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

战争一直都是夺取资源最直接的手段。

孩童们都本能的知道,可通过“打架”来争夺物品。所以,在成人的世界中战争就成了宣称资源“归属权”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这些资源里少不了一种“战利品”,那就是女人。

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1)

不过,在三国的历史中,刘主公的妻妾两次被俘,但都毫发未损回归,这算得上是罕见了。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让事情出现了“不合常规”的结局呢?

第一次是甘夫人。

被俘时的年纪,应该在十七八岁,她算得上是那个年代有点名气的美女,是刘主公居住在小沛时所娶。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这厢刘备被曹公上表封镇东将军、宜城亭侯,苦巴巴和袁术对峙,那厢吕布便逮着机会,乘虚攻了下邳。结果,守将曹豹反了,将甘夫人给俘了。后来,刘备“求和于吕布”,吕布倒也痛快,将人给还了。

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2)

那么,为何吕布没有“染指”甘夫人呢?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位大帅哥的眼睛是离不开美女的。尤其是瞒着义父董卓和貂蝉的那个桥段,但正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么一出。因为,吕布可是位模范丈夫,妻子的话更是说一不二。有妻子的“约束”,吕布自然不会对甘夫人起太多的心思。

最为重要的一点应是他的“道德观”。他和刘备二人,单从“德行”分析,应是一路人,奉“现实”为做事的准则。他可能不一定瞧得起刘主公,但内心,却是将其看成了“第一知交”。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吕布无处可去时,就被陈宫劝说去投奔了刘主公。

所以,这边刘主公一开口“求和”,那边他就立马放人了。

而“辕门射戟”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就是说他用精湛的箭法,化解了袁术对刘备的军事进攻。尽管,吕布的本性中依旧“嗜血”,但是,在和中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君子节操中的“义理”等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所以,让甘夫人完好回归,有了实现的可能。

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3)

第二次是甘夫人和糜夫人,俘获者成了曹操。

正史对于被俘经历所用的文字很少,但却重点突出了关羽的“千里走单骑”。

曹操呢?

当然不是“柳下惠”那类人。

典型的案例就是,张绣的婶子,一位三十好几的寡妇,他都没有放过。年纪正处于“花季”的甘、糜二夫人,若没有关羽的照料,估计下场也是一样。

关羽为何要开出三个投降条件?

应是和这事有重大关联。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未必完全属实。但《三国志》里倒是谈到了“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明显可以看出关于用曹操的俸禄,来赡养这二位嫂嫂。

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4)

除此之外,关羽和曹操之间的某种“约定”,不但让曹操同意了他的“彼各为其主”,还在这基础上,将这二位夫人的地位不再被简单的视为“战利品”。

由此可见,在无意中关羽的所作所为则隔离了曹操对这二位的潜在“侵犯”。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描述的很是详细,在前往许都的途中,曹操故意让这三人同居一室。关羽通宵未眠,一手执烛火,一手拿刀,守在了门外。

虽然,正史没有这个细节的描述,但是,这段文字,倒也符合曹操、关羽的人物性格。在当时的情境下,即使曹操有歪心,有关羽在门口守着,他也没有任何机会。如果,关羽“失守”,那么,曹操是否会“跟进”?可能概率也许不会太小。

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5)

正史并没有提及糜夫人,于长坂坡之战投井自尽一事,但为何会被演义浓墨刻画?

在《三国演义》中,长坂兵败,糜夫人怀抱年仅两岁的刘禅在乱军中走散,被赵云发现,但糜夫人因为赵云只有一匹马,不肯上马,在将阿斗托付给赵云后投井而亡。其实,这更是对战利资源掠夺的一种现实刻画。

因为,对战那个男人又是曹操,她已经被曹操俘虏了一次,所以,第二次的这种结局最符合“剧情”走势。单从对战利品的“占有”角度来看,这也是人性使然的一种必然表现。

曾经,有人对刘备的妻妾经历做过总结,说刘备“克妻”。其实,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女子的命运是“绑在”男子身上的,真正算是“命运共同体”。而且,对女子这种特殊“资源”的占有,不单纯是宣告战争的胜利,更是对其原来夫君的一种“侮辱”。

刘备的妻妾们(刘备妻妾两次被俘)(6)

可见,刘备的夫人们能几次躲避被俘后遭辱的命运,虽有对方的刻意节制和一些特殊原因,而更多的原因则是在于刘备本人的“身份”。

如是,为了一个女人惹上一个强大的“敌人”,有时真的犯不着,大度一些没准还会给自己留一条路。只是,刘备后来对吕布的态度却有点耐人寻味。说是不愿让他入曹营,但有没有借此报了俘虏甘夫人之仇却是未尝可知了。

其实,不管怎样,刘备的夫人们还是比较的幸运的,至少她们没有遭遇“特殊待遇”。看看历史上那些其她被俘虏的夫人们,不是被侮辱就是被迫自杀,那遭遇真是无法想象。比如:宋史上的“靖康之耻”,想想那些不堪其辱的皇室宗亲,选择自杀的不在少数。

可见,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刘备的夫人们虽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刘备身边。虽然,糜夫人选择了自尽,但却没遭受过非人的待遇,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