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怎么样(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

9月1日,在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下称“东高”)的开学典礼上,2022届高三毕业生家长席海花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谢振中赠送锦旗。这面锦旗是对学校“低进高出”育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学校高三教师团队悉心培养的感恩。

近年来,东高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蓝色教育、实施绿色课堂,引领师生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时,该校提出以师生成长力为中心,激发内驱力,强化意志力,涵养共情力,提升学习力,以“五力”助力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迈入新发展阶段积蓄新动能。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怎么样(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1)

一面锦旗见证育人能力

今年高考,席海花的女儿余昱乐考了504分,被肇庆学院的师范专业录取。“这个成绩对于优等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我们家孩子来说,却是对她自己的一次超越。”席海花说。

三年前,余昱乐中考失利,所幸中考志愿填报科学凭借直分指标进入东高。进入高中后,席海花发现,东高学生大部分是正分以上录取,而“降分”录取的女儿在全年级“垫底”。按照当时的成绩,余昱乐几乎不可能考上本科学校。

学习上的差距让余昱乐感受到了压力,也埋下了不服输的种子,并且有了努力的方向。在东高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余昱乐坚持努力很快有了成效: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排名就上升到年级600多名。之后的考试,她一步一个台阶,不断进步:年级400多名、300多名,100多名……最终,余昱乐以超出本科线近70分的高考成绩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怎么样(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

“乾坤未定,谁都可能是一匹黑马。”在开学典礼上,席海花专程将一面印有字样的锦旗送到学校,感谢学校的悉心培养。她也希望用女儿“低进高出”的成长故事鼓励东高的孩子不放弃,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余昱乐不仅踏入了理想的大学,更可贵的是通过三年的拼搏努力树立了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她说:“东高的班主任和老师们看似平淡的鼓励和适时的关心,给了我向上的动力,这股动力帮助我克服心里的紧张不安,帮助我走过高三。正因如此,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让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了还是可以成功的。”

在东高,像余昱乐一样“低进高出”的学生还有很多。高三(6)班同学杨歆雨入学时510名,高考名列校第一名(历史类);高三(10)班同学陈敬元入学时500多名,高考文化成绩排学校物理类第63名,体育和文化综合分数名列全省第9名,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高三(2)班朱均同学,入学时900多名,高考成绩全校41名(历史类)……不仅如此,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东高2022届高考取得了学校办学十年来的最好成绩,多位优秀学生考入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学校凭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实力,再一次赢得家长的口碑和社会认可。

精准育人助学生多元发展

从一年比一年亮眼的高考成绩单,到荣获全市高中学校唯一的“全国文明校园”,再到惠州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中的多项大奖,这所办学十年的年轻学校不断取得突破和超越的“关键密码”是师生成长的力量。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源深行远”的办学理念,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蓝色教育、实施绿色课堂,围绕师生成长力建设,激发内驱力、强化意志力、涵养共情力、提升学习力,以“团结共进体”为抓手,以“四东文化”提升内涵,成就更好的自己,全力以赴创建人文性花园式特色学校。

在2022届高考学生中,陈翰楠是从普通文化考生转向播音主持方向的。刚开始,他曾对自己这一选择产生了怀疑。迷茫之际,学校选派他和另外两位同学代表东高参加惠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他超常发挥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正是这次比赛让他有了信心。“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专业的一次肯定,更是对我精神的一次鼓励,也为我学习播音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陈翰楠说。

因为选择了播音主持的道路,陈翰楠从入学时的中等水平,到高考实现了“弯道超车”,在全省播音主持艺术联考的男生中位列第一名。总结自己的成绩时,他将原因归结为“幸运”。他说,非常幸运在东高遇到了很多良师,得到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良师引导,突破自己,理想的种子才会越来越大。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怎么样(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3)

和多数学校通过特长生招生不同,东高的高考特长生是中考时的普通文化考生。进入东高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给出更优的学习方向和高考方向,助力他们冲刺更好的大学。陈敬元也是在东高选择了体育特长生,高考时以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全省第九名的成绩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为学生提供或创造舞台,激活师生自我成长的力量,学校的活力和潜能自然就迸发出来了。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谢振中提出,以师生成长力为中心,激发内驱力,强化意志力,涵养共情力,提升学习力,通过“五力”助力师生成长,推动学校迈上新台阶。

师生朝夕相伴合力向前

学生成绩的取得,往往离不开背后默默辛勤付出的老师们。为了迎接高考的挑战,东高为每届高三学子配备了最优的师资团队,每位老师与学生一起携手面对高三和高考的挑战。

“学生在哪里,哪里就有老师。”2022届高三年级主任陈化军说,高三的老师陪学生一起奋斗、陪学生一起休息。很多班主任直到晚上就寝,也会等所有孩子安然入睡后才会离去。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正是这份用心感染和影响着东高的学子。毕业生返校时,多位学生坚持要去看看班主任梁梅、庄一婷等老师。

