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美丽的画卷(甘肃陇南印象绿色生态)

作者:李少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陇南美丽的画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陇南美丽的画卷(甘肃陇南印象绿色生态)

陇南美丽的画卷

作者:李少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事实总是给人带来意外和惊喜,事实总是超乎想象,我对甘肃的认识就碰到这样的境况。

2005年5月,我随海淀区民宗侨办的同志去新疆、甘肃考察,第一次踏进祖国大西北,这里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服饰靓丽、宗教气氛浓烈,使人震撼。与北京相比,新疆要晚两个小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有多余的时间去从事歌舞活动。兄弟民族能歌善舞,能说即能歌唱,能走即能舞蹈,对于他们来说歌与舞是生命的一部分,歌唱和舞蹈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唱唱跳跳中度过幸福一生。

我们离开新疆吐鲁番向东,先坐火车后乘汽车前往甘肃敦煌,那时没有高铁、没有高速公路,行驶缓慢的火车汽车穿越戈壁。慢,使人有足够时间和心情欣赏车窗外的风景,我们有幸见到遥远天际现出的海市蜃楼。多年后,敦煌壁画、鸣沙山的日出和沙海,月牙泉的清澈和宁静时时在脑海里浮现,记忆里的这些痕迹,渐渐成为甘肃的象征,抽象成符号便是戈壁、大漠、落日和高昂着头的骆驼。

10年后,2015年7月22日—31日,我随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陇南社会实践团再次踏进甘肃土地,这次甘肃陇南行颠覆了我十年来对甘肃的认识,绿和红是我参加陇南社会实践的收获。

22日13:35,我们从首都机场飞往四川广元,经过两个多小时飞行,飞机在广元上空开始下降,从机窗向下看去,绿色群峰耸立在大地上,嘉陵江缠绕着群山穿过山谷向南而流,剑门关像一把宝剑横卧在剑架上,这种地势自然成为四川盆地的天然屏障,千百年来守护着人们和平的生活。

从四川广元机场向北,经过陕西青木川,进入甘肃陇南康县,四个多小时汽车行程途径三个省,让人有种时空错乱感觉,土地的颜色在变,山的色彩在变。从广元向东北行驶,绿色越来越浓,青木川的黄土已被绿色盖住。进入康县,满眼都是绿,山陡峰峻,遍地溪流。山,越来越高,沟,越来越深,水,越来越清,树,越来越粗。白色村庄镶嵌在绿水青山里,在落日的黄昏里宛如一幅山水画。

我们在康县阳坝镇住了一宿。清晨醒来,鸟儿在林间歌唱,旅馆旁的河沟里,勤劳的男女在洗嗮衣服,阳光照在山尖青翠树叶上,缓缓向山坳移动,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的考察从康县开始,后来去武都区、成县、徽县、两当县、宕昌县、礼县、西和县,除文县外,走遍陇南一区七县。在两当县参观了“两当兵变旧址”和“两当兵变纪念馆”,在宕昌县哈达铺镇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深知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烈士用鲜血浇灌今天盛开的鲜花。

一路走来,这里的绿色生态让人难以忘怀,宕昌县的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可与九寨沟媲美,两当县的云坪乡负氧离子高达三千多。从以下数字可精确了解陇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两当县森林覆盖率达79.9%,植被覆盖率89%,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康县森林覆盖率达60%,获得“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荣誉称号。陇南市森林覆盖率达39.9%,高于甘肃省平均13.42%、全国平均20.3%的水平。陇南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第二大铅锌矿,政府投资23亿元的郭家沟铅锌矿采选项目今年内建成投产,项目建设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坚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双赢原则,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将矿石粉碎放在1000米井下进行,避免噪音和粉尘污染,实现污水零排放,将成为环保开发矿山的样板,陇南走出了一条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协同发展的道路。

陇南森林覆盖率在甘肃省排第一,陇南贫困在甘肃也排第一,这里贫困表现为经济收入低,原因主要是交通闭塞,货不能畅其流,因病致贫、因婚致贫,因学致贫较为普遍。但贫困是相对的,这里资源丰富,在国家最困难时期也未出现过饿死人现象。为了摆脱贫困,当地党和政府,利用互联网,在全市广泛建立“电商”,闯出了一条利用互联网脱贫新路。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由衷敬佩陇南人民,他们把贫困留给自己,为祖国献上一颗绿色明珠,也让我们认识到甘肃不仅有戈壁、大漠,在其东南端的陇南,有一片绿色的海,这里可听山观泉。

