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情绪化的人(如何和情绪化的人相处)

什么叫情绪化的人(如何和情绪化的人相处)(1)

情绪化严重的人会有很大的破坏力,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这样的人就处在你身边,又该如何应对呢?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无法控制自己,也无比的讨厌自己,正因为如此,他们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持理性的克制,也无法在情绪起来的时候恢复平静。就如同一个人长年累月的压着重担,你即便把重担从肩上卸下来, 对方依然会驼着背,弯着腰。这不仅仅是习惯成自然, 而且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自卑的人必然敏感,敏感的人必然更容易情绪化。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所形成的惯性。人的自卑源于对自我价值的否认和对自己的整个判断系统的质疑。

人一旦认定自己缺失什么,要么会拼命的追逐它,要么会拼命的回避它。用直白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果这个年纪的人都能奔跑,而你因为某种先天性的原因不能奔跑。你要么会完全不顾现实情况拼命去尝试,不愿落人后。

要么你就会极力的拒绝任何尝试。甚至别人在你面前提到“奔跑” 这个词你都会异常敏感,暴跳如雷,以攻击的姿态让 这个词变成禁区。从此以后,别人要么就远离你,要么就在你面前小心翼翼,生怕哪个地方又触到了你的禁区。

上面已经阐述了自卑的人为什么会敏感。而敏感的人会为自己设置一堆用来“保护"自己的禁区。任何人在与敏感的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变得小心翼翼,因为到处都是禁区,随时都会误解,并触发敏感者歇斯底里的敌对行为。于是,就只能选择远离。

自卑又敏感的人设置各种只有自己知道的禁区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而这种保护的方式就是阻断与外部的连接,从而人为的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简化和静态的外部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弱化和缺失的抽象自我才能对简化和静态的主观世界拥有主导权。

当然了,它也会产生一个后遗症,不断的封闭自我并阻断与外部的连接,从而让获取存续所需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少, 自身的生存竞争力也会持续下降,最终自我卷缩起来, 被孤独、无力和恐慌所包围,深陷持续的内在冲突之中不断的自我消耗…

一个深度自我质疑的人无法对任何人和事做出判断,所以,他们在面对任何决策的时候,情绪一上来就很冲动,情绪一退却就会立刻反悔。任何事都不想错过, 任何人都说的有道理。犹豫不决和焦躁不安会不断的相互交织,总之,什么事都想自己做主,但又做不了主!所以,你才会发现:越自卑敏感,控制欲反而就越强。明明自己什么事都解决不了,却又对什么事都瞎操心。

这种操心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消耗的焦虑,而恰恰是这种自我消耗的感觉,能让他们滋生出一种虚幻的付出感,并收获一种根本不存在的自我价值。

虽然外人都感觉不到这种价值的存在,但她会告诉你她 为你这事付出很多!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她为你操心的 寝食不安——虽然她自己搞出来的焦虑和寝食不安对 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点用都没有,但她能从自我的精力消耗中感受到自己对你的“付出"!面对这样的人,你如果一味去哄,去迁就,反而会让其形成闭环——她会为以上这种形式的自我价值找到 证据。

你认可了她的这种“付出”,她就会不断强化 这种形式的“付出"——她自我消耗的越厉害,就越 会认定自己对你的付出越大,对解决你的问题所做出 的贡献也越大。既然有“付出"也有“贡献",自然 就需要你给予对等程度的肯定、认可和回报!

如果你没有按其预期的方式去做,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继而会以一种受害者的态觉得自己很不值! 所以有些人压住火气,耐着性子,去迁就、包容、 哄着情绪化严重的人。

在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中,有 些男生在面对自卑敏感又无理取闹还情绪化严重的女生,会选择忍耐、包容、甚至跪舔。其结果并没有让 对方感动,对方更不可能如他所期待的那样幡然醒悟, 反而会变本加厉。

整个过程都是自己在不断的自我感动。有些人所要面对的不是情侣,而是父母。如果是 情侣,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还是可以分手的——摧毁 关系,主动远离,也就脱离了泥潭!但父母如果是这 样的人,你是没法彻底远离的!

其实人都是一样的,有着一样的缺陷和问题,并不会因为这个人做了父母,就什么问题都突然消失了!只不过做了父母之后,在外人那里的问题,在儿女那里会被一道神圣的光环掩盖起来,从而变得理直气壮。

一个人在社会上与外部打交道所呈现出来的缺陷,并不会因为回到家里就会改变——因为这些问题并非身 份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早些天小区里有一户人家因为10年来从未骂过女儿一句,这次她犯了错,她爸爸就凶了她一句,她就离家出走,还特意躲了起来。结果她父母又是报警,又是找物业看监控,找了大半天才找到她。所有人都劝她父母不要再惹她了,怕她做出更极端的事来。

如果我是她父亲的话,我一定会狠狠的揍一顿,并且告诉她是因为她离家出走而揍她,因为这种行为触及了底统。立了规矩打完之后,再动之以情,告诉她父亲是爱她的,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破坏规矩就是要被惩罚。父亲可以宠你,可以为你做任何事,但不能破坏规矩!一旦破坏了规矩,你之前能够轻易获得的一切都会消失!如果你要挑战底线,父亲会彻底放弃你!

