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

《光荣时代》今晚大结局。

人民警察郑朝阳(张译 饰)胜利完成任务,潜伏特务郑朝山(黄志忠 饰)黯然谢幕,新生的共和国活力四射,古老的北京城历久弥新。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1)

这部剧由马珂任总制片人,刘海波执导,促成了北京和江苏两大卫视的携手同行。一集一集看过来,不只体会到了反特和刑侦两种类型的水乳交融,也有种种历史信息和时代感喟不绝如缕撞入心怀。

见历史

这是1949年的北平。平津战役已然结束,大军尚未进城,解放军抽调一百单八将组成警界精英,随军管会接管城市。

国军残部尚未肃清,各种特务多如牛毛。两三千人的保警总队人心不稳,小股特战部队伺机突袭。郑朝阳和他的同事们随时面临军事威胁。

飞贼依然猖獗,妓女尚未改造,邪教头目仍在蛊惑人心,小白们不知不觉入坑。今天一个兰格格被绑架的陈年旧案,明天一个电车厂一把火的现行事件。北平市警察局的日子没有一天安过。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2)

脸上挂相的奸商们囤积粮食,满身流氓无产者习气的市民不客气地哄抢,大奸若忠的商会会长两头买好,大发横财。这是一座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战后城市。

这些大大小小的历史信息,通过镜头从容不迫,一一讲来。我们就跟着郑朝阳、郝平川(张隽溢 饰)和白玲(潘之琳 饰)他们,毫无违和感地穿越回70年前的北平城。困坐愁城,想想就替他们为难。

有了地道的舞台,就可以开锣了。新中国第一代警察们抓特务,擒小贼,打奸商,除残匪,保卫首长安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上演了一场场斗智斗勇的好戏。

因为历史一直在场,传奇也就格外满宫满调,字正腔圆。

见考据

有了历史的大处泼墨,还需要细节的工笔描摹。

最能体现这部剧历史质感的,当数剧中人警服的嬗变。郑朝阳他们一开始虽然已转岗警察,但穿的就是如假包换的解放军军装。

战斗英雄进入了警察队伍,归国专家进入了警察队伍,地下党员进入了警察队伍,他们身着统一的“军装”。留用的旧警察没有资格穿这身衣服,依然是“黑狗子”的装束。

这不只是从包装上显示身份差别,两拨人的内心也不是一事。孔武有力的郝平川死活看不上阴阳怪气的多爷(高亮 饰)。而多爷也常常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他们看向对方的目光里崩着火星子,不屑一顾的鼻子里冒着凉气。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3)

人民警察在短时间内多次换装

两队人马有些齐心合力的意思,要等到“北平市警察局”改名“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并统一着装。这身警服依然是军装略加调改而成的。留用的旧警察发挥的作用增大,但还是不能接触核心机密。

等他们再度换装的时候,我颇有大跌眼镜的感觉。美式的大檐帽,怎么看都是解放战争中的国军军官穿过的。但警服分明又是土黄色,依然如假包换的解放军基本色。

再换招牌已临近开国,北平市改名北京市,公安局的牌子也跟着变。再换装又洋变土,大檐帽变回大棉帽,警服的颜色也跟傅作义晋绥军的深蓝色相近。

我不厌其烦地描述这历次挂牌和换装的细节,就是想说,这部剧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给人一种还原历史、精工细作的满足感。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4)

公安局挂牌

老北京逝去的风貌要靠CG特效来勾画,也要靠实打实的考据和再造来凸显。马珂拍过大制作电影,刘海波执导过古装大剧,编剧魏人和张卫华熟知警界沿革,这一番美术服化方面的部署,我领情。

除了时代皮相上的筹谋,还有京味文化的输出。

一回到多爷住的那个大杂院,老北京的气息扑面而来。唱快板的小子,快板一打,嘴上真见功夫。他唱戏的媳妇被“老母”整得五迷三道,一张嘴也是行云流水的唱腔。东一口、西一口的无赖市民,一哼一哈的表情就是底层的调调。多爷那份在旗的贵气和没落后的穷气,也是合辙押韵的。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5)

有了这个院子,你就可以相信这是北京地面上发生的故事。而且还不止是这些次要人物撇京腔。郑朝阳有时学山西话,化装侦察,但他日常说的是北平话,人家给他口好吃的,他就说“我得着了”。郑朝山总是不长眼地出现在案发现场,他给自己辩解时,说了“不走北海北门,走了荷花市场”的道理。

人是北京的人,地方是北京的地方,味道是北京的味道,我得着了。

见信仰

郑朝阳一颗红心,就是在被污为“党通局特务”的时候,他也没有动摇过信念。

面对郑朝山的日渐现形,他失去过方寸,但在被罗局长怒吼过“你还是不是共产党员,是不是光荣的人民警察”,吃过白玲安排在大海边的螃蟹宴后,也就再次回归正常的智商和情商了。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6)

其实,他内心的天人交战殊为惨痛。谍战剧的虐心处往往在于,地下党要当着敌人杀同志,很痛。反特剧的虐心处在于,人民警察当着同志抓兄弟,也痛。

当亲情遭遇信仰,最终还是信仰做主。兄弟俩在不打紧的时候互相救下对方的性命,但终归还是各为其主,拔枪相向。

郑朝山这个人物更有哲学意味和悲情色彩。他说出了全剧最有深度的话:信仰是人精神的脊梁,大多数人只能按信仰的要求去做,很少能反过来审视信仰本身的问题。水里的鱼跳出水面才能看到水的样子,一旦跳出来只能回归水里,或到岸上干死。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7)

这话道出了人类和信仰的关系,也道出了“选择了就不能再选择”的无奈。他并非不知民心向背,也并非不知潮流所指,但泥足深陷,覆水难收,只能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个没干成什么正事,从头到尾都在灭杀自己人的大特务,其实是个金句王,他的戏剧搭档杨义一死,白玲追问说是“殉情”?他随口就来了一句:没你说得浪漫,比你说得深厚...精确道出几十年夫妻情的成色。

郝平川不容多爷,除了胜利者的傲慢之外,也有纯而又纯的阶级立场,他就是认定:旧警察馋懒奸猾,谁来给谁当奴才。一个人的出身,固然是没有选择,但阶级立场却是可以改弦更张的,他终究还是接纳了多爷。这方面,郝平川比郑朝山更幸运。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的文章(终评光荣时代见历史)(8)

总的来说,这部剧具备了悬念重重的情节剧特色,也有暗暗铺设的地域文化色彩,还见缝插针地探讨了信仰问题,是一部能够吸引人追看的作品。

写到这儿,也要说说这部剧值得商榷的地方。节奏上可以更快一些,白玲和郑朝阳对郑朝山的怀疑,拿起放下的次数多了些。齐拉拉和郑朝阳的金刚不坏之身也令人困惑,段飞鹏和宗向方遇到这样的对手,应该绝望自杀。

文戏,武戏,笑戏,都有特点。《光荣时代》在献礼季的第三轮展映中,勾沉了历史,混搭了类型,打动了观众。

【文/李星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