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

最近在后台,我们收到一位读者留言:

读者和男友恋爱2年了,经历了你侬我侬的热恋期、艰难的磨合期。

两人的关系本该趋于平稳,女孩儿却觉得越来越不对劲。

两人虽在同一座城市,但相隔50多公里,几乎一周才能见一次。

他们不再像热恋每天视频,周末见面也觉得麻烦大于喜悦,不见面则一天都发不了5条微信。

除了早安晚安嘘寒问暖,已经无话可说。

似乎只是依靠惯性维持着这段关系。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1)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男朋友开始挑剔她的外表,催促她减肥、美白......

当初的幽默风趣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不稳定的情绪和不耐烦的语气。

她很苦恼,觉得已经没有继下去的动力,却也很难开口提分手。

她不明白,这到底是倦怠了,还是真的不爱了?

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关系,到底该不该放下?

分手其实早有征兆

首先,需要指出一个事实:

靠情感上的亲密、生理上的激情所维系的“浪漫之爱”,必然会随在一起的时长而减弱。

罗兰米勒在他的《亲密关系》中指出:

伴侣在一起两年后,平均表达出的激情会减退为一开始的二分之一。

在一起的第四年,则是最容易离婚/分手的时候。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2)

Pexels

随着双方了解程度加深,起初的幻想与神秘感被打破。

眼前的爱人从理想化的形象落地变成更加“具体的人”。

先前选择性忽略的缺点,便会再次被拉出来审视。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曾经组建过一个“爱情实验室”。

通过对49对情侣的实时观察,他发现,关系行将破裂的情侣们有着类似的相处模式。

根据这些特性,预测出的离婚率高达91%。

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们整理出了以下6点“分手征兆”。

1、共情缺失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

当你为工作焦头烂额,加班到深夜回家,对方只怪你大晚上回来扰TA好梦,完全无视你的疲惫。

你小心翼翼地向对方倾吐心中的压力,期待对方能给予一点鼓励和支持。

对方却说:“成年人了,情绪要会自己消化。”

你的情绪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于是出于蔡格尼克效应(人们对未完成的事记忆更加深刻)。

这件事情变成了横亘在你们之间的石头,时不时就会碰到一下,膈应一下。

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亲密感”是一段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亲密感,就包括给予对方爱、安全感与情感支持。”

当其中一个人不愿意共情时,一段关系也就岌岌可危了。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3)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

2、排斥肢体亲密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

肢体接触更频繁的情侣对亲密关系有更高的满意度。

一段关系的中,双方的性欲上下波动很正常。

如果有一方恰好处于冷淡期,暂时无法使性生活回到正轨,并不意味着这段关系就此结束。

试着想象第一次和你的伴侣亲密时的场景,回味那段记忆。

如果你能跟随思绪回到过去。

随着美好的经历与感受被唤醒,伴侣对你的性吸引也会慢慢恢复。

相反,如果真的丧失热情,回想起亲密接触的场景时,甚至会感到抵触甚至厌恶。

则预示着对方对你不再有性吸引力,需要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4)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3、末日四骑士

戈特曼在《爱的博弈》中指出了四种破坏关系的方式:

批评、蔑视、防御、筑墙,因经常出现在即将燃尽的关系中,遂将它们命名为“末日四骑士”。

1)批评:批评是一种消极的人身攻击,常常带有“从来”、“总是”这样的字眼,比如“你总是东西乱丢”、“你从来不知道在乎我的感受”等等。

2)蔑视:暗示伴侣低你一等,包括辱骂、讽刺、嘲笑和贬低

3)防御:包括正常的愤怒、反击和抱怨,将对方置于对立面,不愿意承担相应地责任

4)筑墙:双方都不再释放倾听信号(点头、眼神接触),取而代之的是无动于衷,树立起一堵隔绝信号的墙。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5)

日剧《爱情是什么》

4、不完全承诺

不完全承诺的潜台词是:

“我会和你永远在一起,除非出现更好的选择”。

两人并没有一致的生活目标和意义,一方没有完全投入到关系中。

这类问题通常暴露在一方急着结婚、同居或生子,而另一方表现出退缩时。

伴侣中有一方想要推进关系,而另一半则在考虑目标和梦想,且拒绝讨论深层次问题时,事情会变得很难办。

一旦有更理想的选择,关系就无法继续下去。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6)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5、关系中的“第三者”

除了我们正常理解的“第三者”,婆婆、闺蜜等喜欢干预的“反派”也可能是一段关系的隐患。

反派的出现并不一定会导致关系的终结。

但其中一方与第三者若达成共识,形成“反伴侣同盟”,则会给关系带来很大影响。

例如:两人因为“过生日需不需要仪式感”发生分歧。

原本只是个很小的问题,而女友刚好有个劝分不劝合的闺蜜/基友,跟着一起讨伐“渣男”。

原本很小的被无限上升到人格层面。

另一半便会感到孤立无援,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7)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6、权力不对等

财务、劳动、选择权的不对等,也是伴侣发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常生活里,我们可能会因为同事的不正当竞争、买到的东西比别人价格更高,感到十分不公。

更别提亲密关系中了。

热恋期时,也许会选择性忽视不对等的付出,但当感情趋于稳定,问题就会再次浮出水面。

为什么每次吃饭都是去你想去的餐厅?

