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的学霸梦(小欣留学英国记)

接着之前讲的我们决定小欣留学的心路历程,今天继续讲讲申请学校的过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欣的学霸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欣的学霸梦(小欣留学英国记)

小欣的学霸梦

接着之前讲的我们决定小欣留学的心路历程,今天继续讲讲申请学校的过程。

作为小欣的家长,我们的英语都还算可以,平时工作也都是用英语交流,所以自己就可以完成申请的流程。期间也有拜访过一个行内知名留英的机构,感觉那个钱花的并不怎么值得。当然如果家长的目标是伊顿类的顶级名校,机构的推荐是会起到作用的,不过孩子学术能力也须过关。不要以为赌王的儿子和王校长是只靠钱进去的,他们的学术能力都是相当过关的。我看过BBC给王校长做的访谈,期间他英语非常流利,表达很到位,而且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这些可以说完胜90% 的只知道蒙头读书的985毕业生。赌王儿子在最强大脑的表现相信也都有目共睹。话题转回来,如果家长不是铁定了心要进前几的那几个私校,完全可以自己申请。我们当时目标了一个全英第一的女子学校,其地位相当于男校中的伊顿或哈罗,作为备选方案,我们也准备了一所排名前十的英国私校的附属小学,和一个非常有名的好比衡水中学的复读中学。多聊几句为啥会考虑这家复读中学,实在是因为他们的牛剑录取率实在是太高了,稳定在前五。这家学校就是专业刷题,给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发展方向。对于我们这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家长的诱惑还是挺大的。

在确定了几个阶梯备选的学校方案后,我们开始让欣参加了一些学术的摸底考试。和我的预期一样,她四年级考英国11岁(等同于国内小升初)的入学考试,数学轻松拿到他们的前5%。数学考试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老师忘了给她草稿纸,她基本就是心算了整场考试。英语的写作也是轻松过关,大概是雅思7分的水平。问题还是出在词汇和阅读理解上。因为从来没上过任何辅导班,也没背过单词,原生态的她也就只能考到个雅思5.5分的水平。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可能这个已经比大部分公立学校的孩子优秀了,可这个分数根本不可能考上顶尖的英国学校,毕竟他们要招的是最优秀的学生。除了学科考试我们也让她参加了几次英国学校招生官的面试。她的面试一路来都表现很好。在IB国际教育体系下长大的孩子的共性就是都很自信,也不怕讲。有一次一个英国招生官问她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她说她想问一下厨房能自己煮东西吃吗。接着又问他们想找什么样的孩子。招生官后来跟中方联系人说这个孩子太有意思了,并把她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我们,说是如果申请她们学校,可以联系她。她的学校当时排名全英第二的女校。我们之所以后来没考虑这个学校主要还是觉得她们学费太高,而且亚裔占比相对比较高。

我们当时为小欣留学做的另一个准备就是让她开始学了西班牙语。这一点现在看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英国的私校会教授各种第二外语,大部分的中国孩子因为没有学习除英语外的第二外语,到了英国后无法选修第二外语,白白浪费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西班牙语和中文有个类似点,就是使用人数多。而且西班牙语起步比较简单,语法也不难。经过大概一周一堂课,20几节课后,小欣的西班牙语也基本步入正轨,可以一些简单的对话。

到了大概小欣五年级开学后的十月份,迎来了小欣的首选学校的入学考试。小欣去到了英国。考试是一整天,包括分组讨论,发言,参加团队活动和下午的考试。事后小欣的感觉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她在小组讨论中自认为发言最多,然后团队活动中也处处彰显了领导力,唯一感觉不好的是下午的考试。还是老问题词汇考试感觉不好。这场考试大大增加了小欣的自信心。她发觉她自己其实并不比大部分的英国同龄孩子能力差,甚至说她自己感觉在反应和理解力上都还有些小优势。在经历了首选学校的入学考试后我们顺便去了备选学校进行了访问。之前提到的那个衡水中学式的学校对她进行了测试,表示非常乐意录取她。在他们看来英文很短的时间就能赶上来,问题并不大。而欣在很多方面展示出了她非常有潜力。之后在我之前选定另一个备选学校也进行了访问和考试。学校当天考了她一整套的数学和英语。小欣说题目难度不大,但量很大。校方后来也跟我们说小欣的做题速度非常快,她们很少有孩子能在限定时间内全部刷完题的。另外她们也很看重小欣的钢琴演奏,当时小欣已基本完成了英皇钢琴8级的考试,只是由于疫情,几次报名均被取消。小欣和学校的招生老师也相谈甚欢。当天去访问的有另一个中国家庭,也是女孩,之前在上海某公立学校。小欣明显表现的比那个女孩要更自信。可能还是因为她是在国际学校的环境下长大,英文口语还是相当可以,也不怕和人交流。在对目标学校的访问结束后,我们也问了小欣对几家学校的感觉。她本人倒是并不喜欢排名第一的学校,感觉那里人文,艺术的学科更重一点,而她本人更倾向于理科类擅长的学校。之所以她有那样的印象主要是在排名第一学校参观时,老师带她们参观了很多都是很艺术,设计相关的教室。当然对我们家长来讲,还是希望有机会的话就进排名更靠前的学校,这样孩子才可以和更优秀的人一起进步。可私下里我们也觉得机会不大,第一海外生的招生数非常有限,特别是开放给中国大陆的孩子只有不多。第二我们压根儿没找中介,在同等条件下,学校还是会考虑那些有合作中介推荐的孩子。当然我们在学校上也并非一定追求排名,我们认为适合孩子的学校是最重要的。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