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初见成效(马山县多措并举)

广西新闻网马山11月5日讯(记者 胡戴炜)自2016年12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以来,南宁市马山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重教为先、兴教为本”和“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城乡教育环境,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异,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常态化发展上蹚出一条“马山道路”。

聚力提升办学条件 压牢优质均衡“压舱石”

“2017年以来,全县投入经费3.78亿元,实施教育基建项目130个,涉及学校88所,新增实验室、功能室146间,新增学位9850个,新建、改扩建体育运动场地52317平方米。此外,投入经费4829万元,添置教学设备,实现“班班通”全覆盖;新建、改扩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9个。”马山县教育局局长韦才煌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我们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教育项目资金,重点用于优质均衡工作补短板项目。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初见成效(马山县多措并举)(1)

马山电白小学,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上课。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戴炜 摄

据悉,为解决城镇中小学校场所狭小、校舍紧张、学位不足等问题,在新建马山电白小学、马山岭南中学、马山福田幼儿园后,今年,马山县委、县政府还筹划了新一轮城镇学校(园)布局规划,包括征地扩建马山中学、改建城西小学校门,征地迁建马山县周鹿(福田)初级中学、古寨乡中心小学、古寨乡中心幼儿园,积极规划林圩镇中心幼儿园、马山县城高铁新区初中、马山县城(城北新区)第六小学建设等项目,力争让学生全面享受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22所、幼儿园181所,在校生近8.4万人,是攀岩进校园推广示范县,是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优秀项目县”,自治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创新实验区,南宁市“国培计划”自主选学模式改革试点县。

实施强师兴教工程 守牢优质均衡“主阵地”

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马山县全面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支撑,广招引、促交流、增待遇,提升师资整体水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全县有省级课题20个,市级课题65 个、县级课题94个,获得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评奖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2017年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一是实施教师增量计划,通过双选、公开招聘、特岗、全科生安置、错峰自主招聘等方式加大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力度,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二是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全县安排支教走教教师301名、轮岗交流教师459名,推动教师均衡配置;三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引入社会资金设立“祥梦园丁”奖,职称评定倾斜,鼓励教师扎根乡村一线;四是实施培优强技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和专业技能。开展师德巡回宣讲41场,评选师德标兵和各级各类优秀教师800多名,激励教师创先争优。”马山县副县长陈圆圆向记者介绍道。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初见成效(马山县多措并举)(2)

马山县白山镇大同小学的壮族会鼓表演。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戴炜 摄

据了解,2017年以来,马山县招录教师827名,安置“美丽中国”等支教教师97名,安置定向培养师范生156人;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增核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共4378万元,惠及教师16992人次;投入资金1953万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224套,解决437名教师住宿难题。同时,马山县还在全区率先成立“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中心,实施“516”人才培养计划、“青蓝工程”“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程等,四次荣获自治区“国培计划”优秀案例奖,全覆盖培训教师46638人次。

推进民族文化传承 探索优质均衡“新路子”

“这是一首洋溢着丰收喜悦之情的歌曲,大家唱的时候一定要带入欢快的情感,咱们再来一遍......”在马山县古零中心小学的一间多媒体功能教室内,音乐老师正带着学生上音乐课。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初见成效(马山县多措并举)(3)

马山县加方中学的壮族扁担舞表演。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戴炜 摄

据了解,古零中心小学是马山县文化部门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之一,开设有“壮族三声部民歌进校园”专题讲堂,邀请非遗专家及学者进校园讲授相关知识,组织壮族三声部民歌达人进校园开技艺传授课,并举办壮族三声部民歌展演活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初见成效(马山县多措并举)(4)

马山县古零中心小学壮族三声部民歌演唱。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戴炜 摄

“学生们对壮族三声部民歌非常感兴趣,每年报名参加合唱团的学生很多,学校为此成立了兴趣班,每周用两节课教学生唱山歌,兴趣班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入选合唱团。校园文化建设因开展三声部民歌得到升华,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古零中心小学校长李斌介绍道。

近年来,马山县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大力推进“马山文化三宝” “体育运动”进校园,建设壮族会鼓、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扁担舞文化传承学校,积极推广攀岩运动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据悉,加方初中和白山镇大同小学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也分别是马山县文化部门壮族扁担舞传承基地和壮族会鼓传承基地,马山县古零中心小学、城北小学是马山县文化部门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之一,而古零初中攀岩馆则是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广西马山)训练基地核心设施。

下一步,马山县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逐年分批对各学校进行新建、迁建和改扩建,提升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教育品牌,全力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项目为引领,推动马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任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