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

考中进士是否能马上授职?内务府官员是否都是皇帝的包衣奴才?总督是否都兼兵部尚书衔?普免天下钱粮百姓是不是就不用交税?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颇为复杂,如果对清代历史不是那么了解的话,就容易产生误解。为了让更多读者能了解这方面内容,御史特地整理出了几个有关清代制度中容易搞混的问题。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1)

1、新科进士授官问题

科举时代考中进士,就意味着拿到了入仕的资格证,并很快会被授予实职。清代的情况较其他朝代不同,清初时期进士入仕的时间很快,短则数月长则一年,皆以各部主事、外省知县用。

康熙中期以后,随着进士数量的不断增多,而官缺没有显著增加,因此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清代共举行了112科文举,平均每次会试会产生大约240名进士,其中有40%左右的进士会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剩下的约140名进士则要进入候补程序。

从各朝引见数据来看,康熙、雍正两朝进士实授官职的平均时间为8年,乾隆时期为7年。也就是说,新科进士要想成为真正的官僚,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在授予实职之前,这些新科进士一般都在各部院实行,官方的叫法为“行走”,实际岗位则是“额外主事”;如果是要是分发外省任知县,则称“以知县用”,但具体什么时候能补实缺,得要看当地督抚的安排。若是晚清时期,候补知县也是遥遥无期。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2)

2、内务府包衣和内务府官缺

说起内务府官员,不少读者认为他们都是皇帝的家奴。其实不然,内务府是个独立的系统,任官有一个基本原则:本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但问题是,内务府官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包衣出身,一种是非包衣出身。

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为例,出任该职务的可以是包衣也可以是非包衣出身的宗室王公,也可以是满洲旗人、侍卫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包衣出身的,只能在内务府任职,是不能担任各部院职务的。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内务府包衣和一般的旗人一样,通过科举获得了举人、进士功名。一旦有了科举功名,那么就可以脱离包衣的身份,并且可以在其他部门任职。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3)

3、铁帽子王和世袭罔替

清代有12个铁帽子王爷,所谓的“铁帽子”即王爷爵位世袭罔替,但“铁帽子”王是在乾隆四十三年以后才有的称呼,这一年乾隆皇帝下旨将开国诸王爵位世袭罔替。

事实上,开国诸王世袭罔替在乾隆之前已经是惯例,比如礼亲王代善死后,他的儿子满达海袭亲王爵,改号巽亲王;满达海死后代善孙杰书袭亲王爵,改号康亲王。不管封号怎么改,但都没有降级袭爵,都是亲王。其他几个亲王也是如此。

乾隆四十三年,才开始形成宗室爵位降级世袭的定制,并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开国诸王的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同样也适用于异姓爵位,但这个说法不够严谨。比如异姓一等公,实际的袭爵次数为24次、侯爵为23次、伯爵为22次,因为袭爵次数多,所以才笼统地称为世袭罔替。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4)

4、闲散宗室和四品顶戴宗室

清代的宗室分为黄带子、红带子,自从实行降级袭爵后,宗室们的爵位经过一代代的更迭,就会降至闲散宗室,即无爵位的宗室。

乾隆皇帝认为,爱新觉罗氏是最高贵的血统,再不济也不能和普通的旗人一样。但又鉴于宗室人口繁衍,朝廷无力负担,于是规定了凡康熙、雍正的嫡系子孙,若无爵可袭则一律赐予四品顶戴。至此也就有了闲散宗室和四品顶戴宗室之分。

5、总督兼衔

总督例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5)

按雍正元年颁定之制,凡总督授加尚书衔者,例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其不加尚书衔者,俱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就说明,直到雍正元年为止,各省总督并非全都加兵部尚书衔。

乾隆十三年又定,凡大学士兼管总督者,仍带原衔。次年又定,改授右都御史衔;其兼兵部尚书衔否,要由吏部请旨定夺。至嘉庆十四年还规定,若总督系二品顶戴者,则兼侍郎衔;而授予头品顶戴之总督,则兼兵部尚书衔。

大致可以认为,至少在嘉庆朝之前,各省的总督并非都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但到了道光以后,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已成常态。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6)

6、普免天下钱粮

康熙、乾隆、嘉庆三帝在位期间,都有普免钱粮的记录。不过普免天下钱粮和百姓不交税不是一码事,需要区分对待。

清代的赋税主要分为四大项,即地丁银、盐课、关税、杂税。按照规定,老百姓每年二季要向朝廷缴纳地丁、杂税二项。所谓的普免钱粮实际上免掉了地丁银,至于正常的杂税仍然要交,而且为数还不小。此外,江南地区的百姓还要交漕粮,这是一粒都不能少的。

清朝历史趣事(发现有六个常识性的问题容易搞混)(7)

以上几点是清代制度中容易被人误解的,还有一些则是在不同时期有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研究清代史料时,应该结合不同的文献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