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列宁主义)

对于列宁主义的问题,列宁的继承者已有过论述。季诺维也夫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和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直接开始的世界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定义说明,列宁主义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特点就是“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和“一国直接革命”。对此,斯大林进行了反驳,斯大林认为季诺维也夫如此定义列宁主义,是把列宁主义“从国际无产阶级的学说变成俄国特殊情况的产物”,把列宁主义说成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带有明显的民族局限性,这与列宁主义的国际主义主张不相符。而且如果这样定义列宁主义,就会把列宁主义的范围缩窄,仿佛列宁主义仅仅是为俄国而制定,只对俄国有意义,只是对俄国革命运动经验的概括。季诺维也夫没有说出列宁主义的本质,而只是指出列宁主义的某些特点而已。

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列宁主义)(1)

七大说:“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沿用了季诺维耶夫定义列宁主义的方法。后来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理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由此可见,他们始终认为毛泽东思想不是一种普遍性的理论,而只是中国革命实践独创性经验的理论概括,是适合于中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以其说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如说是在中国的应用,因为它应用的地方远多于发展的地方。毛泽东也说:“不能提毛泽东主义。我是马克思列宁的学生,怎么可以和他们并列?马克思有马克思主义,列宁有列宁主义,我不能提‘毛泽东主义’,我没有‘主义’。我的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你们一定要提,还是你提的‘毛泽东思想’好。”

与毛泽东思想不同,列宁主义完全不等于列宁思想。说列宁主义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错误的。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的基础中,区分了“列宁主义”和“列宁的世界观”,说“列宁的世界观和列宁主义的基础按范围来说并不是一回事。”列宁的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而列宁主义的基础则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是列宁新添加进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这些新观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策略观点。

基于此,斯大林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斯大林认为这个定义第一是指出了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为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表明列宁主义的国际性质,避免了“俄国的”狭隘性;第三指出列宁主义同马克思学说的有机联系,说明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然而,斯大林的这个定义依然不切确,因为他把列宁主义说成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这是在强调列宁主义最突出的地方,实际上是着重讲列宁主义基础而不是全面讲列宁主义。所谓言贵达义,对列宁主义的定义关键并不在于定义详细与否,而是要指出其本质。我认为应当采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方法,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那么很自然,列宁主义就是列宁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了——这就是列宁主义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说明列宁主义的特点。首先,列宁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它的立场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它的内容是理论和策略;其次,列宁主义产生于帝国主义时代,它是对帝国主义时代种种矛盾的研究以及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列宁主义不仅“俄国的”还是国际的;第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与策略,列宁主义不是蒲鲁东主义的发展,也不是布朗基主义的发展,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四,列宁主义的物质根源是俄国的革命实践,正如马克思主义以英法德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样,列宁主义以俄国为研究对象,因此列宁主义具有鲜明的俄国特色。列宁主义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部分观点,而且发展出了马克思主义所没有的许多观点。这就是列宁主义的四个主要特点。

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列宁主义)(2)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无论是考茨基、普列汉若夫、罗森堡等人还是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都没有达到列宁主义的高度。列宁主义是在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成长和巩固起来的。第二国际的领袖考茨基曾说:“巴维尔 阿克雪里罗得、维拉 查苏利奇、亚历山大 波特列索夫、尤利 马尔托夫,以及后来的格奥尔基 普列汉诺夫都反对他(列宁)。甚至罗莎 卢森堡虽在其他事情方面是比较倾向于袒护列宁的,但对于他要在党内搞独裁的企图,也就表示疑惧了”。考茨基无非是想说明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少数派,列宁广泛的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论战,导致列宁主义处于孤立的地位,因此列宁主义在许多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仅仅是一种“相当狂热的马克思主义”,是把布朗基主义或巴枯宁主义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这是反对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主义的普遍看法。

这种庸俗的见解本质上就是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企图用人数来压倒真理。要说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少数派因而可以贬低它的话,那同样,马克思主义也是社会主义中的少数派,但马克思主义并不因此而被贬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遭受法国小资产阶级蒲鲁东主义反对,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嘲讽,德国机会主义者拉萨尔的歪曲,就连巴黎公社的领袖都是各色的蒲鲁东主义者和布朗基主义者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者眼中也是一种“相当狂热的社会主义”。考茨基重复庸俗社会主义者的观点,用他们最初看马克思主义的有色眼镜来看列宁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从来就不是受到广泛的吹捧和拥护。而是在旧欧洲的一切势力,在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激进派和德国警察的围剿中传播开来的。同样,列宁主义也从来就不是被斯大林供奉在苏联党章里的国教,它在诞生和发展的时候,遭到各色“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围攻。

真理只有一个,学说却可以有无数,谁要想坚持那个唯一的真理,谁就必须与众多谬误为敌。正像《共产党宣言》不留情面的广泛批判其他社会主义学说一样,列宁主义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其他马克思主义派别。

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和拉萨尔主义;在哲学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40年代的青年黑格尔学派,70年代的新康德主义和杜林,80年代的唯心主义者施达克;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西尼尔、巴师夏在内的大多数庸俗经济学家。

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这两个特点也被列宁主义所继承。列宁主义也像马克思主义一样,广泛的“树敌”。在俄国国内,列宁批判了民粹派、经济派、解放派、新火星派以及后来的孟什维克、“左派”和托派;在国际上,列宁向“正统马克思主义”开火,抨击机会主义者考茨基,在民族自决问题上批评卢森堡除了与资产阶级思想家都在外,还与社会主义思想家斗争。列宁主义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俄国,它不像毛泽东思想一样,只是在中国范围内对国民党统治的批判。列宁主义是一个既具有国际性又拥有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