“感谢我的班主任谭秀丽老师。在选科问题上谭老师根据我的学情,建议我选日语,这个决定改变了的人生。”高三学生张福涛在今年高考考取了532分,分享高考经验时,他特别感谢班主任谭秀丽老师。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怎么样(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4)

高考前夕,由于疫情影响,学校封闭管理。学生不离校,班主任周末也要值班。为了分担看护学生的压力,学校领导和年级负责人等也参与值班,尽可能让班主任周末回家休息。同时为了缓解学生考前学习的压力,高三年级利用班会课、体育活动、心理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自信迎接高考。在陈化军看来,高考虽然是一个人的战场,同时也是许多人的奋斗结果。师生合力,便能一往无前。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在东高,高三备考团队也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陈化军介绍,高三各个学科的备课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在集中智慧的同时,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备课是精选食材,上课是烹饪,相同的食材,不同的教师会做出不同的菜式,不同的口味。”他说。

随着学校口碑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东高共有68个班、3700余名学生。新学期,学校迎来了1200多名新同学和37名新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新入职的教师中,多名老师来自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14名研究生毕业,这些青春面孔和新鲜血液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力量。

■链接

我在东高的成长故事

高三(6)班杨歆雨:两件小事提升学习力

入学成绩:557

入学排名:510

高考成绩:558

高考排名:1(历史类)

在东高,我学会了两件“小事”:一是要学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这不仅有助于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应对高考。另一件事是通过做错题本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招不仅适用于理科,文科也同样适用。这一招来自我的老师,每次考试前我通过看错题本,节省复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到了高中冲刺阶段或者高考考场,心态是最重要的,要相信自己,高考是高中生涯考得最好的一次。

高三(10)班陈敬元:在东高实现“弯道超车”

入学成绩:560

入学排名:514

高考排名:63(物理类,体育 文化总成绩全省第9名)

高一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踏上了从未涉足的体育特长生之路。没有专业基础,刚开始训练的我常常落后于他人。“志在鸿鹄,亦可与天比高”。面对巨大的差距,我没有放弃,凭借一腔热血和努力,朝着心中立下的目标奔跑。为弥补专业上的训练不足,我挤出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训练。训练时,教练的鞭策让我清醒;学习中,老师的指导,使我走上正轨;生活中父母的激励,使我备受鼓舞。

高三(19)班陈翰楠:播音主持梦在东高起航

入学成绩:521

入学排名:999

高考成绩:413(广东省播音主持艺术联考男生第一名)

因为喜欢说话,喜欢上了播音主持这个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我曾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幸运的是,高二时我和另外两名同学代表东高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且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专业能力的一次肯定,更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励,也成为驱动我继续前行的动力。非常幸运,在东高我遇到了很多良师,让理想的种子越来越大。

高三(2)班朱均:想做“黑马”就别怕答错题

入学成绩:538

入学排名:924

高考成绩:514

高考排名:41(历史类)

高中学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和课堂效率。不要瞧不起看似简单的知识点,与其苦钻难题,不如拔高基础。上课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力。如果你想成为“黑马”,就请不要害怕回答错问题的尴尬。想与别人拉开差距不需要起早贪黑挑灯夜战,只需要按时完成老师任务,该记该背的不偷懒。认真总结失分点,每次学习完耐心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让复习事半功倍。

高三(7)班余昱乐:两个“乐”陪我闯高三

入学成绩:530

入学排名:966

高考成绩:504

高考排名:62(历史类)

总结我的高中学习方法,关键是两个“乐”字。一个是“乐学好问”,面对自己的弱势学科,例如像语文,我会对做过的错题整理反思。课后主动问老师自己存在的问题,舍得投入时间,去补弱课蹭课,把短板补上。还有一个就是“心态乐观”。虽然我平时考试总分在本科线上下徘徊,但是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上本科。还有班主任和老师们也一直鼓励我,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终有回报。

高三(5)班徐佳琪:勤能补拙 功在不舍

入学成绩:521.8

入学排名:997

高考成绩:519

高考排名:24(历史类)

我相信勤能补拙。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制定了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抓住每天午休前的时间,复习当日课堂所学的科目内容。我认真听每一堂课,课后主动问询老师。每天早上,我几乎是班上去得最早的,晚修后是离开课室最晚的。高中三年,我的英语考试里最好的成绩也才六七十分,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别人花5分钟就能背下来的,我得花10分钟才能背下来。坚持到高考,英语考了118分。

高三(18)班张福涛:做时间管理达人

入学成绩:521.8

入学排名:996

高考成绩:532

高考排名:32(物理类)

在高中,要学会管理和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课间的10分钟或大课间,我会对课堂及时总结。高效学习需要周密的学习计划,即使在疫情线上授课的时候,我也会按照老师布置的要求,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及时完成线上作业。课堂有不清楚的知识点还可以回看老师讲授的课堂。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一轮复习打好基础,二轮复习力求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

【撰文】谢志清 张斌

【摄影】梁维春

【作者】 谢志清;梁维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