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插秧机报价(水稻插秧机烘干机)

补贴公示数据显示,近几年水稻插秧机市场销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1年水稻插秧机在国内的补贴销量6.3万余台,2018年销量则达到了7.3万多台,期间出现三次拐点,可谓是跌宕起伏水稻插秧机市场在经历了自2011年以来的两年增长后,2013年达到高点,2014年则遭遇了多年未有的滑铁卢,销量大幅度下滑2015年水稻插秧机市场的刚性需求强劲,加上农机市场政策红利拉动等一些利好因素,开始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7年再次达到一个高值点,2018年出现小幅下滑,销量同比下跌4%,究其原因,一方面处在低迷的农机大环境下,水稻插秧机市场难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水稻面积调减政策、水稻最低收购价下调、水稻直播机的相对高效益等因素都会间接或直接影响水稻插秧机的销售,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葱插秧机报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葱插秧机报价(水稻插秧机烘干机)

大葱插秧机报价

水稻插秧机市场,8年间跌宕起伏

补贴公示数据显示,近几年水稻插秧机市场销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1年水稻插秧机在国内的补贴销量6.3万余台,2018年销量则达到了7.3万多台,期间出现三次拐点,可谓是跌宕起伏。水稻插秧机市场在经历了自2011年以来的两年增长后,2013年达到高点,2014年则遭遇了多年未有的滑铁卢,销量大幅度下滑。2015年水稻插秧机市场的刚性需求强劲,加上农机市场政策红利拉动等一些利好因素,开始出现了恢复性增长。2017年再次达到一个高值点,2018年出现小幅下滑,销量同比下跌4%,究其原因,一方面处在低迷的农机大环境下,水稻插秧机市场难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水稻面积调减政策、水稻最低收购价下调、水稻直播机的相对高效益等因素都会间接或直接影响水稻插秧机的销售。

补贴公示数据显示,水稻插秧机生产企业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11和2012年时均只有41家,到2018年时有补贴销量数据的企业已高达75家,较2011年增加了34家。

水稻插秧机前10品牌销量及销售额占比表现出相同的走势,虽然其品牌集中度起起落落,但是总体来说品牌集中度仍处在较高的水平。另外,企业数量稳中增长,品牌之间的竞争还是存在的,2018年的前10品牌集中度较2012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

粮食烘干机市场,7年增加130家企业

补贴公示数据显示,2011-2017年国内粮食烘干机销量大体呈连续增长走势,2017年达到高值点,2018年继而转折出现“跳水”。据统计,我国粮食年产量6亿吨左右,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存在的损失高达15%左右,而粮食烘干机可以有效解决谷物晾晒、质量等问题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国家对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视以及补贴政策的推动等等,都使得粮食烘干机越来越成为一种刚性需求,2011年粮食烘干机全国销量2000多台,在之后的几年里粮食烘干机销量几乎呈井喷式的增长,到2017年销量已超2.8万台,较2011年增加了约2.6万台。2018年粮食烘干机受整个萧条的经济大环境、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等一些影响,销量骤减到1万多台,同比2017年下滑63%。

补贴公示数据显示,粮食烘干机的生产企业数量自2011年到2018年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11年全国30多家到2018年的163家,7年间增加了130家企业,随着粮食烘干机企业的增多,其品牌集中度也在不断下降,前10品牌销量占比从2011年的80.34%连续下滑至2018年的44.17%,前10品牌销售额占比则从74.96%跌落到39.26%,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打捆机行业品牌集中度连年下降,竞争愈演愈烈

近几年以来,打捆机行业发展态势保持良好,销量已连续7年增长。2011年打捆机补贴销量仅3000多台,2017年销量首次突破万台,销售了1.5万多台,到2018年已经接近3万台。打捆机每年的增长幅度差异较大,其中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高达87%。在整个萧条的农机大环境下,打捆机能够脱颖而出实现连年增长,离不开国家环境治理政策(如,禁烧秸秆)、国家粮改饲政策、购机补贴政策等利好因素的驱动。

补贴公示数据显示,2011-2018年打捆机的生产企业数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1年仅有的33家企业,暴增至2018年172家,7年间增加了140多家,其中2018年是打捆机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一年。随着一些企业不断地加入到打捆机生产的行列,打捆机的品牌集中度也在逐渐的下降,前10品牌销量占比从2011年的90.32%,到2016年已不足60%,2018年仅有41.65%。前10品牌销售额占比从2011年的高达94.96%,到2017年仅有51.9%,2018年更是下滑至40.87%。品牌集中度的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打捆机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拥有创新、精湛的技术、质量高超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深入了解细分用户群体的真实需求也是不可忽略的制胜关键点。

青饲料收获机近几年市场发展向好,未来可期

近几年在持续低迷的农机市场大环境下,青饲料收获机逐渐崭露头角,市场需求在进一步扩大,成为农机市场关注的焦点。影响青饲料收获机市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粮改饲”政策从2015年启动试点,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7年任务增加、资金翻倍,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达20亿元,试点县扩大到431个,试点面积超过1100万亩,这些从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青饲料收获机需求的增长。2016年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提到“根据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到2020年,青贮玉米面积达到2500万亩,苜蓿面积达到3500万亩”,加之农机补贴政策的倾斜等其他利好因素都对青饲料收获机市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2017年青饲料收获机补贴销量已经达到4300台,2018年略有下滑,补贴销售了4200多台,相较于2011年的1900台,翻了一番多。

从近几年青饲料收获机企业数量来看,总体呈增长趋势。补贴公示数据显示,青饲料收获机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34家,到2018年的76家,实现五年连续增长。2015年国家粮改饲政策试点启动、2016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等因素影响,使得青饲料收获机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加入该行业的生产企业也随之增多。从2011年到2018年,虽然青饲料收获机的品牌集中水平出现下滑,但仍保持在60%以上,具体表现为前10品牌销量占比从2011年的78.4%下滑至2018年的69.8%,前10品牌销售额占比则从2011年的85.8%下跌至62.6%,企业间的竞争在逐渐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