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乌,欢迎回到脑洞乌托邦。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都说天才和恶魔只有一线之隔。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案件的主人公就曾经是一位哈佛的数学天才,但是后来却在17年间陆续制造了16起恐怖袭击。FBI绞尽脑汁,动用了500多名特工,调查了2万多条线索,误抓了200多名嫌犯,花费了几百万美金,最终才将他缉捕归案。在美国《TIME》杂志评选的人类十大搜捕行动中,他位列第二,第一位是本·拉登。这个人就是(Unabomber)大学航空炸弹客,泰德.卡辛斯基。

1978年5月25日这一天清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停车场,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包裹。收件人写的是伦斯勒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史密斯。显然,邮包寄错了地址。第二天,包裹被退回到了发件人,美国西北大学,工程教授巴克利·克瑞斯(Buckley Crist)那里。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

可是当克瑞斯教授看到自己办公桌上的邮包的时候,却迟疑了。他印象中,自己从来没有寄出过这样一个包裹。就在这时,克瑞斯教授被包裹下方的一行小字吓出了一身冷汗,上面写着 “也许这是一枚炸弹”。他叫来了保安,当大家都在怀疑这是不是一场恶作剧的时候,随着包裹被扯开,办公室里一声巨响,硝烟弥漫。保安的左臂被炸伤了。克瑞斯教授勉强躲过了这一劫。美国警方当即出动,针对此案进行调查。让他们感到意外是的,炸弹的制作原料非常简单,做工也不复杂,看起来就像是在家庭手工坊里制作的一样。警方将嫌疑犯锁定为几位学生,但是经过调查之后都被解除了嫌疑。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案件没有任何的进展,警方也没有掌握什么有用的线索。这起包裹炸弹案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然而,让警方没想到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2)

1979年5月,第二颗炸弹又被邮寄到了美国西北大学。一名研究生,约翰.哈瑞斯(John Harris),被炸伤。当时警方并没有将这起案件和一年前,克瑞斯教授收到的炸弹包裹联系在一起。因为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伤害。警方甚至怀疑,这两颗炸弹包裹只是某些调皮学生的恶作剧。

直到1979年11月15日,美国航空一架波音727飞机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航班号为444号航班。飞机起飞后没多久,机组人员就发现,货舱里有一个包裹正在释放出烟雾。飞机在维吉尼亚杜勒斯机场紧急降落。这个包裹也是一枚炸弹。但不知道是不是炸弹制造者故意手下留情,炸弹中的一根电线搭错了,并没有引爆。飞机上的上百名乘客逃过一劫。但即使是这样,故意在飞机里安装炸弹,已经构成恐怖袭击了。美国FBI开始介入案件的调查。

探员们发现,这些炸弹都是放在一个简易的木盒子里,从它们的开关,电线的布局可以看出,应该是出自一人之手。但是,显然这名炸弹客非常的聪明,他没有在炸弹上留下任何的线索。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3)

1980年6月10日,美国航空公司的总裁博西.伍德(Percy Wood)收到了一个邮包。在几天前,博西曾经收到过一封匿名信,信中说过几天他将收到一本书。这本书会给美国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博西小心翼翼地打开邮包,里面确实放着一本书,当他掀开书的封面。“砰”!(pong!)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4)

FBI迅速确定博西收到的炸弹也是来自于那名神秘的连环炸弹客。而这次他们在一小片炸弹的碎片上发现了一个英文缩写,FC。警方一度以为FC是恐怖组织Freedom Club的缩写,这名炸弹客应该是恐怖组织的成员。然而,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一切都是炸弹客故意留下的干扰警方的烟雾弹。

由于这4枚炸弹都是被送往大学或者航空公司的,FBI给这名神秘的炸弹客起名为Unabomber。其中UN代表University大学,A代表airlines,航空公司。起这样一个代号很容易,找到代号背后的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5)

1981年10月,第5枚炸弹被寄到了盐湖城的犹他大学。但幸运的是这次没有任何人受伤。7个月之后,1982年5月5日,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一位工作人员拿到了一个包裹。但奇怪的是包裹的收件人写的是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雷罗伊.伍德.贝恩森教授。当他好奇地打开包裹的时候,“砰”!(pang!)

