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室舍友暗害的大学生(校园成毒窝令人震惊)

被同室舍友暗害的大学生(校园成毒窝令人震惊)(1)

26日,网传“北京迷笛音乐学校男生宿舍300多名学生被警方突袭尿检,带走两车了”的消息引发关注。对此,海淀警方通报称,近日在某音乐学院查获16名涉毒人员,尿检呈大麻类阳性,16人因吸毒被依法行政拘留。(11月27日《新京报》)

在人们的印象中,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一片清净之地。即使毒品在社会上日渐泛滥,校园与毒品之间仍然不该有交集。

但让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警方竟然在迷笛音乐学校里查获16名涉毒人员;人数之多,实在令人目瞪口呆。

诚然,吸食毒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如此众多的学生涉及毒品,平时又岂能没有一点征兆?若是学校平时管理严格,学生又怎么会在学校里聚众吸毒、最终被警方抓个现行?

其实,有学生吸食毒品,在迷笛音乐学校并非什么秘密,不少学生对此心知肚明。

比如,编曲专业的大一新生李鑫(化名)则表示,他宿舍一位同学力力(化名)在当晚突袭检查前就已经被带走。李鑫说,“他以前不吸,来学校以后跟人学会的,好像是从三楼的同学那里学的,但是不知道他们去哪里吸。”李鑫称,力力3天左右吸食一次大麻,每次都是临近宿舍锁门时回来,说自己又吸了,李鑫和室友曾劝阻未果。

从李鑫的介绍不难看出,在迷笛音乐学校,吸食毒品的学生并非个别,而是为数不少。然而,对于吸食大麻的学生,学校宿管杨老师称并不了解情况,也未发现同学在宿舍内吸食或藏有大麻。学校管理之疏漏,由此可见一斑。而事后该校校长的态度,更表明学校的管理松懈到何种程度。

26日,迷笛音乐学校校长张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不会对犯错学生严格处罚,而会批评教育。对此,张帆解释说,“18岁到20岁的孩子抽大麻其实是出于好奇,都应该从批评教育的角度出发,宽容并原谅他们,采取拘留的方式很不妥,如果没有爱和同情,仅用强制手段只能舍本逐末。”

谁都知道,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可这一违法行为,在张帆看来不过是学生的好奇之举。另外,违法就要受到处罚,拘留吸毒者,恰是警方按照《治安处罚法》的规定作出的恰当之举,可这一举动,竟然招致了张帆的批评,“采取拘留的方式很不妥”。再说了,吸毒的年轻人只有诚恳认错坚决悔改,才有资格得到他人的宽容与原谅;可张帆呢,在这些年轻人未作出任何悔改之前,就急不可耐地声称“宽容并原谅他们”。从张帆的一番话不难看出,他简直就像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犯错之后,不是检讨自己的失职,而是抱怨他人的严厉。校长的这种态度,无异于对吸毒学生的纵容。

据新华网报道,在2014年5月,警方就曾经根据举报在迷笛音乐学校宿舍及周围抓获涉毒人员。按理说,有此前车之鉴,学校就应当严加管理,彻底将毒品拒之于校门之外。但遗憾的是,校方对吸毒行为的过度宽容,终于使得校园成了“毒窝”,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毒害。

吸毒不仅违法,更会引起吸毒者的心理痴迷造成生理成瘾,“一旦沾上,这辈子就完蛋了”。对于毒品,学校应当严格防范;对于吸毒者,学校更应当严加惩戒。“严是爱,松是害”,对毒品“零容忍”,才是一所学校应有的态度。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