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迹大雁塔(世界遗产大雁塔)

玄奘法师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赴佛教起源地印度求法。途经138个国家,历时17年,付出千辛万苦,带回650余部佛经。之后,他又用20年心血,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在他圆寂后,他的弟子慧立将此番西天壮行之传奇经历著成传记5卷。

千年古迹大雁塔(世界遗产大雁塔)(1)

玄奘法师与大雁塔

大雁塔

玄奘当初回到长安后,为了妥善安置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经朝廷恩准资助在慈恩寺西院建五层砖塔,也就是现在闻名遐迩坐落在陕西西安的大雁塔。“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千年古迹大雁塔(世界遗产大雁塔)(2)

大雁塔

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有道是“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这座七层千年古塔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

大慈恩寺是唐代长安城内最宏丽的皇家寺院,建于唐太宗时期,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而建,为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故取名为“慈恩寺”,玄奘西行取经归来后成为了寺庙的“首任住持”,并督造了大雁塔。

千年古迹大雁塔(世界遗产大雁塔)(3)

大慈恩寺

古大雁塔

玄奘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11年,并创立了佛教的“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也是规模最大的寺院,占当时晋昌坊半坊之地,共有13庭院、屋宇1897间(包括翻经院),重楼复殿、云阁、蝉房并有塑像,十分壮观,是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寺院。现存寺院面积仅是当时的一个西塔院,其余早已荡然无存。

今大雁塔

如今的大慈恩寺,是明代在原寺院“西塔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现存的殿堂则多是清代建筑。寺院内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其中,大雁塔内和玄奘三藏院分别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师的顶骨,是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寺院中轴线以东是塔园,园内的塔林,共有舍利塔九座,供奉着自清代以来本寺九位高僧的舍利子。

千年古迹大雁塔(世界遗产大雁塔)(4)

大雁塔

东西文化交流的代表

大慈恩寺中的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文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大雁塔由原印度窣堵坡形式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仿木砖结构的楼阁式塔,生动地体现了佛教建筑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