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雍正大帝的那些嫔妃们(换个角度看雍正大帝)

雍正七年,一封署名为「南海无主游民夏靓、张倬」策反信,由自告奋勇的张熙,持以投诸川陕总督岳锺琪。为什麽找岳锺琪反清呢?因为他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后裔。

此信内容大致有四个部份:一、强调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二、清朝天运衰歇;三、指责雍正是用阴谋诡计夺嫡;四、谴责雍正帝是失德的暴君。同时列出雍正帝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利、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等十大罪状。要岳锺琪起义叛变。

可是岳锺琪却不赞同他们兴兵天下的念头,并且告发了曾张二人。雍正帝读了曾静写给岳锺琪的信和吕留良的遗著后,做出相当特别的处置。

简述雍正大帝的那些嫔妃们(换个角度看雍正大帝)(1)

雍正帝觉察到,张熙投书谋反案的资料来源不只是已经作古四十五年之久的吕留良,虽然曾张二人所写的夺嫡与所谓的十大罪状都是空穴来风,与事实不符,但却暗伏宫廷中的一些複杂细节,因此再加追查发现散布谣言的是允禩(八皇弟)、允禟(九皇弟)朋党一伙,及其府中被流放的宦官。

宽赦谋反之徒,大义以觉迷

为了让全天下的人明白真相,雍正帝先调查清楚曾张二人谤词的内容、谣言的来源,然后以事实一一驳斥。这个完整的被告供词与受谤者的自辩,完整对照,非常像现代的判决书,并未因为谤词内容不堪而删去或隐匿被告的供词内容。因此今日读来,读者仍可自己判断所谓的十大罪状之有无。这个答辩攻防全文就收录在《大义觉迷录》里。

雍正帝特别赦免曾张二人的死罪,并将《大义觉迷录》刊布各地,同时指派他们师徒二人到江南宣讲这部《大义觉迷录》的内容。雍正帝在书中同时指出,皇帝是上天指派的,上天只问这个皇帝的道德功业怎麽样,而不问这个人是不是汉人。

简述雍正大帝的那些嫔妃们(换个角度看雍正大帝)(2)

雍正帝敢于公开全案的详细内容,敢于公开的辩论,敢于向天下刊发《大义觉迷录》,让人人皆知;敢于无罪赦免曾张二人;敢于让世人自由评断。就像《拣魔辨异录》里雍正帝以自己的认识与汉月的《五宗原》内容逐一公平对比辩驳,这种坦荡的作风,给后人留下许多问号。

传位诏书上,篡改二笔?

康熙帝立唯一的嫡子胤礽为皇太子,那时雍正帝还未出世。但雍正帝在康熙帝全部三十五个儿子当中,是年长皇子,不仅由皇后在宫中亲自扶养长大,待遇不同其他皇子,而且从九岁开始他就随康熙帝巡视塞外,十九岁时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掌正红旗大营。太子再度被废之后,康熙帝直到死前才以遗诏传位,心有不服的其他皇子,便编造了一些不实的传言。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雍正将诏书的「传位十四子」加了二笔,篡改为「传位于四子」。

简述雍正大帝的那些嫔妃们(换个角度看雍正大帝)(3)

事实上康熙帝的十四皇子胤祯(雍正帝即位后改名允禵,他是唯一一个把名字全改的皇子),与四皇子胤禛,不仅名字极相近(一个是示部贞,一个是示部真),更是同母所出(仁寿皇太后),只是雍正帝是由皇后扶养长大,十四皇子胤祯则由生母扶养长大。雍正帝很早就因功而封亲王,但十四皇子胤祯则直到雍正帝登基之后,才在元年五月由雍正帝封为恂郡王。胤祯性格不稳,与胤禩、胤禟朋党同伙,在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又改立之后,因为允禩谋夺太子位,康熙帝欲治胤禩之罪,胤祯与胤禟袒护强辩,触怒康熙帝,差点被当场砍杀。后来被康熙帝送到年羹尧的西北大营,用以疏远三人。康熙帝没有任何理由将帝位传给暴躁气盛且无行政经验的十四皇子胤祯。

满文汉文同书,无法改诏

清朝的正式文件都是满文汉文同书,现存康熙传位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而成,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书写,汉、满、蒙文写的是相同内容。遗诏全长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汉文部份共约一千七百馀字,第一部份主要讲述的是康熙在位六十年的功绩,这部份的内容早在康熙五十六年就已写好。

遗诏的第二部份是整个诏书的核心,宣告了帝位的继承人。汉字内容为:「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满文内容完全相符。

简述雍正大帝的那些嫔妃们(换个角度看雍正大帝)(4)

遗诏内不论汉文或满文都没有「传位于四子」的字眼。

根据清朝的用语规范,清代档案中凡书写皇子时,均写为「皇」某子,目前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一千多万件档案中尚未发现例外。因此绝不会有「传位十四子」这样的字眼。

再者,「于」是「於」的简写字,使用繁体字的清代「於」、「于」二字是不能互用的,像诏书如此正式的文件中应该用繁体的「於」字。因此诏书根本没有将「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的余地。

弑兄屠弟之说,无中生有

废太子允礽是康熙帝所圈禁,雍正不仅没有迫害他,即位后还收养了他的女儿到宫中。雍正二年废太子允礽薨,还再追封为理亲王,谥曰密。

雍正帝即位后,曾因争太子位而被康熙帝圈禁的允禩与允禟一直暗中结党,并不服从皇权,经常公然抗命。二人后因谋逆而降罪削爵,成为庶民的允禩不能再使用「允」字排辈,易名为「阿其那」(akina,满语,「夹在冰层里冻死的鱼」),其子弘旺也不能使用「弘」字排辈,改名菩萨保(希望菩萨保佑)。至于允禟则易名为「塞思黑」(seshe,满语,「讨厌的」。类似于「撒旦」,原本是「反叛背弃者」的意思,用来称呼从天堂叛出的堕天使「路西法」。后来「撒旦」变成名词,成为恶魔的名字。这些堕天使就是《圣经》启示录里提到的随著大红龙从天上坠落的星辰),拘于保定。

后来皇十四弟允禵也因罪而被命奉祀景陵(主要是因为在军中贪婪淫纵,在皇兄面前又放肆傲慢,犯礼犯份),但雍正帝同时以其子白敦为镇国公。最后塞思黑与阿其那相继病逝,允禵则在乾隆朝时由乾隆依雍正帝的遗命,给予亲王位并参与政事。

因此按照史载雍正帝对三十多位兄弟,既无杀兄也未屠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