正当警方以为第六个炸弹包裹只是寄错了地址的时候,一条线索映入他们的眼帘。第四起和第六起炸弹案的收件人名字中都有一个单词wood。也许凶手是想要通过这个单词来传达一些信息?那么这就说得通了,为什么寄给杨百翰大学教授的包裹会出现在范德堡大学。可能凶手只是想要借用贝恩森教授的名字。贝恩森教授在当时算是科技和工程领域非常有名的人物了,凶手知道他的名字也并不奇怪。

1982年7月2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ia in Berkley)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教授安格拉科斯像往常一样去给学生们上课。这天,他在教室附近的茶水房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装置。当安格拉科斯走近去检查这个装置的时候,“砰”!(pang!)炸弹在爆炸的同时,飞溅出一张纸条。安格拉科斯教授颤抖着受伤的双手,捡起纸条,上面写着”Wu - it works! I told you it would” 署名是R.V. FBI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美国全国搜索和调查了所有名字中有Wu,或者姓名缩写是R.V.的人。然而,依然一无所获。显然,这张纸条也是神秘炸弹客释放出的烟雾弹。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6)

1985年5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学生约翰.豪瑟被炸弹炸伤了双眼和手指。同年6月,第9枚炸弹被寄去了位于华盛顿的波音公司。同年,11月15日,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收到了一封信和一个包裹。寄件人在信中说,自己是一个博士在读生,希望教授阅读他寄来的书。就在教授读信的同时,助理帮教授拆开了包裹,然后就是“砰”!(pang!)的一声。

FBI探员发现,随着源源不断寄出的包裹,炸弹的制作工艺和威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警方仍然没有掌握任何可以破案的线索。在这样下去,闹出人命是迟早的事了。

1985年12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 California)一家家用电器商店的老板休.斯科鲁顿在门前的停车场里发现了一个小木盒子。盒子上面有四个突出的钉子。虽然不知道这个木盒子是哪里来的,但是斯科鲁顿觉得木盒子上的钉子会有扎爆车胎的危险。他过去捡起木盒,准备扔掉。“砰”!(pang!)

就这样,休.斯科鲁顿成了连环炸弹案的第一个死者。

1987年2月20日,犹他州盐湖城一家电脑销售商店的女员工,在午休时间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墨镜男子,在商店门口的停车场里,放下了一个可疑的包裹。一个小时之后,商店的老板加里.莱特外出回来,当他把车在停车场停好之后,发现了这个包裹。P“砰”!(pang!)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7)

FBI根据商店女员工的描述绘制了连环炸弹客的肖像。一个穿着运动衫,戴着墨镜,留着胡须的男子。警方开始四处分发和张贴嫌疑犯的画像。连环炸弹客似乎意识到了些什么,销声匿迹好几年。

1993年6月,第13枚炸弹被寄去了旧金山大学一名遗传学教授的家中。同年6月,耶鲁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卫.格伦特教授收到了第14枚炸弹。在那次意外中,格伦特教授失去了他的右眼和右手。

1994年12月10日,位于新泽西州某公司的广告总监托马斯.莫塞尔成为了连环炸弹案的第二个死者。1995年4月24日,加州林业协会总裁吉卜特.莫里成为了第三名死者。

17年间,连环炸弹客寄出了16枚炸弹邮包,导致了3人死亡,23人受伤。整个美国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FBI曾经锁定过5万名嫌疑人,然而在一次次调查之后都发现,那些所谓的线索只不过是神秘炸弹客故意留下误导警方的迷雾罢了。

