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

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还兼备着“天子”的崇高地位。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各个朝代的总体趋势也是在不断地加强皇权、强化君主地位,以致于皇帝成为“一跬步皆关民命”的大独裁者。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1)

故宫皇帝宝座

拥有绝对的权力往往会让人产生“绝对的自负”。历史上的皇帝们,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明君主也会特别注重维护自己的威严形象,即便明知道自己存在过失也往往不会正面承认错误。在这种环境下,那些勇于承认错误的统治者们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2)

影视剧皇帝扮相

皇帝自己承认错误,一般称为“罪己”,通过书面形式公开发布的即为“罪己诏”。历史上进行过“罪己”,甚至于发布“罪己诏”的皇帝也有一些。下面来根据“原因”粗略分析下“罪己”的几种类型,以供大家参考。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3)

明代诏书

第一种:“被迫罪己”

古代皇帝在传统宗法制度及后来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有了“承载天命的天子”这一崇高地位。然而这一地位给皇帝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帮助——既然是“天的儿子”,就得老老实实侍奉上天。

一旦出现地震、干旱、洪水等天灾,甚至是彗星、日食等古人看来“不正常”的自然现象,皇帝就得第一时间出来认错,检讨自己的过失,以平息民众的不安。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4)

日食在古代“影响极坏”

比如宋宁宗赵扩,就因为“雷发非时”这种现在看来有点奇葩的理由认错谢罪,发出“罪己诏”。

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5)

宋宁宗赵扩

第二种:“自我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皇帝当中也有人是在自我反省之后认识到自己的过失,真心悔过而发“罪己诏”的,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汉武帝刘彻。

孝武皇帝雄才大略,北击匈奴、南并南越,四海之内无不拜服。至今仍是最受人尊崇的古代皇帝之一。然而在赫赫武功的代价是彻底耗空了“文景之治”积累的成果,而且晚年时的汉武帝也存在滥杀朝臣等污点。故而执政后期,汉武帝静思己过,发出“罪己诏”检讨过失,承认错误。

《轮台诏》,又称“轮台诏令”,是汉武帝刘彻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诏书。武帝在其中否决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提案,并对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之事表示悔恨,同时仍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武备的方法。诏书原文载于《汉书·西域传》,事亦见《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6)

汉武帝刘彻

第三种:“因人罪己”

因为某个臣子而承认错误,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种,与“被迫”或“自省”意义不同。具体的例子也有一些。比如唐武宗在位时期,曾经派监军到扬州挑选美女,没想到被节度使杜悰实名反对,唐武宗由此省悟,自责过失。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敕监军奉令到扬州选美女。监军要扬州节度使杜悰也参与其事,杜悰以“不敢预闻”拒绝了。监军请皇上下令杜悰参与选美。唐武宗由大臣的抵制省悟出此举不妥,曰:“敕藩方选倡女入宫,岂圣天子所为!杜悰不徇监军意,得大臣体,真宰相也。朕甚愧之!

皇上,你又认错人了(是谁竟能让皇帝认错)(7)

唐武宗李炎

其实承认己过、低头认错,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能抛开“好面子”或“害怕承担后果”的想法,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讲,你就比许多皇帝老儿也要强得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