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起“皇帝”这一头衔,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头衔却并不是任何君主都能拿来用的。想要成为酋长、国王或者苏丹,只需要有一定势力和土地,能够建立政权即可,然而想要成为当之无愧的皇帝,就得经过多方认可,否则根本无法支撑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性质也就与自娱自乐无异。而这,恰恰是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捡起印度皇帝头衔的原因所在。

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1)

▲秦始皇嬴政剧照

总体而言,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认同的皇帝头衔其实也只有区区几个。首先是东亚地区的皇帝头衔,其源头乃是著名的秦始皇,而后世儒家所宣扬的“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理论也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头衔的含金量。只要统治者获得了这一头衔,无论是周边或者辖境以内的国王、天王、王、可汗、单于、酋长、国主,在政治地位上都会低人一等。可以说,这个头衔就代表着整个东亚大陆的绝对控制权。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到了乱世,许多人都会争相称帝,而一旦称帝登基,紧接着就会兴兵讨伐其他的“僭越者”,原因无他,只是为了抢占政治高地。

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2)

▲东西罗马帝国地图

至于欧洲的皇帝头衔,则是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遗产。一开始,皇帝(Emperor)这个词仅仅只是古罗马的军事头衔之一,统治者的头衔还包括统帅、第一公民、奥古斯都、凯撒、主人等。直到奥古斯都乌斯时期,才开始作为第一头衔,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在帝国发生分裂后,“罗马皇帝”这个头衔也被分为东西两个法统。

西罗马帝国的法统曾经一度中断,直到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被罗马教皇立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至此,“罗马皇帝”头衔由教会和新的日耳曼国家领袖共同重建,并绵延至1918年一战结束为止。这个头衔就是欧洲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神圣罗马皇帝”,在欧洲传统贵族眼中,其含金量比后世自封的“法兰西皇帝”或“德意志皇帝”不知高出多少倍。

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3)

▲查理曼大帝雕像

至于东罗马帝国的法统,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征服者猝然终结。虽然在名义上,奥斯曼苏丹也将此头衔保留到一战结束,但在历史上,无论是俄罗斯沙皇,还是希腊国王、保加利亚国王,东正教国家的统治者们都曾经争夺过这一头衔,比如莫斯科大公国就宣称是“东罗马帝国继承人”。有意思的是,东罗马“皇帝”的权利往往要比西罗马“皇帝”大得多,这一结果其实是受中亚“波斯皇帝”的影响。

客观地说,波斯人在中亚建立的“皇帝”头衔,其年代要远远早于东亚和古罗马皇帝。早在古代波斯帝国时期,就出现了著名的“万王之王”头衔。这个词最初源于古代印欧语或梵语,是战士或权力的意思,在波斯帝国时代则开始具有“皇帝”的意味。不过这一头衔在当时却并不稀缺,因为任何有一定势力的波斯系君主都可以自行加上这一头衔。因此在后世学者看来,这个头衔对应的究竟是皇帝还是国王,其实没有固定的含义。

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4)

▲萨珊波斯人形象

好在到了萨珊波斯时期,这个头衔最终得以定型为“沙阿”。从此之后,中亚地区凡是认为自己具有波斯属性、倾向于波斯文化的统治者,都会以沙阿(sha)头衔自称。不过在蒙古人占领中亚之后,拥有“汗”头衔的统治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毕竟这才是当时最正统的称谓。15世纪初,当帖木儿帝国的缔造者帖木儿去世后,其子嗣与地方重臣围绕着汗国统治权进行斗争,帖木儿三子米兰沙因来自阿塞拜疆,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这才恢复了中亚皇帝的“沙阿”头衔。

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5)

▲帖木儿大帝雕像

数百年后,米兰沙的后裔巴布尔在吃了不少败仗后,最终迁居阿富汗东南部,后来又入侵印度,建立著名的莫卧儿王朝。作为来自中亚的征服者,他们不仅用波斯语作为上层圈子的官方语言,也延续了米兰沙时代所传承的“皇帝”头衔。从公元十七世纪开始,英国开始侵入印度并建立东印度公司,1849年时更是占领印度全境。不过由于当地总是爆发大规模起义,英国政府最终于1857年开始直接管理印度,并正式废黜了已经形同傀儡的莫卧儿王朝末代君主。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在中亚和印度还不太重要的落魄头衔,却影响了19世纪的欧洲外交格局。

英国继承印度皇帝头衔是怎么来的 堂堂大英帝国女王(6)

▲维多利亚女王画像

由于在欧洲的外交场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头衔,总是被正统的“奥地利皇帝”、“俄罗斯皇帝”或自封的“法兰西皇帝”给比下去。英国人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将由帖木儿王朝到莫卧儿帝国,再落入自己手中的皇帝头衔给女王装扮起来。这样一来,大不列颠女王同时也就成为名义上的印度女皇,终于能和欧洲皇帝们平起平坐。这一时期,也是欧洲历史上皇帝最多的时代,共计三个半(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只能算半个)。

参考资料:

《世界通史》《中亚史》

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