在第三名死者被炸死之后的两个月,《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收到了一封来信。信里说到,恐怖组织FC,也就是被FBI称为Unabomber的那位,他准备在接下来的6天之内炸毁洛杉矶国际机场。这一恐怖宣言显然吓到了美国警方。所有来往洛杉矶的货运航班都被停止了。客运航班的每一位乘客在安检时都会被详细地盘查。在《旧金山纪事报》收到炸毁机场的恐怖宣言的同时,「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也收到了连环炸弹客的来信。包裹中还包含着一篇56页,长达3万5千字的论文。信中说,只要报社愿意一字不改的刊登这篇论文,他就愿意停止这17年来的恐怖活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是两家知名度非常高的新闻媒体。他们不知道连环炸弹客究竟要搞什么鬼。但是为了公共安全起见,FBI同意两家报社将论文刊登出来。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8)

同时,也怀着一丝希望,有人能从这3万5千洋洋洒洒的文章中,辨别出作者的行文风格和用词习惯,从而识别炸弹客的真实身份。论文题为《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这这篇文章也被媒体们称为是“大学航空炸弹客的宣言”。

不知道是这位天才炸弹客放松了警惕,还是他十几年来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刊登他的著作。在文章发表之后,他,真的被认出来了。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出卖他的竟然是他的亲弟弟。FBI收到一条线报,举报人是大卫.卡辛斯基。他说报纸上刊登的炸弹客宣言,很像是出自哥哥泰德.卡辛斯基之笔。

1996年4月3日,泰德.卡辛斯在蒙大拿州一个荒野丛林中被逮捕。泰德.卡辛斯在远离人群的树林里,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小木屋。里面堆满了制作炸弹的原料。就这样长达将近20年的连环炸弹案终于告破。泰德.卡辛斯的弟弟收到了FBI提供的100万美金的奖金。与此同时,泰德.卡辛斯的身份也浮出水面。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9)

他生于1942年,是波兰移民的后代。小时候的卡辛斯基虽然话不多很内向,但是智商高得惊人。12岁的时候智力测试就拿了167分,比霍金还高7分。16岁时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1962年,卡辛斯基20岁的时候,进入密歇根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只用了3个月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而当时他所攻破的博士课题是导师花了10年都没能解出来的难题。他的博士导师说,卡辛斯基所写的论文,全美能看懂的也就寥寥数人。凭借着惊人的天赋,卡辛斯基在学术界收到了无数的关注和荣誉。1967年,25岁的卡辛斯基成为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就在人们以为这样一位天才数学家将会持续地发光发热的时候,卡辛斯基在伯克利分校工作了不到2年,突然辞职了。没有任何理由,他一声不响地跑到山野里过起了隐居生活。在父母的资助下,在蒙大拿州的荒野中盖了一座山间小屋。从此,彻底与社会脱节。屋子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话,也没有自来水。平日里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种的菜,捕猎的食物。晚上用蜡烛看书,砍柴生火做饭。他花了很多年来酝酿那个“伟大的计划“。等他再次归来,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时候,已经不是天才数学家,而是造成社会恐慌的炸弹客。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0)

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得清楚,是什么让一位哈佛天才,沦为了邪恶的恐怖分子。有人说,正是超群的智商,才使得他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也有人说可能是他儿童时候将近1年的麻疹治疗留下了后遗症。但是更公认的说法是,导致卡辛斯基改变主意的可能是一项心理实验项目。卡辛斯基在哈佛读书期间正值苏美冷战。美国CIA为了对付苏联间谍,秘密地进行了一项心理实验,被称为是MKUltra计划。主要研究人类大脑的潜能控制,或者生物制剂对人脑的影响。有100多个子项目,其中包含药物催眠,睡眠剥夺等等。全美有86所大学和机构参与了这项计划,其中就包括哈佛大学。有机会的话,会做一期视频,跟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实验。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呢,17岁的卡辛斯基,在哈佛被称为是天才少年,对科学信仰坚定,行为遵纪守法。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实验小白鼠之一。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1)