小时候我很调皮,别人让我别踩自来水管的接头,我不听非得去踩,结果把本来已经锈了的自来水管的接头踩断了,造成下游的许多人家里停水。老爷子知道后二话没说,带着工具去修水管,顶着近40度的室外高温,折腾了半天才修好。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颜悦色的埋头解决问题,没有跟我说过一句重话。修完了水管,确保自来水恢复了之后,他让我跟他回家。一路上也没有难为我,直到回家关起门来之后,他把我打的皮开肉绽。

正值盛夏,流淌的汗水一碰到被打的裂开的皮肤就如同在伤口上直接撒盐一样钻心的痛!他只说了一句话:你是我儿子,你闯了祸,我要负责。所以,我要先把水管修好。子不教父之过,揍你是要让你明白,不能做的事,你一旦做了就要被惩罚!你长大了到了社会上,也是

如此。打在你身上,我心里也难受,但我今天咬着牙都必须打——如果不小惩 大戒,以后就会追悔莫及。

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所以,教育不听话的小孩和对付情绪化的老人是同样的策略——先立规矩,再讲道 理,规矩必须在前,情绪抚慰在后,顺序不能错!

立规矩并不是发脾气,发脾气并不足以立规矩。所有的规矩之所以能够确立并不是因为暴力的威胁,而是因 为当事人对损失的不舍!

想一想,你的老板凭借什么 能让你风雨无阻在早上9点半之前按时到达办公室?你是因为害怕他揍你吗?显然不是!他甚至都打不过你,而且他一个人也无法暴力威胁这么多员工。那是什么力量能够让所有人都遵守他立的这个规矩呢?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无赏亦无罚!

斗争和哄都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公司中存在各种性格的人,但他们为什么能够协同一致不出乱子?因为有规则!人虽然存在差异,但只要在规则的限定内就能有序的相互配合。

之前有一个同事也比较情绪化,只要有突发任务打乱了他自己的做事节奏,他就需要独自找个没人的地方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逐渐平复自己心中的情绪。然而,他会选择晚上独自加班到深夜来完成今天需要交付的任务。虽然他这样很幸苦,但这是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能改则改,如果不能改,他就一直这样吧。至少在规则之下,整个公司的有序协作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要我能够把情绪化的人的行为限定在规则的边界之内,至于她自己实在无法矫正, 就是喜欢自我消耗,那就悉听尊便,只要不出圈就行!要确立规则,该怎么确立呢?五个字:无赏亦无罚!你必须先给她想要的东西,然后告诉她应该遵守哪条规则,否则,这些她很享受的好东西——不管是有形 的物质还是无形的感情——都会瞬间消失。而且态度坚决,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人之所以受制于人是因 为自己无法自我满足,所以才会产生强烈的需求,渴望外部能够满足自己。然而,这就如同吸毒一样,上瘾了是戒不掉的。所以,给予者就可以立规矩,恰

恰是这种对于损失的恐惧,足以让狂暴的狮子安静下来。人的驯化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有次我陪家人逛商场,路过一家店,里面挂着的那件貂毛短袄她很喜欢,店员走过来告诉她这件是唯一的样品不能摸,她感觉自己被轻视了。

我看出来了她内心正在翻江倒海,于是走上前去对店员说,这件衣服我买了,你们帮她穿上试试。

店员小姐姐有点懵,然后确认了一下:这件衣服一万玖仟捌,您确定要买吗?我看了一眼老太太,坚定的说:你开单吧,我刷卡!旁边的两个店员无比惊喜的取下来围着老太太给她试穿,还一个劲的拍马屁: 阿姨,您穿这件很显气质,您儿子真孝顺…老太太眉开眼笑,我看出来了,更让她满足的是店员前倨后恭的态度,以及这些像彩虹屁一样的虚假恭维,而不是那件衣服。

因为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能让她感受到一些自我的重要性 这才是她内心最大的缺失。总而言之,当我用心去洞察她的各种需求并主动满足之后, 我发现她再也不与我产生观念上的冲

突了。

即便真的产生了冲突,只要我的脸色变得阴沉,态度变得冷淡,她就马上放弃了自己的立场,甚至会跟我说:我的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你们是新时代的观念,你不要跟我一般见识!

我有时候哭笑不得,就如同一个小 朋友生怕别人把给自己的棒棒糖收回去一样…提高自身的段位,能够准确的洞察对方的内在需求,以超预期的方式让对方获得内心的满足。

继而就拥有了惩罚的权力,对方会因为害怕失去这种好不容易获得的满足,从而主动说服自己遵守规则。当对方因为无法自我控制而产生任何试图越界的苗头时,要及时的予以惩治。态度之决绝,力度之迅猛同样要超出预期,这样的驯化需要被对方反复验证,从而形成条件反射。

在对方遵守规则之后需要予以奖励,即便对方陷入自我消耗,也不能自己打破规则——铁石心肠恰 恰是为了长治久安。人终究是动物,狮虎豹的驯化也 适应于人。所有能被驯化的人都存在无法自我满足的 缺陷,只要这种缺陷无法通过自我进化得以弥补,就一定会受制于人——这恰是能确立规则的基础!

突然想到一句题外话:在男人与女人的相处模式中,许多钢铁直男又是买车又是买房,从男人的角度来看, 是一副很认真的态度。但他们在女生那里没啥影响力。 反而是一些不怎么花成本的男生,能够洞察和满足女生的缺陷和诉求,并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恰到好处的 满足之,结果他们在女生心里很有影响力,反而能给她们立规矩。许多人一直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认为自己投入的成本与对别人的影响力成正比,其实大错特错。你对目标对象的影响力,并不取决于你投入的价值,而取决于对方所能理解和感知到的价值!换句话说,你投入的成本再高,只要对方无法感知,你就不会有影响力,因为对方不曾从你这里获得过满足, 也就不害怕失去!

所以,对于情绪失控的老师,应该让他长点记性,终身难忘的那种。

以写代学,带你一起领略不一样的认知,持续更新,请多多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