看到了。谁也不会想到,当时赵丽蓉已经患肺癌晚期了。

(六 )精典之作

1996年。赵丽蓉接到在春晚表演小品《打工奇遇》。这是个艰巨的任务,要求演员不仅靠精湛的演技使观众在笑中受到教育,还必须在春晚舞台现场用毛笔题写“货真价实”四个大字,而且要求遒劲有力,笔笔到位。这可给不识字赵丽蓉出了个大难题。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6)

怎么办?练!笨鸟先飞,唯有苦练。为了能够出效果,她采用了闭门练字的方法,而且只练习这四个字,以致后来这四个字也成就了经典,她为春晚苦练书法,让我们见到精彩的一瞬。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7)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8)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19)

为了写好这四个字,赵丽蓉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她把自已关在屋里,没日没夜地练起字来。对于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的写法,都做了注释,该如何写,怎么起笔,行笔,收笔,甚至还有每个字所注意的地方,都一一进行了说明,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笔者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是赵丽蓉用真情和认真,才使亿万观众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瞬间,也为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0)

从“货真价实”四字上看,赵丽蓉的确是一位练家子。每一个字都遒劲有力,笔笔精到,字字稳重,在用笔上非常讲究,对起笔、行笔、收笔的力度掌控得非常到位,让人有一种力透纸背的感觉,点画安排精当,而且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笔笔有回应,字字有照顾,四字之间,无论是点画之间,还是字与字之间,都有明显的关照,不但手上感觉好,而且书写的还到位,真是费尽了心思,从她闭门练字就可以看出老一辈艺术家的那种执着。

如今再次看到她的练字作品,让人心头涌起一阵阵酸楚,也正是有她这样默默付出的老艺术家,才让我们在春晚上见证了这样一个个美好的时刻。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1)

(七)风范永存

没想到,赵丽蓉从60岁登上春晚,排戏这些年,她患了肺癌,每一次都是带病演出啊。

无情的病魔无情地折磨这位善良的老人。她穿好寿衣,选好遗照,含泪乞求:让我安乐死吧。在赵丽蓉生命的最后几天,远在意大利的三儿子回国,当看到已经瘦得没有样子的母亲,抱着母亲便痛哭起来。更让人敬佩的是,赵丽蓉亲手为自己缝制寿衣,准备了她自己最喜欢的演小品常穿的黑色皮鞋和一双白色的袜子。她曾把欢声笑语带给了我们,却自己忍受着病魔的痛苦!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2)

2000年7月17日。一个细雨飘飞的日子。赵丽蓉走完了她的72年人生旅途。

八宝山革命公墓。赵丽蓉追悼会那天。天公垂泪,哀乐低迴,观众嚎啕。

演艺界的明星大腕冯巩、巩汉林、六小龄童、陈佩斯及其父亲陈强,还有葛优、郭达、蔡明、赵忠祥等众多艺人都来了。用王为念的话说:半个中国的明星都来了。他们要送赵妈一程。

许多观众手捧白花,跪在灵前,哭喊着:“赵妈,您别走。”“赵妈,我们还等着看您春晚小品呢”……

赵丽蓉走了,带着对观众的倦恋走了。带着对艺术的痴情走了。

她留了一连串艺术成就,看看下面这个赵丽蓉的艺术清单吧:

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1次,提名1次;

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1次,提名2次;

春节联欢晚会获奖2次,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获奖1次;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获奖1次,提名1次;

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1次。

这不是普通的节目单,其中包含着老艺术家赵丽蓉多少汗水和心血、多少情感和付出!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3)

赵丽蓉在评剧舞台上演了众多的配角,但在小品舞台上,她是主角,众多的喜剧明星在她面前黯然失色。在电视荧屏上她是慈祥亲切、幽默风趣的老奶奶,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1988年在央视春晚中,赵丽蓉主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故事的名字叫: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司马缸,砸缸。

导演:司马光砸缸。

赵大娘:司马缸砸缸。

导演:司马光!

赵大娘:你嚷啥啊!那不就是司马光……

导演:哎哎哎……往下往下……

赵大娘:砸光!

这一小品一经播出,“司马光砸光”的段子成为了当年春晚的流行语,流传甚广。

1996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打工奇遇》:

宫廷玉液酒

一百八一杯

这酒怎么样?

听我给你吹……

经典就是经典,至今都无人超越,好怀念赵丽蓉给我们带来的这些欢声笑语,铭记于心!

著名演员朱时茂说,“赵老师的表演都是自然的流露,没有设计的痕迹;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不过如此。”

“赵妈”——赵丽蓉离开我们23年了,她的作品依然被传阅,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在大家眼前。对于很多人来说,她就像自己的姥姥或奶奶,一提起她,就心生亲近。在中国喜剧小品史上,赵丽蓉是No.1。她了无痕迹的表演是表演中的最高境界,至今无人超越。她是唯一一个称得上人民艺术家的小品演员,因为所有的奖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她的作品说明了一切。

赵丽蓉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风趣幽默、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喜剧人物形象,多年的舞台经验和喜剧天赋终于在小品舞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她的小品不媚俗、精雕细琢,百看不厌。

2005年8月10日,人民表演艺术家赵丽蓉铜像揭幕仪式在天津市宝坻区文化广场举行,赵丽蓉的家属及著名小品演员巩汉林和赵丽蓉的生前好友参加了揭幕仪式。

总投资410万元的宝坻文化广场,即宝坻人俗称的“荷花池”,总面积2.6万平方米,由广场、荷花池、绿地三部分组成。主景为直径18米的声控旱地喷泉,并配置了舞台、舞池。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广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舞姿婆娑。

赵丽蓉微笑着,注视着宝坻文化广场上欢歌笑语的父老乡们。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4)

兔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一年一度的春晚也在紧锣密鼓的彩排之中。无论你是否在那一晚收看春晚,对于它的讨论都不可能缺席,因为春晚已经成为了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等候的年夜大餐。

它给我们带来的新奇和惊喜,就像是烟花照亮夜空一般照亮了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以至于让很多人多年后回忆起来,仍然久久难以忘怀。

对于80后们来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尤其是春晚回忆,每一年都能够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小品演员,他们精湛的演技,让人在啼笑中受到教育,他们伴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也渐渐老去,而让人记忆最为深刻,想必,我们随口就能够说出她的名字:

赵妈!

赵丽蓉!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5)

斯人已去,音容尚在。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赵丽蓉老师,她的作品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她常说:“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踏踏实实演戏,老老实实生活的老乡……

(2023年元月8日于京东宝坻乡下老家)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6)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7)

信真

【作者简介】信真,天津宝坻人,1953年生,1973年入伍,曾为解放军大校军衔。历任原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事、副处长,军区党委秘书、党委办公室主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秘书长,陆军某甲种摩步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退休后,携全家回到家乡,8年来带领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带领乡亲们振兴乡村,荣获天津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第一名,第二届全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

名家回忆赵丽蓉黄兆龙一人千面 瞭望名人名家信真(28)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朱增泉将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