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为什么责怪自己(智者修炼自己愚者苛责他人)

智者为什么责怪自己(智者修炼自己愚者苛责他人)(1)

周国平曾说;“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会斤斤计较。”

生活中,我们常见锱铢必较的人,遇见事情寸土不让,甚至会争执到面红耳赤。日子久了,人就变得戾气满身,面相丑陋,走在路上浑身上下都能散发着负能量。

殊不知,有些事情需要事事较真,但有些却需要一颗包容的心,以更宽的视角,更高的角度来看待。

你发泄出去的戾气,总会反弹到自己身边;你散发出去的善意,终究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所以智者总是修炼自我,而愚者从来看不到自身的问题,总是苛责他人。

01.智者静心,愚者烦乱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看透世间的名声与权利就不能很好的明确自己的志向,内心不宁静就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如果整日风声鹤唳,一丝风吹草动就能拨乱你的内心,是不能专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情的。

静下来,你就不会把自己主观的局限在一个角色里,你会跳出来,用深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自己,看待周边的事物,从而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同事小崔专业能力很强,做事细致严谨,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稍有意见不合就会大嚷大叫,而且不分场合地点。

有一次因为工作意见相左,对方不支持小崔的想法,还没等对方开始解释,小崔就又开启了咆哮模式,而且还是在公司前台。

听见声音的客户以及同事都纷纷侧目,同事见状,也顾不得解释原因,赶忙跑到了办公室里“躲了起来”。而小崔还在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对周边人的窃窃私语和注视全然忽视。

在提携主管的决策会议上,虽然大家一致认可小崔的专业能力,但对她胜任主管的事情上,大家一致投票反对。

因为她不能在交流的过程中静下心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更不能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前,查看周边的环境,是否会为公司带来不良影响。

而居于领导阶层,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判断和解决问题是基本素养。

与人沟通,静心自持:智者会客观分析,理性判断;愚者才会任意妄为,指责他人。

智者为什么责怪自己(智者修炼自己愚者苛责他人)(2)

02.智者慎言,愚者乱语

围炉夜话中说;“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

意思是脾气暴躁不安的人,多半寿命很短;说话刻薄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必定是没有什么福分的人。

古语云:知人不必言尽,留人三分余地。不会说话的人总是一开口就把话说死了,断了自己的路,也伤了别人的情。

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但对孔融长大后的事情,相信很多人会知之甚少。

孔融在成年之后因为文采斐然,成为了建安七子之一,在当时的威望非常的大。

但他自恃聪明,经常揭曹操的短处,甚至还跟着祢衡在酒后骂曹操。

曹操为节约粮食,缩小开支,颁布了禁酒令,孔融却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说尽了饮酒的好处。

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绍的儿媳甄氏,孔融就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把曹操气得要死。

多次触怒曹操后,孔融终于被杀。

古语云:“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为人处世,我们要明白,有些话不得不说,而有些话宁可不说。

懂得慎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最聪明的策略,我们可能被多言伤害,但不会寡言伤害,故智者都寡言。

只有懂得慎言,才能更好地行走于世。

03.智者慎独,愚者无畏

人往往越是缺失什么,越会要炫耀什么。

只有自身精神世界无所依傍,一片虚无、内心世界贫瘠的人,才会在外在拼命装饰和展现。 不放弃每一个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曾国藩曾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所说的慎独,内心自然而然就会生出平静、安宁、富足。在自我修行的事情上,没有比慎独更难得了。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在自我向内反省的时候会更专注于自身,忽略掉外在的杂音。

能够做到此处的人,他的心情自然是平和欢愉的,而非怒燥不安的。抵御外界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内心的修身养性。

唯有内心充盈,才能精神富足,才不会因为外界的细微变动而影响自己,才能更好的专注自身的修行。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

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

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老子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慎独之时,人主要面对的是自己,是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

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定和富足,面对世间的欲望滚滚,命运的荣辱沉浮,人生的成败得失,守得住自己,约得住行为,不崩溃,不放纵。

能做到慎独的人,是战胜了自己的人。

智者为什么责怪自己(智者修炼自己愚者苛责他人)(3)

04.

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

当你了解越多,认知越多,愈会发现自己的“无能”“无知”。

不因为自己多学习一些而沾沾自喜;不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蔑视他人;不因为自己位高权重而肆意践踏;不因为自己身处优渥而不知疾苦。

时刻谦卑,静心、戒躁、修身养性,多修炼自己,少苛责他人,这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