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喻修辞的论文(语文世界比喻修辞漫谈)

浅谈比喻修辞的论文(语文世界比喻修辞漫谈)(1)

浅谈比喻修辞的论文(语文世界比喻修辞漫谈)(2)

语文世界:比喻修辞漫谈

·关中刀客--大别花乡

我们说话或作文时,常常为了把某种事物说得或写得形象、生动而具体,使听者或读者如亲眼所见或亲身体验到了一样,往往喜欢用一种打比方的手法,这种手法在修辞学上被称为“比喻”。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作文当中常常用到。譬如:“猛烈的寒风刮起来,吹得脸很痛。”这句话这么说,人家只知道脸很痛,却不知道怎么个痛法,如果用比喻句说一下:“猛烈的寒风刮起来,吹得脸像刀割一样痛”。“刀割”的痛法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痛法,可以给人亲身体验般的感觉,所以人们会明白地了解猛烈的寒风吹刮脸时的疼痛感。再如介绍莲蓬形状的一段话:“莲蓬的形状是个圆锥体,底朝上,尖端和茎连接在一起,顶面上有许多小窟窿。”这段话说了这么多,大家对莲蓬的形状也未必明白,但如果用大家都见过的喷壶嘴子打个比方,说成“莲蓬的形状很像个喷壶嘴子”,不但清楚明白,而且形象具体。由此可见,比喻不但可以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练明快。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1. 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2.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

3. 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如:“像、好像、似、仿佛、如……一般”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其中,“雨”是本体,“牛毛、花针、细丝”是喻体,而“像”就是比喻词。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句。

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出现的情况不同,比喻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明喻:也叫直喻,就是直接明显的打比方的句子。 本体、喻体、比喻词同时出现

2.暗喻:有本体和喻体,但没有出现比喻词,往往用“是”、“成为”、“等于”“变成”等词代替。

3.借喻: 直接借助喻体来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借喻不说明本体事物,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明喻)

2、“打开记忆的创库,扬起青春的风帆。”(暗喻)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呐喊·故乡》(借喻)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运用或判断比喻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比喻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它们之间应有相似点;

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你所熟悉的,否则你所说的或所写的比喻会叫人不明白;

③不要把凡有“像”、“好像”的句子都认为是比喻句。例如:“他长得很像你哥哥。”这句话表示的是一种比较判断,而不是比喻句。

同学们,下面几句话,大家读读看看,思考一下是比喻句吗?

1、姗姗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3、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加关注,求粉,点赞,转发,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今日头条”

浅谈比喻修辞的论文(语文世界比喻修辞漫谈)(3)

浅谈比喻修辞的论文(语文世界比喻修辞漫谈)(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