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

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7月2日)是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帐下重要将领,全称明智十兵卫光秀,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天正10年6月2日(1582年6月2日)发动本能寺之变,袭杀其主君织田信长。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变,日本历史由此被改写。

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1)

(明智光秀)

天正10年(1582年),织田信长消灭了甲斐的武田氏,统一天下指日可待。5月,负责中国(指日本的本州西部的山阳山阴地区,与我国无关)攻略的羽柴秀吉军面对毛利氏4万大军,向信长发出援兵请求。6月1日,信长援军35000人出阵,其中包括出阵出云、石见的明智光秀军;信长本人仅带不到100人的护卫,从安土城出发,当夜织田信长下榻京都本能寺,也是在当夜,明智军13000余人出阵,进至桂川时,光秀终于发出“敌在本能寺!”的命令,6月2日清晨,明智叛军把本能寺包围得水泄不通,而当时跟随在织田信长身边的,只有小姓数十人。

(本能寺之变影视)

战事进展很快,织田信长本人暴露在明智叛军面前,他与最后的亲信森兰 丸等人共同奋战,最后负伤退入内室纵火自杀,享年49岁。

织田信长留下了这样的绝命诗:

人生五十年, 如梦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 壮士何所憾。

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2)

(一代枭雄在本能寺灰飞烟灭,尸体都没有找到)

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原因是日本历史上的不解之谜,有着诸多猜测和解释,众所纷纭。比较著名的有怨恨说(又包括母亡说、臭鱼说、失地说等)、朝廷黑幕说、秀吉黑幕说、家康黑幕说、理想冲突说、阻止信长篡夺说等等。

那么明智光秀的动机和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们细心考察怨恨说中的母亡说(当光秀攻下波多野氏的八上城后,信长决意斩杀波多野秀治和波多野秀尚,结果在交换人质前惹怒了波多野的家臣将光秀的母亲杀害)、臭鱼说(光秀负责接待德川家康工作,但信长因为不满光秀的招待品太过昂贵以及嫌湖水的鱼味道有异,因此斥责光秀,并命令由其他人负责工作)、失地说(信长让森兰丸就任坂本城城主,光秀会失去领地),这很多说法都迟至江户时代才出现,而且最初的信息源都是孤证,可信度并不高;剥夺光秀领地(封出云、石见二国,但此二国均要求光秀自行攻陷)和俸禄的说法也找不到任何佐证。

而(丰臣)秀吉黑幕说和(德川)家康黑幕说,虽然表面似乎言之成理,但也没有多少证据,从反面看,秀吉和家康在本能寺之变后都有短暂的进退失据,从事后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成为得益者,并不能倒推出他们最早就参与了阴谋。

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3)

(织田信长时期日本群雄割据形势地图)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时间上来做一个基本的分析。这就是,同样在本能寺之变的两日之后,明智光秀被朝廷封为征夷大将军也就是幕府将军,随着他很快败亡,他的这段时期被称为“三日天下”。

谈古论金之前发布过此人与武田信玄齐名被誉为军神,且让我们看看其深沉心机

其中上杉谦信在越后守护去世绝后的两日后获得幕府将军颁发给他的越后守护的任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而明智光秀的这个两日后也意味深长。

当时的京都朝廷虽然只有虚名而没有实权,但要成为“天下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还是需要得到其理论上的背书和授权,事实上,之前朝廷已经被迫让织田信长从太政大臣、关白(理论上太政大臣是天皇幼年时候的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此处仅仅是实际掌权者的名号设计而已)和征夷大将军中选择其中一个职位担任(史称三职推任事件),但无论是由于信长刻意拖延还是朝廷本无诚意,这一任命始终没有落实,而明智光秀反叛织田信长被害的短短几天内,朝廷却迅即任命明智光秀为征夷大将军,这似乎已经说明了一切。

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4)

(天下布武朱文印)

织田信长的理想是“天下布武”,换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诉诸武力,不顾既有的秩序体系和法统,流放足利义昭(因而被上杉谦信称为流放将军的大恶人,1573年织田信长举兵将足利义昭放逐河内,室町幕府就此灭亡,但足利义昭的征夷大将军身份一直到1588年才取消),同时信长并不打算尊重天皇,如果他执政更长时间,天皇和京都朝廷能不能保住都大成问题。

明智光秀可能是被织田信长得罪的一方或者几方联合的代理人,最准确的真相当然是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但从明智光秀这么快就获得京都方面的官方背书来看,比较大的可能当然是包括天皇身边的亲王、公卿和京都贵族豪门势力的代理人,因为只有他们需要一个可以不惜雷霆手段消灭信长,重建幕府体制的代表。

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5)

(明智光秀动漫形象)

很多人认为,从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事变之后的行动看来,他似乎也没渴望夺取天下。事变当天他执拗地寻找信长尸体,下午才离开京都前往安土,由于通往安土的桥被信长家臣破坏,光秀只能回自己居城。回城后,光秀发出多封信件,收件人大部份是与信长敌对的大名,但众人因为于事前都没收到任何光秀欲叛变的内幕消息或知会,所以大部份人均作壁上观,最后听凭丰臣秀吉击败明智光秀,结束了他的“三日天下”。

但是,根据记载,明智光秀方面在说出”敌在本能寺“之前给其部下下达了详细的命令并做了战前动员:

从今日起,光秀殿下即将成为天下人,即便如提鞋的低贱之辈亦当欢欣踊跃,竭尽忠勇。吾辈士卒有两处目标(指织田信长下榻的本能寺和其长子织田信忠下榻的妙觉寺),树立武勋便在今日。有什么愿望现在尽可以说出来。有兄弟子嗣之人自不必担心无人继承家业,无兄弟子嗣之辈尽可从自己的亲属中选出关系亲近者继承家业。众人封赏之高下,全系尽忠之深浅!

这说明从发动本能寺之变起,明智光秀就有着明确的成为”天下人“的野心,而如前述,这个野心是建立在与京都朝廷势力充分的沟通基础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朝廷黑幕说和理想冲突说乃至阻止信长篡夺说可以说是同一回事。

根据日本方面的史料,当时朝廷内跟光秀共谋的人,有两个人曾暴露出明显迹象,从三位的神祇大副吉田兼见和前关兼和,他们在山崎之战的前一晚即1582年6月12日在写字时候紧张地折断了毛笔,隔天,当获知光秀败死之后流露出极度失望的情绪,但是他们应该只是共谋者的冰山一角,其背后可能包括了一个公卿贵族集团。

太阁立志传明智光秀谋反条件(战国无双之三日天下)(6)

(选择成为关白的丰臣秀吉)

战胜明智光秀的丰臣秀吉成为“天下人”之后既没有选择织田信长恣肆无忌的道路也没有选择镰仓幕府(河内源氏)室町幕府(出自清河源氏的足利氏)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公卿道路,除了因为他不像明智光秀和后来的德川家康那样是源氏后人之外,明智光秀事件中平日貌似孱弱无能的公卿贵族一方显示出的谋略和软实力,可能也是他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