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就是说,要想小孩子不生病,就不能给孩子吃太饱、穿太多。

过犹不及,再好的食物,吃太多不但不利于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小儿娇嫩的脾胃带来重负。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1)

什么是小儿积食?

积食,就是某种食物吃的过多,超过了孩子脾胃所能承受的范围,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的低下而出现的胃肠疾病。相当于西医所说的「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若不及时治疗,食积日久,气血生化不足,则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转化为小儿疳积。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2)

哪些表现代表出现积食?

1.口中有异味,有的孩子还会嗳气,并伴有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这就是有积食了。

2. 大便气味很臭,古人形容为「臭如败卵」,大便次数增多,粘腻不爽。

3. 舌苔厚腻,较典型的表现为舌中,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也有的是整个舌面的舌苔变厚变腻。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3)

4. 指纹青紫,看小儿指纹是中医对小儿病情的一种诊察方式。

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其部位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近虎口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如下图: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4)

5.嘴唇变红,由于食积化热,嘴唇会明显变得很红。也可见脸部发红,多于右侧颧骨部明显,亦可见鼻梁两侧发青。

6. 厌食,腹部鼓胀不舒,进食后明显,可见进食后腹痛,排便后疼痛缓解。

7. 晚上睡觉不安稳,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经常哭闹,翻来覆去,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8. 积食的孩子,常伴见感冒后咽喉红肿疼痛,反复咳嗽。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5)

为什么小孩子容易积食?

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积食多见于婴幼儿,是由于小儿脾胃娇嫩,如喂养不当,进食过多或没有节律,就会导致积食。

在中医看来,积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儿脾常不足(脾常不足的意思就是小孩子脾胃本身稚嫩的生理特点)

2. 小儿乳食不知自节( 自己不知过饱)

3. 大人喂养不当

以上因素均可损伤小儿的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吸收,滞留于胃肠,从而引发积食。

因此不难看出,积食的病位在脾胃,基本病机为乳食停聚中脘(胃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6)

小儿积食的内治法

✿ 中医证型分类 ✿

4.1 乳食内积

【主要症状】

厌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奶瓣,腹胀满,按压时疼痛加重,大便臭,哭闹不宁,夜间睡不安稳,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

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药】

①乳积者:消乳丸加减

常用药物:香附,炙甘草,陈皮,砂仁,神曲,麦蘖

②食积者: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物: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4.2 食积化热

【主要症状】

厌食,口干,腹胀满,腹部灼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夜间睡觉不安稳,小便黄,大便臭秽或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

清热导滞,消积和中

【方药】

枳实导滞丸加减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4.3脾虚夹积

【主要症状】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厌食,进食后腹部胀满,按压时缓解,大便稀溏,夹有奶瓣或没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指纹紫滞。

【治法】

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方药】

健脾丸加减

常用药物: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党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

✿ 小儿积食的常用方子 ✿

在刚刚积食的时候,是胃里有过多的食物积存。比如孩子吃多了消化不了,就会出现急性积食的情况。

此时孩子的肚子会感觉腹胀,胃口差,大便会出现臭鸡蛋的气味,嘴里会有臭味,舌苔会变得厚腻。

此时可以用以下方子治疗:

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 10 g 炒鸡内金 10 g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7)

用法:每天一剂,每次加 200 ml 清水,浸泡 1 小时左右,加两碗水煮 30 分钟,代水喝。一般连喝两三天症状就会基本改善。

温馨提示:用量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积食病情的轻重酌情调整。上面的 10 g 是五岁以上的孩子的用量,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酌情减量,比如三岁的孩子就可以调整为 5 g。

这里的焦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就是小孩子 吃多了肉可以煲点焦山楂水。

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吃多了米饭、面食等,可以用焦麦芽和焦神曲。

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

用这个方子,熬水喝,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去掉,积食除去之后身体就没问题了,如果积食不去掉,孩子可能会发高烧,病情加重反复。

