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诗意从容的冬至诗(倚炉独酌正当时)

立冬,标志着冬天已经正式开始,古代文人墨客写了很多关于冬天的诗词。盛唐诗人李白在《立冬》一诗中曾写道:“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可以说,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闲适与安逸。

最诗意从容的冬至诗(倚炉独酌正当时)(1)

晚唐诗人杜牧也曾写过一些冬日之诗,亦是别有一番小资情调,他在《独酌》中曾写道: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这首小诗写得极美,且极富情趣。此时的窗外,北风萧萧,风雪正浓,诗人倚靠在火炉边,温上一壶酒,独自小酌,岂不美哉?

火炉本是冬日增添温暖之物,但是从诗人的角度看来,却激发了以酒助兴的雅好。可以想象,有了温暖的炉火、香浓的美酒,再加上窗外充满诗意的风雪,三种雅趣碰撞在一起,诗人心中定会进入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

诗人在这种闲适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吟诵出“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可以想象,诗人在江水中独钓,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令诗人倍感惬意,这种场景宛如一幅绝美的“卧舟独钓''画卷。

最诗意从容的冬至诗(倚炉独酌正当时)(2)

杜牧将“拥炉独酌听风雪”与“卧舟独钓听秋雨”两种境界完美地融于一首诗中,这种结合巧妙至极,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又增添了诗的韵味,此生如能感受到这两种境界,的确是人生一段佳话。

再来欣赏杜牧的另外一首冬日之诗,标题就叫《初冬夜饮》,这首诗写得就没有那么洒脱了,其诗曰: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唐武宗会昌二年,也就是公元842年,四十岁的杜牧,夹杂在牛李党争中,最终被宰相李德裕排挤,贬到黄州担任刺史,此后又在池州、睦州等偏远之地为官,坎坷的仕途,令杜牧心生痛苦,遂作此诗。

诗的首句便奠定了悲苦郁闷的基调,此时的诗人衰弱多病,生活更是苦闷不堪。身在异乡的杜牧,远离故乡与亲人,独自漂泊在外,内心的情感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经常会凝视着摇曳的烛光发呆,亦或仰望天上的月亮,感受月圆月缺的变化。

最诗意从容的冬至诗(倚炉独酌正当时)(3)

第三句,从室内转换到室外,描写了屋外漫天飞雪,宛如雪白的梨花纷纷扬扬,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界,杜牧就这样倚靠在栏杆上,仰望从天而降的白雪,他忽然有一种凄凉之感,不知道自己来年是否还能倚靠栏杆欣赏雪景?

这首诗和《独酌》的意境完全不同,一个洒脱,一个哀伤,但,这就是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