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

民主党派九三学社为什么以日期九三命名?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1)

九三学社是我国8个民主党派之一,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参政党,为何叫做“学社”?而且在“学社”前面还冠上了“九三”二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其中3个称“×××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两个称“×××盟”——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两个称“×××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一个称“×××社”,即九三学社。“会”、“盟”、“党”、“社”都是“团体”的意思,不过前7个党派,一看全名就能想到是政治团体,而要顾名思义把“九三学社”理解成一个政治团体而且是一个政党就不那么容易。

今年9月3日,是九三学社建社73周年纪念日。

这是2017年九三学社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首个建社纪念日。

九三学社的前身是“民主科学座谈会”。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在中国战场上疯狂进攻。1944年下半年,许德珩、褚辅成、张西曼等一批文化、教育和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从各地先后来到重庆。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民主与抗战问题。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结束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以促进民主和团结抗战,这些同志便发起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座谈会”在重庆高校和知识界有了一定的影响。之所以将当时的组织称为“民主科学座谈会”,是因为“座谈会”的主要发起人或是“五四运动”中的著名人物,或是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他们深受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五四运动”的影响,具有很深的“五四”情结。例如“民主科学座谈会”主要发起人、九三学社中央第一任主席许德珩,就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而且是“五四”宣言的起草者,也是当天被北洋政府逮捕的32名学生之一。几十年后,许德珩为自己回忆录起名《为了民主与科学》,同时每年5月4日他都会撰写纪念文章,晚年在病床上写的最后一幅字也是“五四万岁”。

9月3日,对九三学社而言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民主科学座谈会”的同志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镌刻在了自己组织的名字里。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按照国际惯例,签字的次日,即9月3日,是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的日子。9月3日,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是日,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了扩大会议。会上,大家争先发言,抒写内心的喜悦和感慨。为了纪念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为了战后大家能够保持联系,与会同志一致同意以9月3日为组织命名,遂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座谈会”。正是这次扩大座谈会上的改名,为随后“九三学社”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九三’之命名,既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纪念,同时也寄托了九三学社的先贤们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期冀和企盼,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和渴望,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将“九三座谈会”中“座谈会”3个字改成“学社”,则是在1946年1月6日召开的“九三座谈会”上议定的。国共谈判的《双十协定》签订后,1月10日就要召开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家大计。“为了声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完成他们所负的历史责任”,“九三座谈会”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四天,即1月6日,举行扩大座谈会,决定推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等筹组九三学社。会上对组织的名称有过讨论,出席会议的多数人认为,当时知识分子大都不愿参与政治,最好取一个既体现学术性又带点不太明显的政治性的名字为好。为了保护组织、加强团结,与会同志决定采用“九三学社”这个名字。“九三”是9月3日,是抗战胜利的日子,带有政治性;“学社”则有明显的学术性,有利于吸引和团结广大知识分子。至此,“九三学社”这个名称首次见诸于世,九三学社的政治联盟性质及以学术界人士为主要成分的组织特点已突显出来。

经过4个月的积极筹备,1946年5月4日,在重庆青年会大厦召开了九三学社成立大会,有50余人出席。会议推举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为主席团成员。会议通过了《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等。自此,一个自称为学术性的政治团体——九三学社,踏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九三学社成立大会虽然是在1946年5月4日召开,但建社之日仍定为1945年9月3日。因为这一天“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了扩大座谈会,会上决定以“9月3日”为组织命名。从这一天起,“九三”二字便镌刻进了九三学社这个党派的名字。

回顾九三学社命名,可以看出九三学社的成立经历了三个阶段:民主科学座谈会阶段、九三座谈会阶段和九三学社阶段。从九三学社命名我们感受到了九三学社前辈们很深的五四运动情结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截止2018年6月30日,九三学社社员总数为175908人,比上年同期净增8690人,增幅为5%,是4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42倍。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成员最多的民主党派为民盟29.5万人,其次为民建18.4万人,九三学社排名第三。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2)

目前,除西藏外,九三学社在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委员会,有市级地方组织(含筹备)327个,基层组织6808个。基层组织中,基层委员会791个、支社5849个、小组168个,比上年增加251个,增幅为3%,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倍以上。

社员是九三学社组织的基础细胞。

在175908名九三学社社员中,共有女社员71980名,占比近41%。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3)

九三学社社员平均年龄54.66岁。其中,40岁以下社员占比22%,41至60岁社员占比50%,60岁以上社员占比28%,年龄结构呈橄榄型。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4)

根据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九三学社社员62%的人为大学本科学历,26%的人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12%的人学历为大专以下。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5)

55%的九三学社成员具有高级职称,35%具有中级职称,也即90%以上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是名副其实的高知群体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6)

九三学社主体界别为“科学技术”、“高等院校”和“医药卫生”三方面。目前,这三方面共占比77%,主体界别突出,党派特色明显。包括财经、法律、政府机关等行业在内的非主体界别共占比23%,是主体界别的有益补充。

九三学社向来被媒体誉为“院士大户”。自1955年学部委员制度实行以来,九三学社先后拥有18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成员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5位社员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选、黄昆、师昌绪、谢家麟、程开甲5位社员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九三学社现有院士6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5名。中央主席武维华,副主席丛斌、卢柯、潘建伟、刘忠范均为院士。

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中履行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党派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党派成员的重要职责。

截止目前,共有1812名九三学社社员在全国、省、市、县担任各级人大代表,8631名担任各级政协委员,拥有国家领导人两名。

回望73年来走过的道路,九三学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的代代聚力与传承,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推进的有力印证。

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新时代,从响应“五一口号”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用的发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政治态度不变,九三人与全体中国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追求不变。

未来,我们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努力履职,不辱使命。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2团日活动(九三学社名字的缘起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关)(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