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

一说起茅台镇,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出名的茅台酒。

作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茅台酒可谓是举世瞩目,享誉海内外。

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1)

“好酒源自好镇”。茅台酒的出名,也绝非空穴来风。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携手,翻开茅台镇的历史,去看看传说中的茅台镇和神奇的酿酒起源。

在历史上,沿革古代濮獠部落曾世居于茅台古地,此地马桑树漫山遍野。故得名“马桑湾”。后来,又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泉水后来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的泉水,濮獠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来往行人饮用,深得人心,时间长了,人们便称此地为“四方井”,代替了“马桑湾”。此后,沿河地带人类活动频繁,逐步开发,历代濮獠人在街后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茅台从此有了名称。有地有名,人气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

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2)

西汉成帝年间,生产力进步,粮食生产有了剩余,为酿酒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元朝以后,在县以下分设寨、村、坪、部、才正式定名为“茅台村”。明朝,茅台街上修了万寿宫,在宫外建有一座极为罕见的半边桥,当地居民,过往客商过半边桥去宫里进香拜佛,因此人们又叫茅台街上为“半边桥”。

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3)

明代以后,茅台日益富裕繁荣,又在赤水河两岸修建了九座大庙,并在其中的观音寺,禹王宫内珍藏了三面东汉铜鼓(已经出土一面),故而又叫三鼓寺,茅台村因此又名“云鼓镇”。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是黔北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

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4)

但始终因人们习惯称茅台,已经难以改变,因而再度改为“茅台镇”。

茅台镇,除了自身本身的历史文化之外,其余的就是酒文化了。

茅台镇酿酒,远在古时候就有文献记载。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135年,鄱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品尝到茅台生产的“枸酱”美酒,然后带其回到中原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赞曰:“甘美之”。

唐宋时期,茅台出现了以粮食酒曲和酿造谷物酒的工艺,开始酿造蒸馏酒。

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5)

到元、明之际,茅台镇已经出现了“回沙”工艺。开始有正规的酿酒坊。

直至清代,回沙酱酒已经定型。据《遵义府志》记载,嘉庆、道光年间,“茅台烧坊不下二十余家,每年酿酒所费山粮不下两万石。

茅台镇茅台酒的简介(寻觅茅台酒的根源)(6)

从此以后,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便相继开张运营。这也标志着茅台已经开始正式对外进行输送,开始了茅台近代新的篇章。

至于说尔后“华茂、王茅和赖茅”这三茅的种种遭遇以及之后茅台酒厂的形成,请关注——走进茅台镇,寻觅茅台酒的根源(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