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五一小长假,本来铁了心想睡它个四天四夜,可又觉得荒废了人生心有不甘。临时决定去外地玩或者郊区晃悠,已然不可能,索性可着北京城里的公园选一个转转吧,好歹也算假日出游了。玉渊潭太平淡,植物园有点远,想想有10多年没去过颐和园了,就去这个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感受下宫阙殿宇的雄伟,宝刹名祠的悠远吧。

为了避开节日拥挤的人流,特地早早出发,7点就进了颐和园,明媚的晨光,清新的空气,加上没什么人的园子难得一份清幽惬意的感觉。可还是一不小心选错了路线,应该一路向东先奔佛香阁就好了,可偏偏是一路向西先去了南湖岛,等再去佛香阁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

从新建宫门进园子往西溜达,就见河堤处的雕花石座上,伏着一只和真牛差不多大小的铜牛,乾隆二十年铸造,据说是为了镇压水患而放于此处的,牛背上还有乾隆撰写的《铜牛铭》。而对于此处的铜牛,还有一种浪漫的说法是在最初建园子的时候,昆明湖西边有一处颇具田园特色的景致叫“织耕图”,代表织女居住之所,而昆明湖东岸的铜牛就仿佛隔着“昆明湖”这条“天河”,与织女遥遥相对。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4)

继续前行远远就可见一个八角亭,名曰廓如亭,也叫八方亭,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个亭子,亭子的八面都有镶刻着乾隆皇帝诗文的木匾,这个亭子和南湖岛以及十七孔桥彼此映衬,很像一只乌龟的头部,以此来象征福寿绵长的美好寓意。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5)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6)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7)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8)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9)

穿过十七孔桥往南湖岛而去,十七孔桥不明思议就是有十七个桥洞,整座桥上有几百个石柱,柱子顶端活灵活现的小狮子十分有趣,远远望去犹如长虹卧波,连接着南湖岛和颐和园东堤。十七孔桥也是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0)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1)

南湖岛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涵虚堂在假山之上,是南湖岛的主体建筑群,是夏秋赏景最佳的季节中,帝后赏月的好地方,乾隆和慈禧太后都曾在此处检阅水军。南湖岛上的龙王庙要8点半才开门,来的太早只能原路折返去佛香阁。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2)

沿着河堤有垂柳茵茵,微风习习,蔚蓝天空映着一汪蓝色的昆明湖,远处有如白龙般的十七孔桥,金碧辉煌的佛香阁,近处有黄色耀眼顶子的游船,坐在这里静静的就能呆上老半天。继续前行就是文昌阁,也是颐和园6个城关中最大的一个。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3)

穿过文昌阁就到了颐和园中的一处生活区,这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来颐和园游玩的时候,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前面的是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除了正殿,两侧还有配殿。穿过乐寿堂,就是著名的长廊了,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个游廊兼画廊了,连接了昆明湖和万寿山,走在长廊里抬眼可以看到横栏上画满了各种风景,花草,人物,而且没有一幅画是相同的。乾隆酷爱江南山水,特地派画师去江南写生,然后回来把风景画在长廊中,可谓巧夺天工。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4)

长廊走到一半,就到了佛香阁的入口处。这组建筑群也是颐和园最壮观的地方之一了,自排云殿拾级而上,排云殿原来是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过寿而修建的大报恩延寿寺,后来慈禧太后希望自己长生不老,重建后改名为排云殿。整个大殿恢弘有气魄,宫殿的飞檐层层叠叠,黄色琉璃瓦光彩夺目。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5)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6)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7)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8)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0)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1)

游览佛香阁还是挺累的,一路都是台阶,佛香阁三层八面四重檐,非常气派宏伟,也是颐和园的中心位置,它把三山五园都汇聚在周围,形成一个优美的皇家园林景区。在佛香阁前可以饱览昆明湖的全部景致。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2)

佛香阁背靠的智慧海,是颐和园最高处的无梁殿,由石料和琉璃砖建造,没有大梁来承重,呈现拱券结构,整个建筑富丽堂皇,艳丽夺目。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3)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4)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5)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6)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7)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8)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29)

从佛香阁下到长廊处继续走,经过紫气东来城关,就到了谐趣园。这个园子是乾隆16年仿造无锡惠山的江南名园寄畅园而建造的,光绪18年重建,园子里充满着曲曲折折的游廊,错落有致,虽然面积不大却是一步一景。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0)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1)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2)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3)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4)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5)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6)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7)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8)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39)

出了谐趣园,经过寅辉城关就能到苏州街。过节期间的苏州街可谓摩肩接踵,乾隆皇帝下江南被当地的美景吸引,特地仿着江南水乡的景致而建了这条水街,专门为了让皇帝皇后妃子们逛街解闷用的,虽然建造上花费了不少银子,可也省去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花费和疲惫。河两岸林立着各种商铺,商铺距离水边的距离最宽的地方1.2米左右,最窄仅有50米,都是没有护栏的,人多拥挤的时候真的需要多注意。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40)

从苏州街可以坐船去石舫景区,如果步行的话,要走上25分钟左右了,石舫也叫清晏舫,全长36米,用巨大的石头雕刻而成,原来是传统的古建筑构造,光绪19年重建,改成了小洋楼的式样,华丽精巧,也是颐和园里唯一的西洋风格建筑。

颐和园园林史分析(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41)

看完石舫可以从这里坐船去十七孔桥,然后从新建宫门出园。借着五一小长假游览了一下颐和园,才发现颐和园如此之大,从早上7点入园到中午12点左右,才逛了三分之二,西堤实在是逛不动了。等下次来的时候再走另一条路线吧。大家喜欢颐和园吗?

​妖夜行摄食光,爱吃爱玩爱旅行,更爱和你分享美好的一切,喜欢就关注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