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的成长日常(后进奶爸的晋级之路1)

写在前面:要说明,这不是小说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奶爸的成长日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奶爸的成长日常(后进奶爸的晋级之路1)

奶爸的成长日常

写在前面:要说明,这不是小说哈

第一次在头条上发文章,记得离最后一次在这类地方发东西,差不多已经过去10多年了,感叹时间之快的同时,又恍然觉得生活总是兜兜转转。多年前网上有这么个被玩烂的段子:“养儿子跟玩游戏差不多!建帐号起名字,然后开始升级,不停的砸钱,一年升一级,等级起来了,装备也神了,却被一个叫儿媳妇的盗号了。”这个段子我挺喜欢,以前玩过游戏,所以觉得还挺形象,照这样来看,我除了一个不算大的"大号"以外,还有一个挺小的"小号",俩号加起来还不到10级,总说自己忙,所以这俩号到现在基本都是“挂机升级”的状态。赶上疫情的当下,不得不窝在家,这一窝就是近俩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和陪伴我的孩子,也让我萌生了找个地方,把自己的心得和所想记录下来的念头,查漏补缺的念头。

其实玩笑归玩笑,刚才引用的段子,有多少人去细想过?首先,责任。玩的是游戏,养的是孩子,游戏不想玩了可以扔一边一年甚至永远都不碰,但是孩子呢?其次,兴趣。既然是玩游戏,肯定是自己喜欢所以才玩,而带孩子呢?最后,陪伴。现在随便一个平台都可以翻到各类游戏,而大部分游戏都有一个功能叫“托管”或者“挂机”意思就是升级打怪神马的交给电脑来做,我们只要享受最终的结果。而育儿呢?说到陪伴,很多家长(之前我也是)都会觉得孩子自己玩。我在一边守着,只要不出意外,别磕着碰着就行,至于孩子是否喜欢手里的玩具,玩的是否开心,会不会玩等,则没有那么关心,其实这个恰恰是陪伴最最重要的环节——互动。我做了一个玩玩具游戏的实验,具体做法放到文章末尾,不在此赘述,这里只是简单阐述结果,从孩子对玩玩具游戏的时间以及效果来看,单纯给他玩具时,他们对玩具的感兴趣的时间最短,且不会开发游戏的其他玩法,介绍玩具玩法但不参与时,对玩具感兴趣的时间适中,而且会因为完成某个目标而感到高兴,同时,对自己的频繁失误会感到抓狂。当家长参与其中,并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时,孩子游戏时间最长(我们玩的那个“破玩具”因为我和他们一起玩,最终玩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还是因为要吃晚饭才不得不收拾起来。),而且除了更乐意达成目标以外,对规则也会积极遵守,甚至提出创新。虽然没有理论支持(我非育儿专家),实验的次数也仅仅只有一次,但这让我意识到,互动的重要。还有,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买了玩具就直接给孩子,很少仔细的给孩子讲怎么玩,更别说和孩子一起玩和研究这个玩具的不同玩法。甚至丢一个玩具给孩子,自己躲到一旁玩手机(我以前就是),大多数时候孩子会过来看看你,然后就被习惯自己玩了。而习惯自己玩这件事,其实挺……可怕的。

与孩子的玩具游戏互动,仅供参考。前几天我给两个儿子买了一个平衡木玩具,其实就是一个木头做的月牙形的大的厚木块,然后又大大小小的圆柱形彩色积木,因为表面比较光滑,孩子一面要小心的把积木摆到月牙形厚木块上的同时,一面还要考虑接下来的积木要放到哪里。这个玩具在我看来很好理解,但对于小孩子,如果手头不稳,应该会觉得有难度。甚至如果直接丢给他们的话,很可能都不清楚是怎么玩的。我开始的做法是,很夸张的表情,告诉孩子快递叔叔给他们送来一个我给他们买的玩具。自然孩子是高兴的,然后我就二话不说的把玩具丢给他们,并观察他们的表现,两人研究了一下,最终决定用大大小小彩色的圆柱形积木垒高玩,就是一个个的往上摆,他们玩了大概2.3分钟的样子,因为太无聊,最终决定换别的玩具,这个过程我没有半点参与也没有讲话和对玩具的讲解。接下来,我又重新把他们叫来,介绍了玩具的玩法,在让他们玩,可能是因为发现了新玩法,两人都挺高兴,坚持玩了大约10几分钟的样子,其实正常把小积木全部摆到厚木板上,大人也就半分钟左右,因为小孩子手不稳,经常掉下来所以时间用的比较久,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自己把积木成功摆放上去而感到高兴。同时对自己不小心把积木碰掉而感到生气,还会发脾气。整个过程,和上一次一样。只是在感觉他们快失去兴趣的时候告诉他们另一种玩法:把积木平均的分给两个人,轮流摆放,A掉落的积木归B,反之亦然,最终把最后一块积木摆放上去的人获胜,奖励小点心一小块,我做裁判。我大致看了一下,每轮游戏持续大约10分钟的样子,可能是由于我的加入,俩小家伙完了差不多2个多小时,最终还是因为要吃晚饭才不得不结束游戏。太多细节因为时间原因不再啰嗦了。

感觉自己像一个打了鸡血考研的建筑工人,上午在工地搬完了砖,累得要死,下午还要学习,到了晚上在来点总结,到了第二天又要精神焕发,因为两个熊孩子要等着你和他们一起认字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戏。最后来碗毒汤给你们尝尝鲜:如果你觉得爱自己的孩子,就请花点时间,认认真真的陪着他一起玩一起闹,一起跑一起跳,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游戏”玩好。可别忘了,真正的游戏中,黑客可从来不盗垃圾号。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