实验的策划人员认为,如果这项实验可以突破卡辛斯基的心理防线,那么再坚定的苏联间谍也会就范。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把卡辛斯基论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拆开来,详细讨论,试图将他的信仰瓦解,对他的观点进行嘲笑和攻击。虽然说当时实验是以失败告终了,但是当我们在回看卡辛斯基的论文《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时,好像这个实验真的改变了卡辛斯基的科学观。

他被逮捕时,律师试图将他描述成CIA心理实验下的受害者,以精神疾病为由,尝试帮助卡辛斯基脱罪。然而,卡辛斯基从头到尾都坚定的说,他没有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因为他不想让世人误会,被报纸刊登的那篇宣言是出自一个精神病之笔。他誓死也要捍卫自己的立场。最终,1998年,卡辛斯基被判处8年连续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最后,咱们来聊聊记录了卡辛斯基真正犯罪动机的宣言,《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虽然说,这篇论文是出自一个罪犯之手,但是洋洋洒洒3万5千字,描述了人类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分析,逻辑严密,非常的震撼,很值得一读。我把原本中英文对照版本的链接放在视频下面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下。

总的来说,论文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作者的第一句话。"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是极大的灾难。"他认为人类应该彻底摧毁现代社会的工业体系,彻底回归之前的原始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他专门袭击理工学院的大学教授的原因。之前,卡辛斯基留下的线索。两枚炸弹的收件人名字里都有wood这个单词。wood翻译成中文有木头,树林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卡辛斯基在暗示,希望人类回归大自然。他认为”工业文明虽然极大地增加了发达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但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剥夺了人类的自由“。每当一个新的技术出现,人们就会越来越依赖它,以至于,从此人们就不再拥有使用新技术的自由了。这就导致,在这个世界中,普通人的命运不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少数政客,巨头公司,和技术人员手里。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2)

1956年的达特茅斯(Dartmouth)学会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1995年,卡辛斯基就对人工智能做出了预言。他说道”当所有的工作都由高度组织化的机器系统去做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任何人类的努力了”。那时,人类就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允许机器在没有人类监督的情况下作出所有决策;二是人类保留对于机器的控制权。

显然,第一种选择,人类不会轻易地让自己沦陷到一个完全依赖机器的位置,关上机器就等于自杀。而第二种选择,看似人类和机器可以和平共处,但是事实上,大型机器的控制权将会落入一小部分精英之手,剩下的大多数人都成了多余的人。如果精英集团失去了怜悯心,他们完全可以决定灭绝人类。如果他们有些人情味,可以使用生物技术降低出生率,直至大部分人类自行消亡,让精英集团独占这个世界。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3)

卡辛斯基论文中严密的逻辑瞬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众多粉丝。甚至在当时还有一行艺术家为他发起了一场签名游行示威,支持这位炸弹客竞选1996年的美国总统。其实,像卡辛斯基这样的反科技人士并非他一人。早在19世纪初的英国,就有大批纺织工人,誓与机器抗争到底,他们可以算是卡辛斯基的前辈们。这些工人们发现纺织机的出现,并非极大地解放了纺织工人,而是在跟他们抢饭碗。失业、降薪、朝不保夕。于是,工人们愤怒了,他们开展了报复,用各种手段捣毁纺织机器。暴动的工人们声称,他们是受到奈德·卢德(Ned Ludd)的启发。坊间盛传,是这位卢德先生率先砸碎了两台纺织机,带领工人们展开了这项运动。工人们尊称奈德·卢德为“卢德王”或者“卢德将军”。有点像是罗宾汉那样的坊间传说的英雄人物。而奈德·卢德究竟是谁也没有知道,大概率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位卢德先生却给了后世这些反科技人士一个统一的称谓,卢德分子。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4)

那么话说回来了,科技到底是不是有罪的呢?李开复在他「人工智能」一书中说到,未来15年内,世界上一半的工作将因为人工智能而消失。科技的进步确实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恐慌。但是我想借用咱们中国的一句老话: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了。也许科技并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滥用它的人们。

世界顶尖数学天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15)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