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景之治是什么(西汉文景之治)

西汉“文景之治”,中国较早的盛世,当时是通过做到哪些实现的?

01 历史上的盛世有很多,“文景之治”却是第一个

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封建朝代的“盛世”,通常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史料称为“某某之治”或“某某之治”,人们谈论起来往往也是津津乐道。我们细细一数确实真的是有不少这样的盛世,比如:大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明朝的从“洪武之治”到“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隋朝的开皇盛世;汉朝的“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等等。然而,这些盛世首先最早出现的毕竟是汉朝的“文景之治“。下面就来和大家具体说一说这个”文景之治“。

且说汉高祖刘邦死后,西汉朝廷经过一段时期的剧烈动荡,爆发了以吕雉为首的诸吕之乱,其间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以及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邦的庶子刘恒为帝。史称为汉文帝,如此朝政才逐步稳定下来。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即位。文景之治是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西汉文景之治是什么(西汉文景之治)(1)

02 “文景之治”的局面,始创于文帝刘恒。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推崇“以德化民”,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形成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

汉文帝刘恒是高帝刘邦庶子,他的母亲薄姬不受宠爱,因而也免遭吕雉的嫉恨。高帝十一年(前196)仅仅8岁就被立为代王,封国在今山西中部,当时属偏僻边区,远离政治中心,与汉廷的权力斗争没有多少牵连。正由于这样一种比较超脱的地位,才使他得到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功臣集团和琅邪王刘泽、宗正刘郢等刘氏宗室的一致赞同,超过觊觎帝位首先起兵声讨诸吕的齐王刘襄而坐享其成。

文帝确乎是在臣民欢迎拥戴之下,正大光明地当了皇帝。这就使他在政治上处于优势,能够坚持原则驾驭群臣。加上他深明君道,很在政治才能,他的统治不仅为汉王朝的巩固发展奠定了基础,在2000多年的封建政治史上也颇具特色。刘恒继续奉行汉初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他自己生性节俭,也遏制了贵族的奢侈无度,并节制了国家开支。因而被旧史家称颂为可以同西周的成康媲美的治世,誉为封建帝王中的一位明君。

西汉文景之治是什么(西汉文景之治)(2)

03 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成就了“文景之治”出现。

首先是注意修改苛酷的刑罚,以松弛一下秦王朝遗留的过分紧张的政治局势,适当缓和专制政府对民众压迫的程度,企图培植种比较安宁平静的社会政治环境,以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文帝元年曾废除一人犯罪,父母家属连坐的法令。二年废除诽谤妖言罪。十三年又废止割鼻、断足等残害肢体的肉刑,代之以笞刑。但由于开初规定笞刑的最高额多至500,“或至死面笞未毕”,人已经打死了刑数还未满额。名义上在减轻刑罚,实际上受刑而死的人反而更多。

后来景帝发现这一问题后,进一步加以改革,把最高限额减为200,还规定了竹板的尺寸大小,只打臀部,每名罪犯限定由一个差人行刑,中途不许换人,这以后受笞刑的人才得保住性命。

其次是文帝又规定罪犯服劳役有一定的刑期,凡不逃亡而服刑期满的,可免罪为庶人。改变了自古以来“万民之一有过被刑者终(音zhong)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由至”的传统制度,这是爱惜和保护社会劳动力的一项重大改进。

文帝晚年由于方士新垣平装神弄鬼欺骗被查觉,恢复了连坐族诛的酷刑,但除谋反大逆罪以外,其他罪犯还是没有实行连坐法了。加以文帝君臣强调教化,量刑宽完全对立的两种政治思想。

西汉文景之治是什么(西汉文景之治)(3)

再次是文帝鼓励和重视广开言路,同秦朝堵塞言路的作风相反,汉文帝比较能鼓励臣民发表意见,大小群臣提出建议他都能认真听取。讲得对的就嘉奖,错误的不采纳就算了,也不追究责任。

有次一个芝麻大的小官冯唐当面指责他不能选任良将,他当时虽然生气地离开了,事后却又把冯唐找来仔细询问并立即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处置。汉代学者认为,这正是汉文帝突出的优点。

汉景帝刘启大体上继承这一套政策,也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他下诏允许农民自由迁徙到地广人稀地区去从事垦殖。正式确定田租税率为1/30,比过去减少一半。又规定男子20岁开始服徭役,比过去推迟几年。这些都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文景二帝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代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繁荣。尽管政府不断减轻租赋,国家仍然积聚了大量财富。到武帝即位之初,京城的府库装得满满的,钱库里串钱的绳子年久朽坏,铜钱散落遍地无法清点。太仓的粮食旧的未用完,新的又储进,装不下只好堆在仓外以至朽坏。民间普遍养马,田野布满马群,民众聚会都骑乘健壮的牝马,有谁使用牝马的甚至不得与会。这同汉王朝初建时那种窘困现象是完全不同了。

04 文景之治呈现西汉盛世实质,国家强大地主富裕人民贫穷。

文景之治呈现了西汉盛世的景象,国家逐渐强大起来了,那么这也只是地主的天堂,最大利益获得者是地主阶级富裕起来了,但是,农民仍然生活在困苦中,哪些生活在底层的广大人民却是反而越来越贫穷。文景奖励农耕多年,但到景帝末年仍不得不承认农业经常歉收,人民因没有吃的而死亡,许多农民生活困难而流离失所,使他很感到困惑不解。

西汉文景之治是什么(西汉文景之治)(4)

其实,这是由于汉代轻田租的政策,对于拥有大量田土的地主最为有利,实际上鼓励了他们兼并土地的活动。就连王莽也指出:政府只收1/30的田税,地主却收5/10的地租,富的更富,穷的更穷。所以汉代学者认为:豪强地主占有广大田地,政府收取他们1/100的田税,他们却剥夺农民2/3的地租,政府少收税的恩惠都被豪强地主独占。

文帝减轻田税,受益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当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就是在兼并小农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而脆弱的小农必然破产分化也是无可避免的客观经济法则。文帝时晁错曾为小农算过篇细帐,指出他们终年劳累而总是入不敷出,为应付灾荒年成或官府临时苛派就不得不陷入高利贷罗网,以至于“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从而破产流亡。

所以,上述通过对封建社会盛世的标本--文景时期繁荣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产恢复发展的成果,总是首先落入统治阶级及其政府手中;而劳动人民所能得到的好处,则是微乎其微的。

05 总结“文景之治”,评价西汉盛世。

汉初从汉高帝刘邦至汉文帝恒、汉景帝刘启再至汉武帝刘彻的七十年间,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徭役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统治。

西汉文景之治是什么(西汉文景之治)(5)

文、景二帝仁慈恭俭,继续大力推行这一政策,笃信黄老治术,以清静不扰民为修生养息的政策,因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呈现出海内富庶与国力强盛的盛世景象。这也为后来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景之治是在汉朝统一王权的统治前提下,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之一。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