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历史小故事(成语故事之舍本求末)

[成语释义]比喻丢掉了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细小的、枝节的东西;也比喻想问题、做事情,抓不住本质和主流。舍:放弃;本:根本;求:追求;末:枝节。

[典故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是战国时期一个比较开明、贤达的妇女。她协助赵惠文王把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因而在诸侯王里很有些威望。

有一次,齐襄王特意派使臣带着国书,去问候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连看也没看,就向齐国使臣说:“ 贵国今年的年成好不好,没有什么灾害吧?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大的病痛、灾难吧?齐王也好吗?”

齐国使臣听了,很不满意,就说 :“王后啊, 我是奉齐王的命令,专程来向您问候的,按照礼仪,王后您也该先向齐王问好,现在您却先问年成的丰歉、百姓的生活,最后才提到我们齐王,这不就是抬高低贱而压低尊贵了吗?”

成语历史小故事(成语故事之舍本求末)(1)

赵威后听后,就耐心地开导他说 :“你的见解不对呀, 想想看,要是没有好的年成,百姓哪能生活得下去,又哪儿还有百姓?要是没有百姓,又哪儿还有君主?

赵威后又以强调的语气继续说 :“故有问, 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按照过去的惯例行事,恰恰是脱开了根本而去问枝节的事情哩!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就把赵威后那句话演变为 “舍本求末”或“舍本逐末”这个成语。

启示: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是不合理的。就比如我们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求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