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鱼米之乡(吉林白城关键一招)

高质量建设鱼米之乡(吉林白城关键一招)(1)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野生鸟类。 高龙安 摄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野生鸟类。 高龙安 摄

中新网白城7月26日电 (高龙安 薛栋栋)要是十几年前,相信没人愿意去白城镇赉的南湖闲逛。“以前这里是臭水泡,到处是蚊子和垃圾。”在当地人的记忆里,改变出现在2013年以后。

白城在吉林省西部,风沙盐碱地曾是当地发展的桎梏,河湖连通工程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如今,镇赉的南湖岸边修起了木栈道,种上了花草树木,有跳广场舞的老人,还有扛着相机专程来拍水鸟和荷花的摄影师。

据白城市水利局局长范非介绍,白城市河湖连通工程主要是利用自然水系和兴修的水利工程,通过采取提水、引水、分水方式,把汛期富余洪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湿地当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

范非列出一组数据,从2013年到2020年,当地平均年降水量为456.9毫米,比以前的平均年降水量多73.6毫米。

高质量建设鱼米之乡(吉林白城关键一招)(2)

曾经的臭水泡,如今满是荷花。 高龙安 摄

“风沙干旱碱,谁干谁打脸。”很难想象,在十年九旱的白城盐碱地里,也能种上水稻,大小湖泡里养上了鱼。

如今,白城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6万亩。从2013年到2020年,粮食连续八年大丰收,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1.87万吨。同时,养殖水面恢复到138万亩,达到历史之最,去年,渔业产量达到了4.95万吨,刷新了历史记录。

不仅如此,河湖连通工程还为当地的抗旱防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春季,白城从洮儿河应急调水1.9亿立方米向向海湿地补水,大大缓解了向海湿地核心区的缺水状况。同年汛期,又通过河湖连通工程分蓄洪水10.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防汛压力。

从白城市区沿着公路驶向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路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湿地,里面长满一米多高的草,野生的鸟儿自顾自地游荡,很是惬意。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邹畅林在这里工作了17年,水鸟多不多、生存状态好不好,他很有发言权。

“现在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有298种,湿地水鸟约120种,其中,白鹤最多时有3800多只,东方白鹳1000多只,有些消失多年的鸟类又在这里出现。”邹畅林相信,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种类的候鸟,会一茬一茬地把这里认作故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