每次假期都是我长途跋涉去你的城市?

为什么家里的衣服碗筷都是我一个人收拾?

为什么每次出来都是我掏钱?

......

这些琐碎的事情在“你情我愿”时都不成问题。

但因为没有事先达成共识,一旦矛盾爆发,这些事情就会变成各自手里的小武器。

它会一次又一次被地反复提及,不断消耗彼此的感情。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8)

日剧《爱情是什么》

延续爱情的法则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亲密关系是一场双人舞。

也许你脚步凌乱,自以为很糟糕。

你看了上面的征兆开始对号入座,对方却在为一丁点地进步和改变欣喜。

所以即使踩中了分手雷区,也并不代表这段关系完全无可救药。

有时,我们会通过捕捉伴侣“不爱了”的蛛丝马迹,一厢情愿地给感情判了死刑。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9)

Pexels

这种缺少有效沟通地单方面撤退,对对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你还对这段感情抱有一丝希望,可以试试这样做——

1、增进情绪协调

戈特曼《爱的博弈》中,提到一种叫“集体独白”(collective monologue)的现象:

在一场聚会中,某个人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情释放自己的的表达欲。

另一个人目光呆滞,甚至漫不经心地磕着瓜子,完全没听对方在说什么。

这两个人看似在互动,却根本构不成“交流”、“沟通”。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10)

网络

戈特曼认为:

有效地沟通需要包含“对对方的兴趣”以及“倾听”两大要素。

伴侣需要有意识地增强情绪协调能力。

关于如何增强情绪协调能力,拉近情感距离,有以下4个具体步骤:

1)说出你的感觉

我们会发现,有的伴侣并不是不愿意表达情绪,而是根本就不会。

当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时,可以试着回想所有描述情绪的词语,并关注自己想到这些词时的生理变化。

一旦碰到适当的词语,身体便会有种“被击中”的感觉,这个词很大可能就是你当下的感受。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11)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

这里有些可以供参考的词汇——

积极情绪:

有趣、幸运、满足、感激、怀旧;

性感、吸引、好玩、傻气、兴奋;

聪明、强大、愉悦、骄傲、快活;

受欢迎、无忧无虑、安全、被尊重;

消极情绪:

被疏远、内疚、悲伤、顽固;

愤怒、自卑、惭愧、紧张;

孤独、被误解、被责难、麻木;

防御、心烦、受挫、无力;

被忽视、没人爱;

2) 多提开放式问题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伴侣继续说下去,说出真实的想法。

因此,我们需要留意多提一些让对方有话可说的开放式问题。

比如说,“你是不是压力有点大?”可以替换成“你看起来压力挺大的,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你喜欢上次的电影吗?”也许很难展开回答,可以换成“你觉得上次的电影结尾怎么样?”......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12)

Pexels

3) 重复内容,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

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对方说过的话重复一遍。

不能100%的准确也没关系。

让对方知道你有认真聆听,并且理解了ta的意思,而且不是做自己的假设或者扭曲对方的意愿。

4)做战友,不做军师

有时伴侣和你吐槽一件事情事情,需要的更多是情感支持,而不是出谋划策。

如果对方本来就很焦虑,你再加一句“你应该这样这样做就好了”反而火上浇油。

这时候,你只需要表示理解,并给对方一个拥抱,或者和ta一起出出气,气氛就会好很多。

你会被当成ta的战友,而不是冷冰冰的军师。

至于详细的解决办法,可以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慢慢商量。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13)

网络

2、有建设性地发生冲突

亲密关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两人遇到分歧,非要争出个你死我活。

一开始还尚存理智,聚焦于问题本身,但随着火药味越来越浓,问题就发生便偏移,注意力放在谁输谁赢上。

如果交流的目的变成了“说服对方”,事情只能适得其反,最后两败俱伤。

这时候,适当且温和的表述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用“我”开头说话

“我”强调说话人的感觉和经历,没有指责伴侣的意思,这样的伴侣就不会提起戒心。

比如说,“我有点伤心,因为上次你和朋友聚餐没有提告诉我。”

就比“你上次自己出去聚餐都没和我说,你怎么每次都这样?”要少了很多对抗的意味。

断联后去对方家里找对方说什么(不可忽视的6大信号)(14)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

第二,是要明确讨论的目的和主题

一开始就要点明你们要谈论的具体问题或者事件。

而且不要跑题,不要想一下子就把我肚子的苦水全倒完。

你要就事论事的说出对对方的看法。

第三,留意可能刺激你伴侣情绪的那些因素

每个人都有一些痛点和弱点。

比如有的人对长相、原生家庭、身高等比较敏感,争论时不管怎么激烈,需要照顾到对方的底线。

不要将其上升为人生攻击,否则便会亲自将关系亲自推向死亡。

感情走到尽头确实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故事的开始畅想得有多美好,结束时便有多酸涩。

尽管如此,如果思考好了、争取过了,不如就爽利大方地放手。

不拖泥带水、不瞻前顾后,对自己和对方都算有所交代。

爱过了,不觉得遗憾就好。

作者:清筠

图源:Pexels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