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


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1)

看《庆余年》这本小说,是在好多年以前,前到已经记不住太多的情节,只记得一个很厉害的老妈,一个机器人,一个阴险的皇帝,然后就是诸多的人名梗,谐音是其中之一。

猫腻的小说,很有一些个人的特点,人物一定是要有点小情怀、小淡定和文人趣味的,导致他的小说,也带着一点居高临下的味道。

不过,庆余年是偏历史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反而可以给小说增色,虽然很多情节都忘记了,但记得当时看得很入迷。

到了玄幻的《择天记》,这种文风就有些不太有趣了,所以,就始终看不下去,试了两次,都是看了三十多章后放弃。

电视剧《庆余年》一播,之前的记忆便有复苏的感觉。

人们常说,小说除了供人消遣之外,就是培养人的共情能力。因为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常常会映射出你本人的所思所想。

今天的文章讲这本小说,不提那些爱恨情仇,只提一个小小的方面,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了,就是它的人名“谐音梗”。

嗯,这么多年,还记得的,可能就是这些了。

除了范闲、范建这样抖机灵的名字,有些名字的重复,往往也代表着这个人的命运。

时间有限,只说三个:

一、李承乾


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2)

这个名字,与著名的大唐扑街太子李承乾重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真实历史上的李承乾,是千古一帝李世民的长子,八岁就被立为太子,但是,二十四岁因为试图暗杀受父亲宠爱的同母弟弟李泰失败,便与汉王李元昌、名将侯君集勾结谋反,事情败露后被判充军,二年后郁郁而终。

在诸多的历史学家、文人看来,他也有无奈愤懑之处。

在皇权社会,皇帝与未来的皇帝,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即使他们想父慈子孝,下面也有一群人在私下勾兑,或者想火中取栗,或者想要从龙之功。

在历史上,越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其太子的结局越是悲凉。

秦始皇的太子,被杀了;汉武帝的太子,被杀了;李世民的太子,跟被杀也差不多。

再往后,朱元璋的太子比较好一点,死在了他前面,但是孙子却没斗过叔叔,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清朝康熙的太子胤礽,最后也是被圈禁的结果,这个就不多说了,影视剧说的很多。

二、滕梓荆


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3)

这个人作为主角的朋友,在电视剧里早早就领了便当,但在小说里,印象中好像并没有死,只是折了腿(看过好久,记忆模糊了)。

嗯,就是这个字,折,让我想到另外一个字,谪。

中学课本上的名人,滕子京。

没有印象吗?

这时候,你一定想到了那篇著名的课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上学时,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猫腻的语文一定很好,这篇课文自然背的溜熟,一想到滕,立即想起了藤子京。

这位“著名”的滕子京,实际上现在的名气,还不如虚构的滕梓荆。

他之所以能“青史留名”,很大程度是因为朋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4)

不过,在《宋史》中,滕子京的名声并不怎么样,他被贬到岳州,是因为在泾州(在今天的甘肃)时挪用了巨额公款,皇帝派人去查,他居然销毁单据,最后范仲淹帮忙,他才只是降了一级,谪贬岳州,有机会修了岳阳楼。

而他在岳阳楼的时候,也没有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反而借修岳阳楼的名义敛财,沽名钓誉。

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说滕子京之所以被贬,是因为为了在甘肃抗击西夏,动用公款犒劳将士,反而被污蔑滥用公款,多亏了范仲淹求情,才贬到了岳州。

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历史的面目已不清,但对于熟悉古代文学的人来说,滕子京就这样永远鲜活地活在了文艺的世界里。

三、长公主


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5)

不说名字,单单这个称号,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宫闱,想到欲望,想到诱人的色彩,然后,想到大唐,想到大唐那位著名的公主。

谁?

太平公主。

但又不全是。

可以说是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高阳公主的集合体。

太平公主帮助过神龙政变时的李显,逼迫武则天退位,功劳很大,也获得了很大权力。

后来,皇帝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一种说法),她又帮助了皇帝李旦,再一次的拥立之功,使她权倾朝野,堪称古往今来最有权力的公主。

但是,在后来与侄子李隆基的争权当中,太平公主失败了——也不算冤,毕竟是大名鼎鼎的玄宗皇帝——被赐死。

直接写太平公主的小说,推荐月关的《醉枕江山》,文笔很好,剧情很旖旎,最后太平死的时候,也感到很惋惜,甚至——心疼。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与韦后的女儿,有唐朝第一公主的美称。李显当皇帝后,安乐公主权倾一甚至要求父亲封自己为皇太女——大唐的公主就是这么有个性——她以安乐郡主的身份嫁给武崇训,婚后不到六个月就生了。

而且,她还跟武延秀暗通款曲(武崇训是武三思的儿子,武延秀是武承嗣的儿子),武崇训一死就嫁了过去。

当然,这位公主的结局也不怎么好,也被李隆基也给杀了——玄宗皇帝堪称长公主杀手啊。

高阳公主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因为传说与和尚辩机的事而成为唐朝著名的公主之一,最后也被赐死。

所以,长公主这个名号,在小说家眼里,就是一系列阴谋诡计、宫闱故事的代名词,作为架空历史的《庆余年》,把唐朝公主的故事拿过来,就不奇怪了。

在小说里,长公主与侄子不可不说的事,还有那些阴谋,都有历史的影子。

最后,再说一个不算谐音的感觉,陈萍萍。


庆余年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庆余年里的人名谐音梗)(6)

这个名字,总让我想起汉朝丞相陈平,当然,两个人物的经历,结局完全不一样。陈平是一个美男子,长相俊美,曾经有过“盗嫂”的骂名,不过应该是讹传,后来辅佐刘邦,做了大汉丞相,结局是不错的。

如果两人有一个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够阴,够狠。当然这些阴狠,基本上用对了地方。

我感到,作者是用陈萍萍这个人,寄托了自己的某些理念或者理想。

陈萍萍是什么人?一个太监,按书中的话,是“老狗”,是受尊卑观念最强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也能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能够独立思考,能够突破愚忠,产生更高层次的是非观念——皇帝是错的,不但人为他错了,陈萍萍还要为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去杀了他。

所以,他的座右铭更多是作者的观念:

我希望庆国的人民都能成为不羁之民。受到他人虐待时有不屈服之心,受到灾恶侵袭时有不受挫折之心;若有不正之事时,不恐惧修正之心;不向豺虎献媚……我希望庆国的国民,每一位都能成为王;都能成为统治被称为“自己”这块领土的,独一无二的王。

孤帆一叶澹州天,只在相携师友间。社稷岂独一姓重,乾坤谁怜万民悬?冲天黑骑三千里,孤苑白首二十年。莫道秋至残躯老,笑看英雄不等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