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

堡,关中一带也叫堡子,是指外有沟壕内有高墙围成一圈的村庄,多为富家大户为防匪患而修筑。陕西泾阳县境内北山边有个安吴堡,在八百里关中道上可谓声名显赫。安吴堡,意在吴姓族人无祸平安,它能从清朝中叶开始辉煌鼎盛百十年,创造陕商传奇,其背后是有渊源的。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

【吴氏庄园暨“安吴青训班”旧址】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

【吴氏庄园暨“安吴青训班”旧址】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

【吴氏庄园暨“安吴青训班”旧址】

先说安吴堡的风水

它背靠关中名山嵯峨山,古名荆山,《史记》载:黄帝铸鼎荆山之阳,鼎成驭龙升天。嵯峨山俗称关中五台山,主脊上东西向一字排列五座山峰,削峰为台分别建有庙宇,主峰二台海拔1405米,建有皇家寺院—唐振锡寺和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舍利塔。另传闻面积最大的五台曾是北宋杨八姐驻军练兵的抗金基地。安吴堡的崛起和兴盛是托了圣先佛祖的福。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4)

唐振锡寺和大唐悟空禅师(西游记孙悟空原型)舍利塔

再说安吴堡的风水

唐朝皇帝德宗李适(kuo)选定嵯峨山为其寝陵,在相传同是老子讲经台的嵯峨山大台半山腰凿修地宫建成崇陵。如今穿过堡子往北不到二里,就能看到崇陵的地表遗迹。高大的华表独刺天空,石刻的文官武将和石狮石马在荒野里静默着,看护着神道上待收的庄稼。安吴堡能风调雨顺富甲一方是借了皇帝的龙脉。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5)

唐德宗崇陵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6)

唐德宗崇陵

后说安吴堡的时运

清朝道光年间,安吴堡轮到了一个女强人掌家,此妇娘家是三原县富商周家大院,十七岁上被吴家大房老爷所瞒骗,为病入膏肓的独儿冲喜,过门不久丈夫一命呜呼,老爷老太随后撒手人寰,吴周氏成了吴寡妇。可这寡妇非一般女流之辈,把吴家产业越做越大,田地连畴,遍布泾河以北川原大地,商号票号开到西安汉口,乃至京津,农、商、房产结合,大吴家可真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7)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8)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9)

大院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0)

大院正厅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1)

【吴氏庄园后院的望月楼曾是青训班的图书阅览室和小会议室】

1900咸丰六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携咸丰帝一路西奔,住进了西安城里北院门。吴寡妇捐银十万,说是让朝廷购置军火打洋人。太后听闻降旨召见,吴寡妇就带上三原名小吃金线坨坨和泡泡油糕去了西安城,太后当场就封其为“一品夫人”并认下做义女。老佛爷一生只收有三个义女,一为满人,一为蒙人,吴寡妇为汉人。安吴堡兴旺到了极盛,是因为与皇家攀上了亲。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2)

【吴氏庄园后院的望月楼曾是青训班的图书阅览室和小会议室】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3)

【迎祥宫曾是吴寡妇念佛的宅院 戏楼曾是青训班开大会演节目的地方】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4)

【迎祥宫曾是吴寡妇念佛的宅院 戏楼曾是青训班开大会演节目的地方】

再说安吴堡的时运

吴寡妇42岁离世,偌大家业留给吴大少,这是抱养的本家侄儿。转眼间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吴大少听说八路军要借用吴氏庄园培训干部,于是就痛快答应,为此建国后政府还给吴大少记有功劳。中共在此举办“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通称“安吴青训班。蒋委员长电贺,毛泽东主席题词,朱德总司令亲临报告。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5)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6)

“安吴青训班”史料展厅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7)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8)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19)

从1937年创办到1940年撤离,安吴青训班共举办了14期,毕业学员12000余名,分别输送到延安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被誉为“青运史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我党著名政治理论家胡乔木曾在此任过教员,前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父亲刘瑞龙就是“青训班”的教务长兼班主任。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0)

左丁玲 右刘瑞龙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1)

刘瑞龙 刘延东之父的办公室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2)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3)

刘瑞龙 刘延东之父

安吴堡在抗战期间,爱国青年纷纷投奔,英才云集,成了国内外的聚焦点,号称“青年故里、干部摇篮”而再度极盛,是顺应了时局的潮流。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4)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5)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6)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7)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8)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29)

青训班当年在安吴

最后说说安吴堡的吴氏陵园

今天安吴堡的吴氏庄园成了“安吴青训班”旧址展馆,吴氏陵园成了“青训班露天教室”旧址,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走进吴氏庄园,曾记否从这座宅院中走出过共和国的部长,人民军队的将军,诞生过新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人们在感受关中民居特点的同时,也在缅怀着革命先烈的奋斗业绩。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0)

吴氏陵园正门

吴氏陵园已被文管部门修葺一新,里面古柏苍天葱郁,安眠着四墓八人吴氏先祖,墓碑上所载都是些巡司巡检、游击尉骑、道台府台之类的官衔,放到今天不是省部级也是厅局级。园内石碑楼4座,每座长6米,宽2米,高12米,牌楼属石灰岩质所造,为三间四柱三楼石牌楼,明楼顶建造,一小形二层重檐,四角攒尖厅,梁坊多雕以动物、山水、人物、生活器皿等图案,栩栩如生。石刻层顶,凿有板筒瓦,勾头滴水。国家文物局专家曾评价,吴家陵园的石雕可与圆明园石雕媲美。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1)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2)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3)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4)

吴寡妇倾巨资修建祖先陵园,就因无嗣按族规无法入葬陵园,当年只好安葬在陵园北200米处,据说在大修梯田年代坟垣被铲平,连一钵黄土都没剩下。吴氏族人入葬祖坟是有等级地位讲究的,最后入园的有三位,均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分别是吴氏五房的一代国学大师吴宓雨僧教授及弟弟吴协曼院士,再就是吴氏庄园最后一位传人,吴寡妇的养子吴大少。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5)

一代国学大师吴宓教授长眠吴氏陵园中

后记

前几年孙俪主演的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就是以安吴寡妇为原型改编创作的,剧情概要如下:

1884年,周滢跟着养父周老四来到关中,输光钱财的周老四将周滢卖到沈家当丫头。周滢逃跑时躲进吴家东院大少爷吴聘的轿中,颇具商业头脑的周滢得到了吴蔚文的赏识,被获许留在吴家。沈星移怀疑沈家大少爷被吴聘暗杀,出手将其打伤。为救昏迷的吴聘,周滢嫁入吴家冲喜。吴聘身亡,吴家处境困窘,周滢决定要重振吴家东院。周滢入股陕西织布局,却遭受了朝廷反对洋务运动势力的打击,陕西机器织布局面临重建。为救深陷牢狱的周滢,吴家交出陕西机器织布局的所有股份以及与洋商的生丝合同换得周滢一命。出狱后的周滢重燃斗志建立泾阳布厂,吴家产业再次有了新起色。庚子国难,周滢用自己的方式担起了吴家大业的重振之风,又引领了动荡时局的改革之路。

磨盘山传说故事(嵯峨山脚下有一堡子)(36)

安吴堡所带来的传奇效应继续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