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乍欢久处终是厌(青未了只有香如故)

文/王璐

初见乍欢久处终是厌(青未了只有香如故)(1)

2016年春天,与几位要好的女同学约了一起去凤凰山看牡丹。那年五一节,单位的文艺晚会上,我演唱的曲目黄梅戏《十八相送》,梁祝二人也在深情对唱:“过了一山又一山,前行到了凤凰山。凤凰山上花开遍,可惜中间缺牡丹。”车中,我们一边高谈阔论凤凰山上的国色天香,一边笑语喧哗地回忆,读书时如何的不用功,只管挥霍青春、痴缠黄梅戏。言语间,仿佛自己远逝的芳华,就如凤凰山上一朵绚烂的牡丹花。

山水、花草,近几年一直是如此令我欢喜流连,徜徉其间,同时也无限感怀又微微落寞着。凤凰山是与洛阳、菏泽齐名天下的三大牡丹园之一,牡丹凭借雍容华贵、倾国倾城的姿色傲视群芳,这里的相思树、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等景点也是闻名遐迩。

此去经年,又往梧桐花谷赏了两次梅花。牡丹是花王,有人说,它一开,“六宫粉黛无颜色”,让人无法直视。但梅花自带的傲骨与气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却是别样风流雅致了。

中国的文人墨客,也似乎更加钟爱梅花,梧桐花谷那么多悬挂的古诗词牌子,便是明证。最著名的当属“梅妻鹤子”的林逋,其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经典中的经典,景色与意境均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又回味深长。言志如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小女儿娇羞之情态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词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略识丹青的人都知道,国画里的梅花都是五瓣的。一簇簇五片小小的梅红,配以寥寥数笔枯瘦的遒劲枝丫,青青竹叶,再加上一对喜鹊,便是一幅喜庆、吉祥的《喜鹊登梅图》了。是的,传统的中国梅花,就是五枚花瓣,所以有“梅开五福”之说。

2020年早春二月,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翘首期盼“春暖花开”的到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县供电公司门前,我发现了一片小梅林,几株梅树下,有铜像,有石凳,有鹅卵石铺就的小径。阳光下,满树盛开的红梅花,宛若一片云霞,降临在人间,蓦然间,点亮了灰暗死寂的心空!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

今夜新月初上,再读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便想起那日,一朵朵餐风饮露的梅花,幽然悠然地端坐于梧桐花谷的山坡上:她们走进了阳春三月的人间,而我,走进了她们花香四溢的世界。

漫步梅林,顿觉心情舒畅、风含情花含笑,一扫后疫情时期心情多日的阴霾,阵阵似有若无的花香,沁人心脾,洗涤肺腑。花枝如伞伸向空中,枝枝树干上,布满繁密的花朵,层层叠叠的花瓣里,吐出一根根黄色的花蕊。花朵的颜色,介于玫红和中国红之间吧,略深。这是红梅,还有李清照笔下那多情少女门前袅娜芬芳的青梅。遒劲的枝丫,烘托着梅花独有的风骨,清高、孤冷、艳绝,不媚俗,亦不轻狂,春日里丽影婆娑,兀自摇曳,却不与世俗为伍。是清风里的一缕柔情,丽日下的一抹温馨。

举着相机,我忙得不亦乐乎,蓝天白云的明亮底色,映衬着洁白的青梅、艳丽的红梅,色彩明快、简洁而纯粹,干净利落。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微风过处,阵阵落英起舞,盘旋宛转、随风飘逝。回首身后,果然已是满地花瓣,红的、白的杂沓在一起,看得人不免有点忧伤戚戚起来。

行走在铺满诗情画意的梅花树下,一再流连,不忍归去。这时,看见几位身穿旗袍、手举稠伞的模特,在树丛花影下拍照,人面梅花相映红,留住倩影笑春风。为这丛梅林又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之后的感叹。沈从文也说,“美,总不免有时叫人伤心。”当人从美景中回到现实,蓦然回首间,总有丝丝缕缕的伤感和失落萦绕在心头,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无助吧!

作者简介:王璐,安徽南陵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以创作散文、诗歌为主,作品见《金融文坛》杂志,《金融作协》《山东金融文学》公众号及《齐鲁晚报•壹点号》等。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