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如何体现?文化传承在农村如何进行?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大街上很少有人说普通话,即使有说的,似乎听的人也感到蹩脚!读过书的要么进城做生意,要么去了南方大城市,何谈文化传承?冬天到了腊月里,还可以看到街上的小吃摊,小商品琳琅满目,如若在夏天,空荡荡的大街上零星的人流车流过来过去。年轻人早已不愿意待在小县城,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年正月十五过后,村子里的年轻人就迫不及待的向大城市飞去,不过也是为了生计,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整个夏天,或许除了每年高考那两天,人格外聚集,其他时间,似乎人烟稀少的很。工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没有人才,没有资源的小县城,一天天没落。留下的文化的烙印或许也正在被机器的轰鸣声慢慢抹去,谁来传承文化?

也许,只有地地道道的一碗祖祖辈辈吃不厌,吃不烦的美食,或许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岐山臊子面,山东杂粮煎饼,武威三套车,庆阳饸络面,天水呱呱,张掖炒炮,东北小鸡炖蘑菇,内蒙马奶酒,新疆大盘鸡,云南过桥米线,重庆小面……一个地方的美食,根植于这里的山川大地,汲取着这里的日月精华,做的过程添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好的美食该值得尊重,该代代相传!

小的时候,妈妈常常跟我们在家做面皮。尤其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中午就可以吃到有劲道的面皮了。和面,洗面浆,配制料碗,我都在跟前认真的看着,欣赏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大学毕业去了外地工作,有一天天气特别炎热,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小区门口,正好有卖面皮的,我当时兴奋的,把我馋的,好久没有吃到这一口了。像个小孩子一样抿了抿嘴,奔奔跳跳的跑到楼上开吃了,可吃了一口,就觉得醋干涩干涩的,绝不是妈妈小时候的味道,还是有些失望,再吃一口,没有嚼劲,硬硬的,似乎还有干皮,再也吃不下去了。回味着妈妈的味道,也回味着家长的味道。对回家的渴望,与日俱增。不是为了那一碗香喷喷的面皮,确实是为了回家看看。

今年过年在家待的时间久了,就想做一碗地道的面皮吃。奈何,家里工具啥都没有了,凑合了一些能用的着的工具,开始了我的表演,面皮做的还算成熟,岁说没有妈妈的味道,但依旧能满足一个吃货的心愿!和面,醒面,洗面浆,熬醋,泼辣椒油,蒸面皮,每一步我都不含糊,终于总结了古浪面皮的精华。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1)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2)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3)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4)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5)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6)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7)

陕西手工擀面皮制作方法(美食也是文化传承)(8)

古浪面皮精髓在醋和蓬灰水上,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第一步,洗面。用温水和面,柔软程度近似于平日活拉条子的感觉即可,面团揉匀,拿冰水不停冲洗,洗到面水差不多清澈为止,这样的面筋才比较劲道。然后将洗下的面水澄清,差不到6个小时,一晚上最好。第二步,将澄清的面水上面的一层清水倒掉,只留面浆,面浆的程度已插入筷子,筷子捞起有残留为宜,用温水化一小勺拉面剂(古浪人用蓬灰水,但现在很难见,用蓬灰水做的比较透亮),再加一丁点食用碱,化好的水倒入面浆中,搅匀。第三步,上锅蒸,蒸面筋的时候,在上面稍微撒几粒发酵粉,面筋蒸2个小时,在平底器具中盛入面浆,大概用平时盛饭勺子盛3勺子即可,多了厚了,面皮容易断,蒸10分钟左右。第四步,蒜泥,配菜,辣椒油,跟一般一样。醋很重要。平日卤肉的大料一份,凉水入锅,熬1个小时,待香味出来,用漏勺捞出大料,倒入香醋。另外准备用淀粉或者土豆粉勾芡半碗。起锅烧油爆葱花,倒入大料香醋水,冒泡时,加入勾芡水,不停的搅拌,粘稠状时出锅。第五步,面皮一定要放凉再切,依次放入面筋面皮调料配菜,搅拌即可。

地方的特色不仅仅在艺术的传承上,更重要的还在美食的传承上。美食文化很深邃,未来的路上,期待自己传承家乡文化,做美食达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