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导入的评课(微型课关雎之评课)

听完同事的微型课《关雎》,我有一些体会:

此课的优点:​1、诗歌教学以“读”来贯穿始末,注重朗读教学2、评价到位3、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缺点:①评价语言可再改进②如果有老师的范读更好③PPT与所讲有不同步的地方。当然,瑕不掩瑜,这节公开的微型课还是很成功的。

关于课堂导入的评课(微型课关雎之评课)(1)

个人认为,“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一定要重视并落到实处。因为,老师分析的再好也是从细处去品,与其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倒不如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去体会,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感受自在心中流淌。我认为古诗和文言文教学,都可以遵循四步朗读法:

一读,正音节奏(把握基调)

二读,读懂内容(知人论世)

三读,读出情感(体会画面)四读,读出妙处(修辞赏析)

当然,现在评课的大趋势,务必要重视评价体系,评价模式要多样如自评、他评、师评,评价语言也要努力创新,不能总是用“不错”“很好”等模糊性评价。

关于课堂导入的评课(微型课关雎之评课)(2)

另外,我自己也有一些困惑:

1、古诗歌或文言文要不要逐字翻译?

实际教学中要做到实在太浪费课时了,不讲很多人又没法理解。

2、诗歌的学习如何上升到审美的角度?

我一般从意象意境出发构建画面美让学生领悟,可无奈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照顾不到每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