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实体经济血脉(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畅通实体经济血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畅通实体经济血脉(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需要金融业扛起责任担当。日前,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快速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争分夺秒抢抓经济工作的要求,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不低于30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投放计划,其中公司金融投放不低于2500亿元,重点针对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信贷、科创企业、外贸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设施、普惠小微、房地产、受疫情影响特定群体等9大领域加大信贷投放,个人金融投放不低于500亿元,重点针对个人合理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及新市民金融服务,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推深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一套精准有力的金融“组合拳”,正是中国银行“八大金融”战略在深圳的一次“大练兵”,传递了国有大行的金融温度,更坚守了“金融为民”的本源初心。

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为稳住经济大盘保驾护航

深圳某制造业企业CC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计算机的生产、研发及销售。作为深圳优质制造企业,为对抗疫情影响,保障生产经营稳定,企业急需资金支持。获悉企业困境后,深圳中行立即成立专项服务小组,2022年一季度为企业及时发放短期流动性贷款10亿元,有效保障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稳步运营。

这样的硬核企业,在深圳犹如瀚海繁星。按照官方数据,深圳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商事主体总量、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之一。

据悉,面对深圳战略新兴产业、未来科技产业、绿色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这些“经济大盘”,深圳中行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在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方面,该行重点加大对深圳市“20 8”产业集群、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的信贷投放力度;在绿色金融方面,该行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重点支持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节能环保服务等行业领域;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加大科创企业“投、贷、债、股、租”一体化服务,运用科技再贷款政策,降低科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护航城市“重器”,金融同样责无旁贷。据了解,深圳中行加大交通物流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于机场、港口、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领域,以及5G基建、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支持房地产企业贷款投放,积极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业务,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投放,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保驾护航,有数字为证。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深圳中行为超3700家制造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投放贷款金额超335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540亿元,较年初增长130亿元,在深圳地区同业中位居前列;为超3000家科技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投放贷款金额较年初增长超190亿元。

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加大普惠金融助企纾困力度

深圳TYF公司主营LED显示模组的技术开发、生产及销售,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下滑明显,经营收入较高峰期下降30%,资金回流速度落后生产需求。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深圳中行立即为企业推荐无还本续贷业务,在今年4月企业贷款到期前,为其叙做“中银接力通宝”贷款700万元,及时为企业补充流动资金、缓解其经营压力,帮助企业保障员工就业和稳定生产。

同样,从稳就业到保粮仓,背后也一直有着国有大行的身影。疫情防控期间,春谷园粮食集团作为“深圳市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全力以赴稳生产保供应。了解到企业资金周转困境后,深圳中行及时为春谷园子公司PCMY发放贷款1000万元,让民生行业企业吃上“定心丸”。

按照深圳官方数据,深圳全市市场主体超38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达75.8%,深圳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前列。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一环。

面对普惠金融这道“时代考题”,深圳中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一方面,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优先、足额保障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规模;另一方面,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基础账户收费,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评估费、保险费等,全面降低普惠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此外,针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以及保障菜篮子、农产品等民生行业的各类型企业的贷款申请,深圳中行通过“特事特办、快处快批”的方式,保供给、促民生;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住宿餐饮、文体旅游、物流运输、个体工商户等特定客群,该行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为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房贷按揭客户提供延期还款、设置还款宽限期等纾困举措。

该免的免、应减的减、能缓的缓——对于深圳中行来说,真金白银是最好“答卷”。截至目前,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23亿元,今年来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4%,较2018年末下降151个BP。同时,该行坚决贯彻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从严落实监管对小微企业“两禁两限”,今年以来共承担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贷款押品评估费、保险费等近800万元,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无还本续贷金额超过9亿元,小微续贷比重持续提升。

抓订单保市场,助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增效

实体经济以加速度回归“正轨”,打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大动脉是重要的部分。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金融业还需要在跨境金融、产业链金融领域做好功课。

FJZT作为海外仓头部企业,为国内广大跨境电商提供出口物流及仓储服务,其海外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海外仓清关、配送、周转快,服务好且成本低,解决了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突出问题。疫情发生以来,该企业进一步加大了海外仓投入。为缓解其海外租仓资金占用压力,降低海外押金管理风险,深圳中行联动法兰克福分行敏捷反应,3天内为其办理经营性租赁保函,替换海外仓业主要求的租赁押金,增强了企业与业主间的互信,促进了企业现金流良性运转,为“稳外贸”贡献金融力量。

如果说金融“稳外贸”是外贸重镇的一剂强心针,那么稳链强链则是金融之城的必修课。

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深圳重点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上万家中小企业外贸活动提供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为帮助企业稳订单保增长,深圳中行加大对朗华的授信支持,并通过结售汇优惠等措施,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为企业在结算、担保、融资等方面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保障企业上下游资金及时结算,助力企业及其服务的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抓订单保市场——这是目前经济形势下深圳外贸的当务之急。据悉,今年以来,深圳中行全方位支持外贸企业跨境汇、兑、融需求,提供贸易融资专项信贷支持;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联合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成本低廉的融资支持;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截至2022年4月末,深圳中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4400亿元,国际结算量超595亿美元。

牵一“链”而动全身。在产业链方面,深圳中行表示,该行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协助做好稳产保供,实施“一链一策”“一户一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做大做强。截至今年4月末,深圳中行供应链融资余额超226亿元,较年初增长19.97亿元,支持上下游客户数超560户。

安“家”乐业提振消费,与深圳千万新市民共筑梦

近日,“新市民”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新市民金融服务”概念。

深圳作为开放包容的创新之城,聚集了1300多万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深圳新市民。圆“梦”深圳,助力新市民创业就业,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同样是国有大行的责任所系。对此,响应监管部门要求,深圳中行推出了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传递金融对于新市民群体的温度。

住房问题关乎民生保障与城市发展。深圳中行表示,为帮助新市民融入深圳安居乐业,对于满足深圳市购房资格的市民,该行做到“应贷尽贷”,满足个人合理住房贷款需求,此外,推出线上申请住房贷款服务,加强住房公积金服务,提升住房按揭借款和还款便利度。据了解,截至目前,深圳中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超2400亿元,为30余万客户解决了住房贷款需求。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还需消费提振。在支持稳消费促消费领域,据悉,深圳中行通过消费分期、卡分期、信用卡优惠活动等,支持个人在住房装修、汽车、家电、电子产品、文体旅游、教育、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的消费需求;并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出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今年以来,深圳中行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57亿元。

文:卢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