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

有些前提性的知识还是要先交代一下:

自然界中有两种金属是可以天然析出的,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就是金和铜。天然存在的纯铜,见于铜矿的露头处,可以加热捶打,制成小型器物,纯铜呈肉红色,所以又称“红铜“、“紫铜”,红铜质地软,熔点高(1083.4℃),并不适合制作器皿。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是古代铸造青铜器的原料,国际上称bronze。在铜中加入锡和铅后,熔点下降,溶液流动性好,利于成型,硬度也随着锡含量的提升而提高,性能更佳。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

应该注意的是:青铜器并不是青色,刚铸造好的时候是金色,所以在古代,青铜被称为“金”或“吉金”,青绿色是长时间后的锈色。

黄铜是铜、锌合金,宋代以后才能生产。白铜是铜、镍合金,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2)

文中常用表述:B.P.表示“距今”,一般用于距今1.2万年前的时间段,如30000B.P.北京山顶洞人。

B.C.表示“公元前”,放置在年代后面,是英语语系中介词短语作定语,如221B.C.秦始皇统一六国。

A.D.表示“公元”,放在年代前面,是拉丁语系,如A.D.618,唐代建立。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3)

2、青铜刀

约3000B.C. 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

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双范铸造,长12.5厘米。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4)

这件青铜刀出于于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房址F20中,同时出土有数块炼铜残渣。刀是短柄长刃,短柄上有镶嵌木把的痕迹,长12.5厘米,含锡量6%,所以是青铜刀。

c14测定校正后为3000B.C.,即距今5000年。这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标志着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始。

此刀为双范铸造,由两块范闭合浇筑而成,一块范上刻出刀型,另一块为平板范。但也有认为是单范铸造的。通过对炼铜残渣的分析,认为是选用矿石不当,不能铸成器物而丢弃,表明此时冶炼铜的技术还很原始,青铜刀也可能是偶然得到的产物。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5)

3、陶寺铜铃

约2085B.C. 出土于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M3296号墓

现藏:临汾市博物馆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6)

陶寺铜铃长对角线6.3厘米,顶部中间有一圆孔,是铸造好后加工钻出的,无铃舌。含量测定:铜97.86%,铅1.54%,锌0.16%,是纯度较高的红铜制品。

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金属乐器,也是最早的复合范铸造的铜器。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7)

铜铃出土于陶寺晚期的小墓,墓主人为50岁以上男性,身无长物,仅有铜铃陪葬,在其左侧股骨与耻骨联合之间,铜器外有一层很清晰的布纹。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8)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9)

之所以被认定为铜铃,是因为陶寺遗址还出土了6件陶铃,造型特征一致。

陶寺另出土规则的铜齿轮,有29个齿,简直像现代工业品,质地为砷铜。(陕西石峁[mǎo]遗址也出土了极相似的铜齿轮)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0)

还出土了铜环、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1)

铜口沿残片、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2)

铜蛙、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3)

两圈方孔的铜瑗[yuàn](未公布)。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4)

青铜器收藏种类及档次(马家窑青铜刀陶寺铜铃)(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