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四月双春年的讲究(俗语说闰四月两头春)

闰月,是中国农历(民间大多又称阴历,但实际并不相同,农历是阴历和阳历的结合体)特有的一种历法方式,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四季的脱节,每隔两三年便会重置某一个月为闰月。

闰四月双春年的讲究(俗语说闰四月两头春)(1)

今年2020年闰的是四月,所以农历生日是四月份的同学们就有福了,可以过两次生日(当然,如果你是过农历生日的话),但闰四月在以前的农村,却是不太受欢迎的,因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闰四月,两头春;老农民,卖儿孙。

闰四月到底有什么不好呢,在古代甚至会到了逼迫老农民卖儿孙的地步?

闰四月双春年的讲究(俗语说闰四月两头春)(2)

“闰四月,两头春”的意思就是每逢闰四月的年份,便会在这一年的年头和年尾各出现一次立春。我们中国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按照阳历来推算的,其中的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只要在某一年出现闰月,因为这一年的农历天数延长了(多了一个月),便会出现在农历年末的时候其实已经是阳历年二月份的情况,而这时候一般阳历中的立春便会再出现一次。

所以每逢农历有闰月,基本便会出现年头年尾双立春的情况。

不过既然双立春会在有闰月的情况下出现,可为什么闰四月时就不好呢,而不是闰别的月份的时候?

闰四月双春年的讲究(俗语说闰四月两头春)(3)

农历四月是春节和夏季交替的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时长的增加,庄稼也进入到快速成长期。如果是有两个四月的话,那么便意味着当年气温回升得比较慢,小麦、大米等农作物的收获时间就会推迟,而且相应地下一季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会有所推迟,农作物种植的时间晚,收获的时间自然也会更晚一些。

以前的人们很穷,家里早已经是青黄不接,收成一旦推迟,农民挨饿的也会延长很久,实在揭不开锅了就只能借债度日, 或挖野菜充饥( 有些地方农村有“闰四月,吃树叶”的俗语),如果再没有办法,大人小孩都没有饭吃了,也就只好把儿孙卖给有钱人家,给家里人都找个活路。

闰四月双春年的讲究(俗语说闰四月两头春)(4)

另外,古人认为闰四月的年份不吉利,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自然灾害,疾病等,老百姓的日子会困苦很多,所以会出现不得不卖儿卖女的情况。

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虽然农民普遍没有多高的文化,但是总结出来的俗语却值得后代学习和参考。

闰四月双春年的讲究(俗语说闰四月两头春)(5)

“闰四月,两头春;老农民,卖儿孙”这句俗语,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智慧经验,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经济繁盛的时代,却已经不太适用,最起码再难再苦,也不会出现卖儿孙的情况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