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嫁给比自己小男人(童养媳)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就是从小被人抱养,长大后就要成为那家人的儿媳妇。童养媳的主要原因是穷,娶不起媳妇,那就从小抱养一个女婴,长到十四五岁时和自己的儿子成亲。童养媳的主要来源:一是抱养;二是捡到的弃婴,因为中国一直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三是想省钱,总觉得女儿最终还是人家的人,不如早点送出去。所以,也有并不穷的人家也早早把女婴送给别人做童养媳的。

除此之外的一种情况就是,家里没有儿子,就从外面抱养一个女婴作为童养媳,以此来改变运气,期望生个儿子,继承香火,这时的童养媳又叫“等郎妹”。怕娶媳妇花钱也是收养童养媳的另一个原因,从小在自己家长大,成婚时也就没有任何费用了,只是请个客而已。

童养媳嫁给比自己小男人(童养媳)(1)

有的童养媳刚一生下来就被收养,到婆家时还吃着婆婆的奶长大,这类童养媳叫“婆养媳”,童养媳在家庭里是没有地位的,因为是婆家人养大的。此外,绝大部分的童养媳的命运是悲惨的,婚后与丈夫是没有感情的。因为从小在一起,心理上已有兄妹的情结,可突然有一天就宣布结婚,晚上就要睡到一起,这个心理的接受度很难,很多人一辈子都转不过来这个弯子。

童养媳在解放后作为婚姻陋俗加以取缔,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建国后都成立部门来解决童养媳问题。肥西县志上记载,建国后肥西有童养媳 570 人,经过走访了解与交流,最终有 100 多人回到娘家生活,愿意在婆家的就留在婆家,还有的童养媳想回娘家而婆家人不同意的,就要做工作,尽管政府宣布童养媳不合理,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我舅他们庄子的解成友家里就有两代童养媳,解成友的母亲王氏是童养媳,解成友老婆也是童养媳。王氏现年 93 岁,耳聪目明,经常好说她的过去,一说就是老半天,而且她的记忆也是真好,好多事连具体的哪一天都能讲出来。她说她家是张母桥山里的,两岁时她父亲带她来走亲戚就没有再带她回去,王家和解家是亲戚,但她父亲走时没有和她说明白。

童养媳嫁给比自己小男人(童养媳)(2)

她回忆到刚来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想家,白天还好一点,一到晚上只要头一落枕头上,马上就不能睡觉,想家,想着想着就哭了。控制不住地哭,婆婆就过来了,很凶地说:哭什么哭,你爸不要你了,你还想家,你哪有家。我就不敢大声哭了,但还是控制不住要哭,有时把嘴唇都咬烂了。

后来渐渐长大中,已不再想家了,忘记了,直至现在也没有和娘家联系过,也不知道娘家里还有什么人在。有时有人问道:那怎么不回家去找呢?她说:到哪里找呵,公公婆婆走得早,娘家与这边也不往来,我也记不得家在哪里了,怎么找呵。老人在说这话时分明眼角有些泪花,九十多年了,那个模糊的家还长在她心里。

王氏在平时的聊天中,语言里尽显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觉得自己命苦,没有娘家,婆婆也狠。有一次她说,在她还小的时候,她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在背后诅咒婆婆早死,不知从哪里学到的,没事的时候就哼哼地念着咒:瞌睡金来瞌睡银,瞌睡来了昏沉沉,盼着公婆早早死,让我小媳妇一觉睡到大天明。结果有一次就被她婆婆听见了,大喊一声,你讲的什么呵,她马上改口道:瞌睡金来瞌睡银,瞌睡来了昏沉沉,盼着公婆活千岁,把我小媳妇带成人。婆婆一听,很满意地说道:厨房里还有一碗剩粥,去吃了吧。

童养媳嫁给比自己小男人(童养媳)(3)

当王氏生第二个孩子后不久,解成友家收养了一个童养媳,才八个月大,是给解成友做媳妇的,王氏的奶水供着两个孩子吃,所以,这个童养媳也可以叫婆养媳。不过这个童养媳是幸福的,因为王氏在解家吃尽了苦头,知道做童养媳的辛酸,她对这个童养媳特别好,像对自己女儿一样地养,长大后与解成友成亲,对婆婆也像亲妈一样。

童养媳,千年以来的婚姻陋俗,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失,除了极个别的像在福建大山里,甚至延续到 2000 年之后。童养媳群体应是社会上阶层最低的一群人,自小就没有亲情,没有父母的爱,没有安全感,长大后都是锁定的婚姻。更有甚者,由于自小就和男孩在一起,心理认知上就是兄妹,结婚后,有的不仅生理上不能契合,心理上也完全融不进爱情的基因,导致许多的人间悲剧。

2022—01—18 于珠海鱼林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