当孩子反复积食,往往是慢性的积食,多数是积在脾。

此时,积滞的有形食物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是伤害却依旧在,当时引起的脾胃功能损伤,一直没有恢复,也会出现积食的表现,我们把这叫作无形的积食,其实就是伤了脾。

此时的孩子,往往瘦弱不堪,毛发黄稀结穗,甚至肚子胀大,四肢却很瘦,胃口不佳,或者特别能吃却不吸收,容易腹泻,口中有臭味,舌苔厚腻,积食的状态反复出现。

因为脾胃虚弱,所以这样的孩子抵抗力也弱,容易感冒,喉咙肿痛,咳嗽缠绵不愈等各种问题。

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调理呢?推荐明代名医龚廷贤的消食饼方子(加减运用):

怀山药 9 g、莲子肉 6 g、茯苓 6 g、薏苡仁 6 g、芡实 6 g 焦三仙各 6 g、炒鸡内金 6 g

用法:每天一剂,每次加 200 ml 清水,浸泡 1 小时左右,再加两碗水煮 30 分钟,代水喝。

一般喝一周,就可以改善症状。这个方子,就不是简单的焦三仙来消食导滞了,而是在「消」的同时,增加了「补」的功能,攻补兼施,调理慢性的、无形的积食。

这个方子,都是药食同源之品,所以可以看做是食疗的思路,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8)

小儿积食的外治法

01 捏脊疗法:

①使患儿俯卧位,露出整个背部,卧平卧正;

②操作者两手拇指自然伸直,两指端分别置于脊柱两侧,指面向前;

③两手食指中指前按,腕关节微屈,以两手拇指与食指、中指螺纹面将皮肤捏起,两拇指交替前推提捏移动;

④自尾骨端的长强穴沿督脉向上捏拿至大椎穴;

⑤采用「捏三提一法」,即捏三下提一下,反复操作3~4遍,隔日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积滞较重者可延长疗程。

具体的宝宝捏脊疗法可点击此文章:

董俊佐:小朋友身体问题怎么解决?父母其实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 正安 · 特种刮痧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9)

02 扎四缝穴疗法:

①四缝穴取穴:四缝穴位于第二到第五手指掌面,第一二指关节横纹中央。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中间那一道纹路的中央。如下图所示。

②操作方法: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2~3滴血液,常见挤出淡黄色液体。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10)

古人认为「积为疳之母」,疳积(疳证)是积滞日久,小儿脾胃极虚,气血损伤而成的。

主要表现为小儿形体日渐消瘦,肚腹日渐膨大,身热,疲乏困倦,面黄肌瘦,厌食,有时呕吐,口干烦躁,大便粘臭或经常腹泻,大便可见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下身浮肿。舌苔薄质淡,指纹淡。

古代疳证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但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疳证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特别是重症患儿明显减少,所以现在一般都极少见到很典型的疳积了。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11)

生活中如何预防小儿积食?

小儿积食,大多是喂养不当导致的,而罪魁祸首,往往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太溺爱孩子,唯恐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所以总给孩子吃很多好吃的、富有营养的食物,结果让孩子积食了。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12)

因此,改变传统的喂养观念,科学合理的喂养,是预防小儿积食的关键。家长们让孩子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等,才是真正的调理之道。

另外,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调节饮食,合理喂养,乳食应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肥甘厚腻之品。

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应依据生长发育需要,按照月龄添加辅食的品种与数量,增进小儿脾胃功能。一旦发现孩子有积食症状,应尽快治疗,以免积食加重,损伤脾胃。

小儿积食最好的方法(小儿积食要重视)(13)

结 语

小孩子的脾胃是稚嫩的,而小孩子也大多是小吃货,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

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们要帮助小吃货们控制好他们的小嘴巴,保护好他们的脾胃,这样他们才能长得更健康、更强壮,以后吃得更好、长得更好!

温馨提示:中医诊病需要四合参诊,文中提到的药方,切勿随意自行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失治误治噢!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 正安聚友会,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李小五

⊙运营编号:GYZX00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