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如何培养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如何培养人才)(1)

很多企业的经营者经常会苦恼,说企业内无人可用,或者说企业内部无人堪当大任。但现实往往不是如此,而是企业培养人的方法不对,或者企业内没有形成培养人才的土壤。

对于授权出去的任务,上级需要监督,为了达成任务,上级往往不时的进行干预,甚至关键的时候回挺身而出,进而使得承担此项任务的丧失了主动性,磨去了承担责任的勇气,当然也没有机会成长。做正确的事情,靠决策,把事情干正确,靠管理,往精准里说,靠流程,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不上规模,难以做到专人专岗,要建立规范的流程基本上很难,特别是对于产品无法实现标准化的企业,就难上加难。

在职场中,把事情干正确,一靠态度,二靠能力,态度靠认知层级,能力靠实践锻炼。态度好的人,能力迟早会提升,而态度差的人,有能力有时候还起到破坏作用。人天生愿意担责,愿意信守承诺,但是对于一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感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职位不太高的人。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人,或者正在适应更高岗位的一个主管,是不能过分的强调责权利对等的,这个时候应该强调的是权和利,而责需要上级来承担,唯有如此,才能解决下级的安全感问题,才能甩开膀子放手干,没有后顾之忧。当一个人还没有完全胜任一个岗位的时候,出错的几率相对是比较高的,造成的损失就在所难免,如果让其承担相应的后果,那么他很有可能退回原来相对低的职位。

真正要培养一个人,让其成长,就是上级看着他犯错,然后自己去收拾残局,自己承担后果,也不用批评指正,让下属在犯错中去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在下一次在承担此类工作的时候就会改正,这个时候领导给予肯定就行了。士为知己者死,如果上级如此的信任,下属也不会辜负信任,肯定会从自身找原因,然后改正,正确把事情做对。

时间很多的事情,知道容易,做到很难,如何能做到放手让下属去犯错,让下属在犯错中成长,需要克服如下几个难题。

一、学会听之任之

一般情况下,业务出身的领导,业务能力往往高于下属,下属做事的效果往往不如上级高,这也是为什么下属做事的时候,上级往往喜欢提意见,进行干预的原因。但上级干预的越多,提的意见越多,事情干好的成果下级往往归功于上级,事情干地不好的时候,下级也往往更容易向上推卸责任,如此下去,提升的是上级的能力,也培养不出下级负责任的态度。在培养人才方面,上级一定要想清楚,到底是培养人才更重要,还是把一次任务完成更重要。做为领导,要学会睁一眼闭一只眼,大事面前不糊涂,小事面前不计较。任何人都有知耻而后勇的意识,犯错了没有得到相应的指责,下一次他肯定会暗下决心做的更好。

二、放弃自己的专业优势

尽管很多管理类的书籍中讲到,表扬肯定比批评指正更重要,但是很多老板和管理者仍然喜欢动用批评的权力,而很少动用表扬的权力,或者做到表扬蜻蜓点水,批评排山倒海,反正要批评人的时候就是忍不住。技术工作有标准答案,很多的技术工作就是挑错,上级的专业水平比下属高,挑错就在所难免,有些事情,或者有一段时间,忍是能忍得住的,但是在关键的时候,还是有忍不住的时候,问题就在于上级专业懂的太多了。人之所以去做一件事情,前提条件是他认为认识和做法正确,如果有人总是讲他做的是错误的,最终就会丧失做事的积极性。现实中很多的企业都存在,上级在做下级的事情,下级在做下下级的事情。

一个老板,创业开始的要无所不能,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老板就应该去干自己应干的事情,业务方面的事情就应该授权下去,要么找到单方面业务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加盟,要么放弃自己在某专业方面能力的成长,让自己的左右手超过自己,当你在某一个方面懂得不如别人多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不随意插手,但无论那一条,都有点难度,因为让一个人放弃自己熟练运用的能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对犯错的认识

成长就是犯错后改正,犯错意味着损失,要么浪费成本,要么丢掉客户,影响收益。很多上级之所以怕下属犯错,最大的原因就是会造成成本的上升,无论如何,就是收益少了,收益少了,就是赚取的利润少了。单就某一件事情来说,犯错会把事情搞砸,会让老板赚取的利润变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板不愿意放权,不愿意放手的原因所在,因为老板把眼睛盯在事情上面,或者说盯在一件事情上面。在员工的角度来看,事情做好了,老板赚的更多,事情做砸了,老板赚的少了,反正老板赚钱比我多,自己的损益比老板少多了,何必要费时费力呢。

如果老板这样去想问题,一次事情员工办砸了,吸取了经验教训,下次,下下次把事情干好了,增加的收益比一次事情造成的损失要大,那就是赚了。所以说,老板要把眼睛盯在人上面,而且要看长远,因为优秀的老板都是长期主义者。

如果一个老板为了自己转圈,赚更多钱,那么永远都在增加收益,压缩成本,不能容忍员工犯错,犯错后还要追责,员工也不愿意动脑筋去思考,不能够成长,那么企业也很难发展。很多的企业创始人都是老板,但是老板分两种,一种叫企业家,一种叫生意人,前者做事业,需要更多的有才能的人一起干,就会授权培养人,后者目的是赚钱,追求更大的短期利润,也很难培养人。

人分三种,第一种自己犯错后能主动找到并承认自己错误并改正的,是上等的人才,也就是孔夫子说的“不贰过”的人;第二种是自己犯错需要别人指出,能够认识到错误,被动改正的人,属于一般人才;第三种是自己犯错,别人指正了也死不承认的,不断重复犯一类型错误的人,这种人属于废材,基本上是那种到哪里都被淘汰的人。选好了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发挥他们最大的才能。

如何培养一个人才,首要的还是要从企业自身找问题,从老板自身找原因,选人育人方面的问题倒在其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