陇南市城市化率为25%,低于甘肃省平均40%,全国平均54%的水平。城市和村镇坐落在绿色群山中,城镇沿河两岸而建,村寨依溪流而筑。这里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3760条,有河就有人。村镇建筑灰瓦白墙,像一条条被河流串起的白色珍珠。在白色建筑里,我们发现了另外一种色彩——红色。

两当县城山壁上写着“红色家园,绿色生态”巨幅宣传牌;乡(镇)党委政府办公楼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行政村的党员活动室里,按照市委组织部制定统一标准,用党徽、党旗和党章作为主要内容装饰起来。活动室可上网,进行党建远程教育;有农村书屋,可学习技术;文件资料规范,党员学习笔记保持完整,党员活动室布置得简朴庄重。这里党员活动室实际是一栋小楼,它既是党支部办公地方,又是村委会办公地方,也是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的地方。

我们调研小组的主题是农村基层党建,在陇南十天时间里,我们小组听取市委组织部同志介绍,考察武都区和宕昌县委组织部并听取一位副部长工作介绍,实地调研8个乡镇、11个党支部和1个党员活动室。

党是有生命的,它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党的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党建使党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就是其性质宗旨不能变,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不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不断清除来自各方面的污染,使自己的红色基因不变异;它的先进性是指党是用先进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其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战士,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必须起战斗堡垒作用。只有这样,党才能实现自己共产主义理想,完成现阶段执政使命和任务,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经过十天调研,我们看到陇南市委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党章为依归,结合自己实际,因地制宜,在农村基层党建中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创造一些新经验。这些经验是:一是以党章为党建总章程,由市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在全体党员中树立党章意识;二是党建工作全覆盖,党组织机构从市委、县(区)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健全,有行政村地方就有党支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党员;三是实行“3 5农村党建工作法”即乡镇(街道)机关和干部服务群众要以“民情直访、民意直通、民事直办”为基本要求,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目的,服务群众的主体是乡镇(街道)机关和全体干部,联系和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社区)群众和其他服务对象。村(社区)议事决策以“事前公告、定事合议、事定承诺、事中监督、事后评议”为基本程序,以规范决策程序、推行村务(居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为目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社区)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按照该程序决策;四是市委组织部制定“公推选优发展党员和淘汰不合格党员”试行办法。其中“3 5农村党建工作法”实行以来,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工作法得到省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这里的党组织和党员经过2008年“汶川地震”考验,党建工作受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检验,实践证明这里共产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干群关系密切。

陇南没有保安、没有防盗门、没有防盗网,我们实践团成员曾以入厕为名进出县委大院、政府大院,没有任何盘问和阻挠,我们调研的五马乡、裕河乡党委政府办公建筑没有围墙和大门,群众可直奔乡干部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的房间。

陇南共产党是走群众路线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党。陇南有着绿色的生态,有着红色江山,那是因为陇南有一个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党,党建是党不变色的保证,党的坚强领导是绿色生态不变色,红色江山不变色的根本保证。

陇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早期氐羌人曾在此生息,我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由北向南迁徙过程中曾在此驻足停留,这里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汉族交汇点、接触地,正是在这种相互接触交融中,在你来我往过程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这里是秦人、秦国发源地,他们因为在礼县养马有功而加官进爵、封侯立国,一路向东,横扫六国,建立大一统国家,为中国后来发展奠定基础。往事已成为历史,但出土文物却在诠释着这里的前世和今生。

今天,我们走在陇南的城市和乡村,看到这里的人们有着一双柔和的眼睛、安祥的面孔。在这里听不到高声喧哗,看不到暴戾之气,没有争吵和打斗。人们在山高谷深的平地上让和谐的日子慢慢的一天天从身边滑过,没有人企图抓住流逝的光阴,一切都自热而然,该来的像迎接早晨的太阳一样,请它走进庭院,该走的像落日一样,目送它从山顶上滑落。这也许是人们从频繁地震中学到的智慧,不要贪婪,让生活慢点,细细品味人生,珍惜生命,珍惜安详的生活,让生活简单点,再简单点,简单到与自然和谐,与人和谐,在和谐中让人生意蕴漫漫流淌出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来源: 光明网-党建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