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

文/野史日记 欢迎关注我了解历史!

参考文献:《三国志》《史记》《三国志集解》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开始第一次北伐,这一次北伐的效果非常好,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纷纷投降,震动中原。曹魏做梦也没想到,小小的蜀汉敢主动进攻强大的魏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一路高歌猛进,直奔长安而去,在魏国反映过来之后,派兵来阻击诸葛亮,诸葛亮早就猜到了魏国的做法,派了马谡守住街亭,使曹魏无法对诸葛亮形成包围之势。

“南安、天水 、安定三郡叛魏应亮 ,关中响震”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1)

可惜的是,马谡屡屡犯错,最终被魏国大将张郃打败而逃,如此一来,诸葛亮的后路就要被抄了,不得已的情况下,率领蜀军回师,第一次形势大好的北伐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马谡之死

回到蜀国之后,开始清算这一次的功过,最终,诸葛亮申请自降三级,而马谡则被斩首,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些人对诸葛亮将马谡斩首表示不理解,不就是失败一次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哪个将军能保证百战百胜啊,在蜀汉缺人才的情况下,应该给马谡机会啊。

“ 亮拔西县千余家 ,还于汉中, 戮谡以谢众。”

当时的参军李邈就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在诸葛亮下令斩马谡的时候,参军李邈就进行了阻止,他对诸葛亮说:“秦国赦免了孟视明,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余国而称伯;楚国逼死子玉,不到两代就衰落了。马谡最好别杀,让他戴罪立功才是上策啊。”当时诸葛亮哭的很伤心,但是却拒绝了参军李邈的说情,挥泪给马谡斩首了。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2)

“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 ,二世不竞”

有好多人都觉得参军李邈说的挺有道理,但是诸葛亮还是坚持杀了马谡,这样一来,就开始有人觉得诸葛亮可能是出于私心,出于权利和党派斗争,这样揣测诸葛亮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蒋琬都有点这样的想法。

对于蒋琬的想法,诸葛亮还是很在乎的,在事后诸葛亮曾对蒋琬解释:“我也不想杀马谡啊,但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啊,马谡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正军纪,军纪不明,日后没发带兵了啊。”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3)

“亮流涕曰 :`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 ,用法明也 。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 。四海分裂, 兵交方始, 若复废法 ,何用讨贼邪' ” !

马谡所犯何罪?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诸葛亮为啥非要杀马谡不可呢?这一点其实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汉简就可以看出历史真正原因,在这些汉简之中,记录了有关军事方面的律令文书 。从这些文书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谡所犯之罪有三。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4)

  • 败军、失军罪

这条罪,指的是在军中为将者,打战败或者损失了大量人马。这是一条重罪,从史料记载中就能看出来,比如在《史记》之中记载李广, “所亡失多 ,为虏所生得, 当斩 ,赎为庶人”。从这里就能看出,犯了败军、失军罪的将领,按律当斩。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5)

再看马谡,他犯了 败军、失军罪无疑。马谡先是屡次犯兵家大忌,只知道纸上谈兵,王平对他的劝阻他置若罔闻,最终导致失败,守街亭他是导致失败的主要责任。而且,在失败之后,马谡不管自己的军队,自己抬腿就逃,留王平在那里死战,救下了不少的将士。在这两点的表现上,斩马谡很正常。

“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 违抗军令罪

这条罪,指的是不听从军事领导的指挥。大家都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因为只有军纪严明的军队才能大胜仗。这也是一条斩首的罪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毕竟“军令如山!”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6)

在汉律之中,对于犯违抗军令罪的人,处罚就一条“不如令者斩”,没有任何商量。这一条重罪马谡也犯了,他不受诸葛亮的节制,自己山做主张,还不听王平的劝告,最终导致了作战失败,他被斩从这里看也没什么毛病。

  • 阵前逃亡罪

这条罪,指的是临阵脱逃的罪名,这样的罪名适用所有的士兵,就不要说将领了,在危急时刻,抛弃自己的军队自己逃命的将军,死罪是必然的结果。 在《三国志集解》中赵一清曾经就说过:“马谡的死,与阵前逃亡有关。”

“谡之受诛亦以军败而逃耳 ,见《向朗传》 。”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7)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朱子彦就曾在他的文章里说:“既然触犯军法,马谡必须得杀,不杀不足以立信。”

诸葛亮一生用兵如神,位居武庙十哲,成为了千古一相。这些所有的荣誉,都离不开其为人严谨,用法严明。正是因为诸葛亮的法度严明,才让所有人都对诸葛亮信服,弱小的蜀国才能团结在一起,在与强大魏国的斗争中取得先机。

即便是马谡自己,对于诸葛亮的判罚也没有半点怨恨,他只是后悔自己没有承担大任,让诸葛亮失望了,希望诸葛亮能够善待他的后人。诸葛亮对此也确实做到了,在这里也体现了诸葛亮法律不外乎人情的做法,对于马谡的后人给予关怀和体恤。

“明公视谡犹子 ,谡视明公犹父 ,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 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 ,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诸葛亮斩马谡,实乃是军法所在,无可奈何。这一点从诸葛亮对待马谡家人“待其遗孤若平生”就可以看出来,毕竟,在当时的法律,马谡的家人按律应该连坐,诸葛亮却没有那么做。


★好书推荐★ 野哥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名为《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这本书不简单。

这套书上迄两汉,下至民国,共计651万余字,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部历史小说,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诸葛亮的真正凶手(青海出土的竹简)(8)

顾颉刚先生曾说:“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还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野哥联系出版社加印了一批,原价408元的书,现在只要165元,点下面的链接可参团购买《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